1.期权的买方如果不想行权,如何了结头寸?

2.上汽集团为什么不会用华为自动驾驶?

3.上汽集团上半年营收3661亿元,业绩爆表却市值低迷,被严重低估?

4.备兑期权要怎么交易

5.如果不是股东的灵魂拷问,谁会想到,上汽已经“虚”到如此地步,你怎么看?

6.上汽丢掉汽车市值王:新能源失利与自主品牌上行受阻

7.上汽联手浦东阿里成立智己汽车 或为抢占高端市场

8.“智己”辣么大利好,上汽为何居然没涨停?

_上汽集团 股价

7月7日,比亚迪的市值超过A股车企“市值一哥”上汽集团,截至A股收盘,比亚迪市值为2264亿元,上汽集团市值为2243亿元。?至此,上汽集团在A股市场首次丢掉了汽车企业中市值冠军的位置。

作为中国“销量最高”的本土汽车公司,上汽集团2019年销售汽车623.8万辆,同比下跌11.5%,营收为8433.24亿元,同比下跌6.53%,净利润为256亿元,同比下跌33.41%。?

比亚迪则是中国电动车的销量冠军,2019年该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的上险量为18.15万辆,整体营业额为1277.4亿元,同比下跌1.78%,净利润为16.14亿元,同比下跌41.93%。?

进入2020年以来,上汽集团的股价累计跌幅为16.41%,比亚迪股价累计涨幅为74.11%,导致了格局的逆转。2020年1-5月份,上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156.万辆,同比下跌36.47%;比亚迪累计销售汽车12.49万辆,同比下跌34.03%。1-5月份,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为30272辆,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的上险量为9899辆。

相对于友商,比亚迪在整个电动化产业链,有着完善的布局,包括动力电池、电驱动相关的IGBT等。此外,比亚迪的e平台也输出给了丰田和戴姆勒奔驰。?相对而言,上汽在这些领域缺乏建树。

2020年初,肺炎疫情横扫全球,基本上“冻结”了经济活动,据IFM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会萎缩4.9%,被定义为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严重需求不足,并带来债务违约的压力。为应对经济困难,各国央行不断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此外奉行积极财政政策,向创新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以拉动经济。经济的下行,导致资金和需求两端的核心,都向优质资产靠拢,优质的科技资产,尤其受到热捧。

此刻,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0个福特汽车的市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期权的买方如果不想行权,如何了结头寸?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此时,都是各大车企上半年财报的日子,比惨、偷着乐都是常态,尽管数字依旧非常枯燥,不过有些车企总能玩出花来,不信看看。

01

谁最赚谁最亏?

上半年实现净利最高的依旧是上汽集团(600104.SH),实现净利润83.94亿元;亏损最多的是*ST力帆(601777.SH),实现净利润-25.95亿元。

赚了84亿,这要放在其他车企,不光数字好看,还能心里乐开花。可是这个数字对于国内巨无霸上汽集团,远远不够。

销量数据显示,上汽集团实现整车销售204.9万辆,同比下降30.2%;其中,乘用车销售163万辆,同比下降35.8%,商用车销售41.9万辆,同比增长5.0%。

销量下滑,是上汽集团营收、利润双降的最大原因。此外,上汽集团2020年上半年缩小投资规模,降低销售费用,削减成本,同时增加研发投入近60亿元,迎接电动化挑战。

下半年,消除疫情影响,上汽集团预计下半年销量跑赢大盘。

亏损数额最大非力帆莫属,*ST力帆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同比减少69.42%;净亏损25.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47亿元,同比扩大173.99%;基本每股收益-1.99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0.72元。

2010年,力帆成功登陆A股,尹明善也一举坐上重庆首富的位置。十年后,截至今年6月,*ST力帆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98.87%,仅短期借款就有75.54亿元。

8月31日,*ST力帆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力帆控股通知,力帆控股于2020年8月28日收到法院出具(2020)渝05破166号《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对控股股东力帆控股及公司参股公司力帆财务等11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这也意味着力帆的重整又进了一步。

02

谁最背离主流业务?

按理说,车企财报收入一般是主流汽车业务,不过在这个大资本时代,长安汽车持有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股票,以及比亚迪在疫情期间转产口罩,都给两家车企贡献了可观的净利润。

一是长安汽车。长安汽车上半年营收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6.02亿元,同比增长216.17%,扭亏为盈。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后,长安汽车今年上半年实则亏损26.17亿元。

长安汽车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持有宁德时代股票,让长安汽车获得了17.75亿元的净利润。宁德时代股票上半年一路看涨,目前市值迫近5000亿。

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量83.1万辆,同比增长1.3%。

二是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哥,其电动汽车销量却难言满意。比亚迪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07万辆,相比于去年14.57万辆同比下滑58.34%。疫情期间,其生产口罩、消毒液等急需物资,反而给比亚迪贡献了现金流。

比亚迪最新发布的2020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5.03亿元,同比下滑2.7%;净利润16.62亿元,同比增长14.29%。汽车及相关产品收入共计320.7亿元,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了5.62%。

比亚迪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2亿元,同比取得14.29%的正增长,扣非后的净利润增长,更是高达23.75%。

03

亏损幅度谁最大?

北汽蓝谷成为上半年亏损幅度最大的车企,分列倒数二三位的是金龙汽车和*ST众泰。

北汽蓝谷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由盈转亏,至-18.63亿元,同比下降高达2814.98%。去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9亿元。

除了本身问题,大环境方面,今年1-6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9.3万辆,同比下滑37.4%,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26.2万辆,同比下滑42.5%。?北汽新能源所有产品均为纯电动乘用车,因此受整体市场下滑影响较大。

下半年,北汽蓝谷将主推ARCFOX高端电动品牌,北汽蓝谷表示:“下半年基于国内经济复苏预期,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恢复增长态势。”

8月3日晚间,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将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55亿元,募集资金将投向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换电业务系统开发、补充流动资金这四大项目。

金龙汽车上半年业绩由盈转亏,营业收入57.1亿元,同比下降21.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降513.91%。

*ST众泰的命运似乎只剩下了两种:“巨亏”和“退市”。根据*ST众泰2020年半年度报表,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7亿元,同比下滑76.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34亿元,同比下滑256.08%。

报告期内,*ST众泰合计生产汽车574辆,销售汽车1417辆。这个数字看起来实在是惨不忍睹。对于业绩下滑,众泰方面表示,由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公司流动资金短缺等因素导致公司整车汽车销量大幅下降。

04

谁股价上涨最多?

2020年上半年,江淮汽车营收249.41亿元,同比下降7.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7亿元。

根据Wind数据统计,江淮汽车(8.910,?0.06,?0.68%)成为股价涨幅最大的车企。江淮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股价翻番,上半年整体涨幅达76%。

在今年5月29日,大众集团增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50%的股份,同时增持早期两家合资成立的江淮大众股份至75%。这一连串动作引发江淮股价多次涨停。

而让人唏嘘的则是上汽集团(19.020,?0.36,?1.93%),在今年特斯拉股价带动下,美股新能源汽车屡屡上涨,中国登陆美股的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大有势如破竹之势,尤其是成立才6年的蔚来,其市值已突破200亿美元,约占上汽集团市值60%以上。

也因此,上汽集团多次沦为新势力股价比较的背景板。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股价跌幅约为25%,在主要上市整车企业中位列倒数第一,留给上汽集团最落寞的背影。

总结

整体而言,上半年车企财报并不好看。头部尾部巨大分化,强者愈强,出局、退市始终伴随着尾部车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汽集团为什么不会用华为自动驾驶?

期权的买方如果不想行权可以通过自然到期或者提前平仓来了结头寸。

第一种选择自然到期:如果期权到期时,买方选择不行权,那么期权将自然到期,头寸将自动关闭,不再持有任何权利和义务。

第二种选择提前平仓:买方可以在期权到期之前选择提前平仓,即以市场价格卖出持有的期权合约。通过提前平仓,买方可以将期权头寸提前关闭,并获得相应的收益或承担相应的损失。

总之,期权合约是有三种了结方式的,平仓、行权和弃权

作为投机者,大部分人都是取平仓进行了结期权合约。作为买方,卖出平仓进行了结,实值期权平仓不仅获得内在价值还有外在价值,而行权只会收获内在价值。

当然还有一些人用行权的方式,比如套保、现货商等等,还有深度实值期权因流动性的问题不得不用行权的方式进行了结。

买看涨期权行权,期权买方获得对应行权价的标的资产多头持仓或证券持仓。

卖看涨期权履约,期权卖方获得对应行权价的标的资产空头持仓或现金付出(购券给买方)。

买看跌期权行权,期权买方获得对应行权价的标的资产空头持仓或现金收入(卖方支付)。

卖看跌期权履约,期权卖方获得对应行权价的标的资产多头持仓或证券持仓。

放弃行权就是不平仓也不行权,等待期权合约自动到期结束。什么情况才会放弃行权呢,一般是所剩价值不足以抵消掉平仓手续费的情况下,也就是没有任何收益的情况下买方就会放弃权利,任其归零。

想要行权的投资者如何进行期权行权?

一、期权行权的几个重要时间

1、合约最后交易日、合约到期日、合约行权日

一般情况下,三个时间为同一天,即每个合约到期月份的第四个星期三(遇法定节日顺延)。

2、合约交收日

合约交收日是指中国结算公司将权利方行权后得来的标的证券过户给投资者的日期,合约交收日为行权日的下一个交易日(T+1)。投资者只有在行权日后第三个工作日(T+2),才能卖出行权所得的标的证券。

二、期权行权的详细流程

1、作为认购期权权利方的行权流程

第一步,认购期权权利方根据自己判断决定是否行权,并在行权日下午15点30分之前提交行权申报指令。

第二步,期权权利方需要准备足额的行权资金。权利方在提交行权指令时,必须准备好期权合约数*行权价格*该期权合约乘数的资金。例如上汽集团购4月1300,行权价位13元/股,每张期权合约乘数为5000,投资者每提交一张期权合约行权指令,需要准备1*5000*13=65000元。如果投资者未能在提交行权申报指令的同时准备足额的资金,行权申报将作废。

第三步,行权日第二天,中国结算公司将股票过户给权利方。投资者最快只能在行权日第三天卖出股票,行权完成。

2、作为认沽期权权利方的行权流程

第一步认沽期权权利方根据自己判断决定是否行权,并在行权日下午15点30分之前提交行权申报指令。

第二步,投资者需要准备足额的标的证券。认沽期权行权是投资者以行权价格卖出标的证券的行为。投资者在提交行权指令时,必须同时准备行权合约数*该期权合约乘数的证券。例如上汽集团沽4月1500,每张期权合约乘数为5000,投资者每提交一张期权合约行权指令,需要准备5000股上汽集团的股票,投资者可以得到5000*15*1=75000元。投资者可以在行权日当天买入标的证券用于行权。如果投资者未能在提交行权申报指令的同时准备足额的标的证券,行权申报将作废。

第三步,行权日第二天,中国结算公司将资金划付给投资者。投资者最快只能在行权日第三天取出资金,同时行权完成。

3、作为认购期权义务方的行权流程

第一步,认购期权义务方在行权日当天晚上知道被指派的结果。

第二步,投资者需要在第二天收盘前(T+1日下午15点前)准备足额的标的证券。还是举例上汽集团购4月1300,行权价位13元/股,每张期权合约乘数为5000,每张认购期权义务方将得到1*13*5000=65000元,同时账户中5000股上汽集团的股票将过户给权利方。投资者可以在行权日当天买入股票用于行权。如果投资者未能准备足额的标的证券,将构成违约。与认沽期权权利方准备标的证券不同的是,投资者最晚可以在行权日第二天收盘前购买的标的证券用于准备行权。

第三步,T+1日收盘后,当认购期权义务方被中国结算公司指派行权,中国结算公司将被指派数量的标的证券过户给权利方。行权完成。

4、作为认沽期权义务方的行权流程

第一步,认沽期权义务方在行权日盘后知道被行权指派的结果。

第二步,您需要在第二天收盘前(下午15点前)准备足额的标的资金。例如上汽集团沽4月1500,行权价位15元/股,每张期权合约乘数为5000,每张认沽期权义务方将准备1*15*5000=75000元用于行权,同时行权结束后义务方将得到5000股上汽集团的股票。如果投资者未能准备足额的资金,将构成违约。

第三步,T+1日盘后,当认沽期权义务方被中国结算公司指派行权。中国结算公司将资金划付给权利方,义务方获得相应数量的标的证券,行权完成。

三、行权需要注意的问题

1、行权一定能拿到标的证券吗?

期权权利方在提出行权后,根据行权指派的结果,义务方可能会出现违约情况。这时候权利方可能会出现无法获得足额标的证券的情况。上交所会对违约的义务方进行处罚,并将罚金划付给未能得到证券的权利方作为补偿。

2、实值期权行权一定赚钱吗?

投资者在最后交易日持有实值期权,进行行权申报时不一定能够赚钱。投资者在T日申报行权指令,最快在T+2日才能卖出,这期权的价格波动风险,投资者需要提前判断。若预测T+2标的证券价格能高于行权价和手续费之和,投资者应该选择行权。反之投资者可以选择不行权。

例如,投资者行权一张上汽集团购4月1500,最后交易日时,上汽集团收盘价为15.2元。如果投资者预计在T+2日,上汽集团股价将回落至15元以下,那么投资者可以放弃行权,可以在二级市场上直接购买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上半年营收3661亿元,业绩爆表却市值低迷,被严重低估?

不会用“华为自动驾驶”的说法只是个传说而已,或许上汽集团正在考虑之中。通常传统燃油车企对车的性能结构等物理硬件是其强项。

据上汽掌门人不用华为自动驾驶软件原因是怕将来“鸿蒙”附体,那样的话“软件成了车的灵魂,车只是个驱体,这不能接受”;意思怕将来失去灵魂,其实现在还没有灵魂。

在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未来软件定义 汽车 ,软件定义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的当下,可能所有传统企业都普遍面临人才,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的需要。

传统企业最大特点和弊端就是大而全或小而全,一钉一铆都在内部循环,缺乏分工协作意识,当今提倡全球多边主义,分包分销共享效益,若抱残守缺,那就真没有灵魂。

相大多数企业对转型升级作为战略思考,打破内循环和“近亲”繁殖,发挥企业各自所长,专业的事让专业人作,上汽与华为联手打造未来新能源智能驾驶 汽车 是可能的。

华为HarmonyOS植入未来上汽新能源智能驾驶 汽车 强强联合,做大做强HarmonyOS生态,突破特斯拉“王者”神话并非不可能。

这样可能有些“美吹”会不爽,企业转型升级求的是发展,不必在意谁爽谁不爽!未来软件定义 汽车 是必然,只有智能赋万物,天下万物皆有灵!

就在刚刚,6月30日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称不会使用华为自动驾驶。

“那么我们华为要摆出第三方自动驾驶”

“上汽集团”

“啊我们是很难接受”

“有一家为我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呢”

“就成了他(华为)是灵魂,我们是躯体”

“这个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我们这个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我们不会取”

“谁给我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这个我们是不接受的”

“所以我们不是用,最多是合作的方案”

以上是上汽集团董事长的讲话,由此看来上汽不使用华为自动驾驶态度是很坚决的,最后谈到最多是合作。

为什么这样排斥华为?

上汽集团是国内体量最大的 汽车 集团,旗下拥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荣威、上汽名爵、上汽R、上汽大通、上汽依维柯等品牌,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

然而,其股价却一直低迷不振。截止7月1日收盘,上汽集团报跌1.87%,报收21.56元/股,总市值为2519亿元。据统计,2020年上汽集团股价累计涨幅仅为4.32%,2021年至今下跌8.11%。可以看到,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车企,其股价表现确实不乐观,引起了集团股东的不满。

备兑期权要怎么交易

伴随国内 汽车 企业近日来纷纷公布其业绩报告,其中上汽集团的业绩尤为突出,成为了全场“最靓的仔”,甚至直接甩开其他 汽车 企业好几条街。

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在2021年上半年,上汽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366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9.03%;净利润高达133.14亿元,同比增长58.61%。一时间市场所有的投资者都惊讶不已,上汽集团还是很“争气”的。

由于前段时间上汽集团在股东报告大会上因直接拒绝华为,不需要华为的 汽车 系统,一旦与华为 汽车 系统合作的话,自己会成为躯壳,而华为则掌握了灵魂。也正因为这件事情,使得上汽集团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特别是现在一位股东的“灵魂拷问”成为焦点,在这位股东看来,其他国内 汽车 品牌市值都是蹭蹭地往上涨,股价都翻了好几倍,唯独上汽集团的市值仍然在原地“趴窝”,甚至还“跌跌不休”,这让所有的股东是郁闷不已。

好在这次上汽集团拿出漂亮的业绩,成为国内 汽车 中业绩最好的一家公司,特别是新能源 汽车 销量更是高达28万辆,成为国内新能源 汽车 的“销冠”。

然而上汽集团的表现似乎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业绩爆表而市值却很低迷,以至于网友们都在想:莫不是上汽集团被严重低估了?

从比亚迪、长城 汽车 、上汽集团公布的业绩来看, 比亚迪上半年营收908亿元,净利润11亿元,市值高达8244亿元;长城 汽车 上半年营收619亿元,净利润35亿元,市值高达5795亿元;上汽集团上半年营收3661亿元,净利润133亿元,市值高达2207亿元。

如果从数据上来看的话,上汽集团和比亚迪、长城 汽车 相比,市值上地区相差很大,从三者的投入研发来看,比亚迪有属于自己的刀片电池和盐湖提锂,上汽集团与长城 汽车 有自己的氢能源和燃料电池。

不过从上汽集团的公布数据来看,其中合资车上海大众和通用占据了很大的销售额,其国产品牌业绩还有待提高。当然了上汽集团的新能源 汽车 业绩确实十分亮眼,毕竟在未来的 汽车 行业中,新能源 汽车 会更加普及。

而上汽集团在新能源 汽车 上下的功夫可以说是“只多不少”,同时上汽集团还在开展氢能源电池和无人驾驶领域的业务,也许未来的上汽集团会给股东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如果不是股东的灵魂拷问,谁会想到,上汽已经“虚”到如此地步,你怎么看?

投资者要用好备兑开仓策略,需要熟练掌握备兑开仓的使用要点,并对一些常见误区形成清楚的认识。

备兑开仓指的是投资者拥有标的资产(含当日买入)的基础上,卖出相应的认购期权。备兑开仓两步走,第一步是购买ETF,然后再卖出认购期权,买标的卖认购就构成了备兑开仓。

50ETF期权,正确使用备兑开仓策略

?一、备兑开仓六要诀?

首先,投资者选取的股票是满意的标的股票或ETF。

备兑卖出认购期权的投资和风险主要取决于标的本身,因此,运用备兑卖出认购期权策略的前提是投资者愿意持有标的,并且看好标的走势,即投资者预期在卖出期权的到期日,标的股票或ETF不会有大的下跌。

其次,选择波动适中的股票。

如果股票波动大,虽然期权的价格会高些,收取的期权权利金多,但波动大意味着较大风险:如果涨幅较高(超出行权价),卖出的认购期权被行权,需按行权价卖出股票,不能享有股价上涨带来的更多收益;如果下跌,备兑策略仅提供了有限的保护(期权权利金),将仍会出现损失。如果股票波动过小,则卖出认购期权的权利金收入将会很少。?

第三,选择平值或轻度虚值的期权合约。?

深度实值的期权,到期时被行权的可能性大,备兑投资的收益也相对较小;深度虚值期权,收入的权利金将很少。因此,最好选择平值或轻度虚值的合约。

第四,在给定价位愿意出售股票或ETF,做好被行权的心理准备。

由于备兑开仓投资者是卖出认购期权,因此在到期日投资者有卖出标的的义务,投资者应当明确自己愿意以行权价来卖出标的。如果投资者已经做好这种心理准备,那么当股票上涨,卖出的认购期权被指派时,投资者就不会感到焦虑。事实上,出售股票应该被视为正面的,因为这意味着或有行权回报也就是最大回报已经获得。

第五,备兑卖出认购期权的收益率是投资者可以接受的。?

投资者要学会计算出不同备兑开仓策略的静态收益率和或有行权收益率,判断回报率是否能够接受。?

第六,要及时补券。?

当标的股票分红送配等发生时,会对相应期权合约进行调整。投资者应留意公告,检查标的券是否足够,以免影响投资策略的实施。?

除了上述6个要诀,还要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成本。购买股票、卖出认购期权、股票出售都将产生佣金等交易费用,这些有可能会影响实际的投资收益率。?

二、备兑开仓的四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被行权是糟糕的事情。?

有的投资者备兑开仓后,一方面希望看到股票上升,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股票涨得过高,因为担心自己被行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主动卖出手里的股票与被行权而“被迫”卖出手里的股票的体验不同。

被动卖出尤其是股票上涨的时候卖出,很多投资者对此难以接受。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投资策略,总有一些策略会比你所做的策略更好。“过早卖出”并不是备兑开仓所造成的,从正面的角度来看,这反而意味着策略达到了它最大的收益和利润。

误区二,备兑开仓是一个好策略,因为大多数期权在到期时都一文不值。?

投资者不应该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备兑开仓的优势。如果大多数期权在到期时都一文不值,意味着卖出期权存在超额收益,那么就会有大量的投资者进行卖出期权,从而使得期权价格下降,直到超额收益不存在。?

误区三,备兑开仓是一个坏策略,因为投资者不得不在盈利时卖出。

投资者选择了某一行权价,说明投资者愿意在这个价位卖出股票,是一种锁定收益的方式。与此同时,投资者必须意识到,备兑开仓不能防范股价下跌风险,当股价下跌时,备兑卖出认购期权所获得的权利金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因此,当投资者准备实施该策略时,还应进行股票基本面分析,并加强对期权头寸的管理。?

误区四,备兑开仓让投资者感觉无趣。?

有些投资者认为,备兑开仓跟买入并持有的投资者相比,不需要对持有仓位做太多的关注。

实际上,备兑开仓过程中,选择哪一个行权价的合约,存续期间如何合理管理已卖出的期权头寸,期权到期后如何进行善后行动,是新开仓还是分散开不同的行权价的期权仓位等,都需要投资者的经验和技巧。

上汽丢掉汽车市值王:新能源失利与自主品牌上行受阻

上汽集团,做为中国销售量最好的汽车集团公司之一,有着上海大众、上汽通用汽车、上汽汽车通用五菱等好几个高销售量知名品牌,给人的印像便是一个绝不颠复的“汽车交易市场航空母舰”。虽然现如今上海大众由于销售量不断下降的缘故,蔓延到了全部上汽集团,可是很有可能非常少有些人可以想起,现如今的上汽汽车的境遇早已十分难堪,尤其是当一系列难题被公司股东明确提出来,而高管无法得出令人满意回应的情况下。

6月30日,上汽集团举办2020年度股东会,早已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陈虹将接任上汽集团老总,也便说,上汽集团将被陈虹再次核心最少三年时间。实际上针对这一类大中型车企,尤其是尚在赢利的大致量车企,股东会议一般全是“稳定和谐”的存有,公司股东和高管相互之间吹嘘一番,明年然后赚钱分红。可是在2020年上汽集团股东会上,状况却彻底不一样了。

在股东会上,有公司股东意味着对上汽集团以往一年的经营状况、管理决策表述了比较严重不满意,而且公布向高管开展“灵魂拷问”。最先是有关销售业绩和市值,做为上市企业的公司股东,大伙儿关心的一个点肯定是销售额、归股盈利及其市净率等层面的数据信息。例如有公司股东表明:上年至今,新能源汽车变成非常出风口,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哈弗股票价格涨了5-6倍,奇瑞汽车涨了3倍多,吉奥汽车乃至超出10倍。称为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第一的上汽汽车,却无人过问,市值不上比亚迪汽车、万里长城的40%和70%,像中了预言一样,长期性趴到木地板下,并跌穿了资产总额,但上汽汽车仍在自以为是销售量第一,在会计和竞争能力指标值上,早就处于下风。”。

与此同时该公司股东还表明,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有一多半是五菱宏光MINIEV奉献的,价格仅有不上蔚来汽车的1/10,上汽汽车自有品牌大多数全是中低端商品,提及升级的商品,基本上都变成不成功的实例。并且难以了解的是,上汽汽车在电化层面很早合理布局,比别的车企早了很多年,并且花出去了600多亿元,现如今则是那样的市值主要表现和商品合理布局主要表现!

从这名公司股东的讲话和基本上含意看来,能够说成震撼上汽集团的“生命”,换句话说立即看到了上海大众如今不堪现况的实质。事实上在大家来看,过去一两年时间,汽车制造业这些造就过高市值、高股票价格的车企,大部分全是趋向于智能化系统、新能源技术化,例如以前市值一飞冲天的蔚来汽车和比亚迪汽车。能够那么说,新能源车意味着着将来宽阔的销售市场瀚海,说的简单一点,如如今全国各地新能源客车汽车交易市场享有的两亿多汽油车还有机会向新能源车转换,那麼市场前景是极大的,有车企能够把握住在其中一小部分,就早已赚得盆满钵盈了。而智能化系统方位,则说明车辆能够有其他赢利方式,那便是汽油车的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底盘等方面早已没有很大盈利榨取的状况,无人驾驶、物联网全是眼下可以见到的突破点。

可是很显著,上汽集团在这里一块并没有能拿得下手的物品。从商品上而言,以上这位公司股东可谓是一针见血,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销售量一大半都来自于五菱宏光MINIEV,一个月两三万辆的销售量,确实是一般车企无法比较的,可是造成的使用价值呢?换句话说对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技术化、智能化系统方位有一切协助吗?没有!五菱宏光MINIEV的取得成功可能是达到了许多低费用预算顾客的具体要求,由于价钱充足划算,可是那样的车系实质上盈利室内空间很小,并且没有一切真真正正实际意义上的智能化系统、现代化存有,因而上汽汽车的市值不太可能由于五菱宏光MINIEV的热卖而暴涨,投资人和组织都不傻,那样的小轿车意味着不上新能源车的方位,蔚来汽车、特斯拉汽车、比亚迪汽车那样真真正正实际意义上的智能化系统电瓶车生产商才有那样的特性。

应对投资人、公司股东的提出质疑,陈虹倒是也没有逃避,他表明不仅是上汽集团,与造车新势力的股票价格对比,大家、新款奔驰、宝马五系等都存有一定的差别。可是从表态发言中,大家好像没有见到陈虹认清了上汽集团的难题,只是归结为于大环境。但另一个客观事实是,比亚迪汽车、万里长城、北京长安全是传统式车企,也是和上汽汽车一样的知名车企,为何他们的市值却能不断上涨?

自然上汽集团的目前状况,远远不止以上难题大多能包含,由于独立版块的状况也很槽糕,被寄予希望的上汽乘用车,尤其是名爵汽车、荣威汽车,连利润率全是负数,换句话说,看上去销售量还不错的两知名品牌名爵汽车荣威汽车,事实上并不赚钱,仍在亏本。

而到7月1日收市,上汽集团在A股股票价格下挫1.87%,收盘价格为21.56元/股,总市值仅为2519亿人民币,早已跌穿了资产总额。换句话说如今上汽集团资产总额和市值最多是1:1的水准,这在尚在赢利的车企中,是非常少发生的状况。

为何发生那样的状况?前边大家也讲了,自有品牌版块很多亏本,盈利关键来源于两大合资的分红,事实上,在时下,靠合资难以提高自有品牌车企的市值,由于业内广泛认为,合资在新能源车行业将落伍于中国汽车制造商,并且伴随着双积分规则的落地式,上海大众、上汽通用汽车那样主推汽油车的大致量车企,今后早已会减少对汽油车的依靠,由于对外开放购置新能源技术积分,成本确实是太大。因此一方面新能源车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汽油车很有可能会发生延续性的自身“退坡”。针对金融市场,各位看的便是将来的预估,很显著,如今上汽集团从独立到合资企业,没能令人见到大量期待,这也是上汽集团市值“趴到”底位的缘故。

并且大家也觉得,陈虹的另一个表态发言很有可能会让上汽集团的股票价格进一步遭受下挫。在股东会上,一位公司股东向陈虹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用华为公司无人驾驶技术性?实际上这一点可以了解,由于以前一些中国不经意向外表露和华为公司的关联后,股票价格都发生了暴涨的状况,而华为公司当选不造成以后,这种车企的股票价格闻声暴跌,由此可见华为公司在智能化系统车辆层面的“推动”和“协作”的工作能力多强。

可是陈虹却坦言:上汽汽车是肯定不接纳和华为公司的协作!原因便是华为公司是第三方企业,华为公司有着极致的无人驾驶技术性,一旦上汽集团和华为公司协作后,上汽集团就变为了一具身躯,而华为公司则成生命,这对上汽汽车而言,是不允许的,由于生命要把握在自身的手里。换句话说,一旦上汽汽车的商品配用了华为公司的无人驾驶技术性以后,上汽集团就只有依靠华为公司,自身不可以作出专业性的管理决策了。实际上放到陈虹那样年纪的车企管理者的身上,能讲出那样的原因一点不怪异,全部职业发展基本上都是在上汽汽车渡过的陈虹,许多核心理念仍然滞留在传统式车辆行业,也就是是相信有着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底盘等关键技术,那麼销售市场和商品的主导权都把握在自身手上。但实际的状况是,电动车行业实质上没有很大的技术性差距,车企难以根据一些特有的技术性创建“防浪板”,重点在于,上汽汽车在这里一块自身没有技术性累积和沉积,如还不上华为公司的“车”,那麼很有可能迅速就被领域流行给排挤掉了。

因此,如今来看,立在传统式车辆向新能源车变化的十字路口,上汽集团显而易见早已迷途了自身,股票价格一直提不上,并不是大环境相悖,只是上汽集团自身的内部难题造成的。新能源车使力艰难、自有品牌版块一塌糊涂、高端化变成嘲笑,在那样的状况下,如市值还能并列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那样真真正正相拥新能源技术、智能化系统车辆的车企,那才算是真心实意异常呢!

上汽联手浦东阿里成立智己汽车 或为抢占高端市场

导语:丢掉了长期占据的A股汽车行业市值冠军位置,上汽集团怎么了?

师阳?|?文

A股整车公司的估值修复似乎终于轮到上汽集团(上市公司代码:600104),最近几个交易日,上汽集团股价大涨,只是开始的时间晚于很多同行,且丢掉了长期占据的A股汽车市值冠军的位置。截止最近一个交易日数据,比亚迪总市值为5195.48亿元,遥遥领先于上汽集团的3238.66亿人民币。

在“新造车势力”曝光率逐渐增加的2020年,销量八倍于特斯拉、百倍于蔚来的国内汽车产业龙头大哥上汽集团,已维持“低存在感”的状态很久了。根据乘联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整车累计销量361.3万辆,仍稳坐于汽车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上,但这一业绩较去年同比下滑18.1%。销量的下滑也导致上汽集团在前三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14.81%至4986.62亿元,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19.93%至166.48亿元。

行业惯用“寒冬”来形容2020年的汽车市场,但上汽的销量跌幅显然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根据中汽协的统计,今年前九月汽车销量1711.6万辆,同比跌幅6.9%。而上汽旗下主要公司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销量依次同比下滑25.9%、22.0%、14.5%和12.6%。

如果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板块的销量疲软可以归咎于大众与通用品牌的产品周期性调整,那么自主板块上汽乘用车的弱势,则很难归因于外界。荣威、名爵两个品牌均存在品牌力不足,明星产品缺位,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等问题,另外在火热的新能源领域也两度折戟。

面对行业变局,上汽集团缺的是战略眼光和决心吗?2015年上汽集团曾定增150亿元投入新能源、智能化等前沿方向,几乎是最早行动起来的整车集团;缺的是人才吗?与通用、大众系的合作中,合资品牌为上汽集团输送了大量人才,近年来仅从上汽“出走的”高管,就先后成就了蔚来、天际、爱驰、电咖、华人运通等新造车势力,以至于前者被称为“新造车势力的黄埔军校”;缺的是协同吗?支撑上汽整个自主品牌的“双芯”,即是在与通用的协同中完成;缺乏战略缓冲和现金吗?恐怕没人会认同这一点。

上汽从不缺乏整体战略,也不缺乏推动整体战略落地的执行力。这是一个大集团灵活性的问题,一个如何在完成自身长期战略的同时兼顾变化,闷头做事的同时根据行业及竞争对手调整策略的案例。

1

新能源车较量中的两轮失利

2015年11月6日,上汽集团股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停牌后,公布了总额150亿元人民币的定增方案,以支撑上汽集团在三个方向上对未来的投入——投入89.7亿元用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30亿元用于“智能化”相关项目,23.1亿元用于车联网等前瞻性技术的投入。

上汽的大手笔让吉利、比亚迪等民营车企望洋兴叹,果敢的行动则让彼时深陷反腐泥淖之中的东风、一汽望尘莫及。

2014年被汽车行业视作“新能源”元年。那一年,财政补贴在生产和消费两端对新能源整车链条的扶持政策落地,刺激中国车企纷纷推出纯电动(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暴增三倍以上。同年,蔚来、小鹏等新造车公司成立。

政策东风下,车企开启了第一轮较量。上汽是最快推出整体新能源战略以及拥有较为完整新能源产品方案的车企之一。2015年上半年上汽即公布了延续至今的新能源“绿芯”战略,产品覆盖从EV到PHEV,级别从A0(小型车)到B+(中大型),品类从轿车到SUV,几乎一应俱全。

相比于上汽以整体战略入局,北汽、江淮等车企则迅速主推补贴后售价在8万元以下的纯电产品,一来在私人市场上以价换量,迅速扩大销量,二来在刚启动的2014到2016年,出租车、长短租赁等运营用车市场,有着比私人用车更大的需求量。

在运营用车市场的支持下,江淮、北汽迅速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车企,旗下车型挤进各地购名单;上汽乘用车的运营市场则主要集中于大本营上海。

私人市场中,考虑到消费者对纯电动的接受度仍然有限,对续航能力和充电便捷度存在顾虑,上汽将混动车型作为主推产品。然而,彼时新能源汽车销量极大的依赖于补贴,而补贴又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补”和地方财政支持的“地补”,但地方补贴政策有所不同,彼时北京地区并未将PHEV纳入补贴目录,而新能源汽车需求又高度集中于北上等限购城市,这大大限制了上汽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发挥。

此外,在需求本就狭窄的私人市场、PHEV品类中,上汽还面临强劲对手比亚迪的竞争。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上汽新能源一直缺乏“爆款”,在总量较小的市场中,一个爆款往往能将一个车企顶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位置,上汽新能源车销量远不及北汽、江淮。

新能源汽车第一回合的竞赛中,上汽并未取得量的优势,但面对变局更为长远的战略,也使得上汽留在赛道上。相比之下,变通有余却缺乏体系能力和整体战略支持的北汽、江淮,则在后来的竞争中迅速败下阵来。

2016年开始,新能源“地补”政策带来的地方保护被逐渐打破,上汽、比亚迪等车企开始获得更大的机会参与全国市场的竞争,同时新能源车市场培育取得成果,私人消费市场迅速启动。但遗憾的是,第二轮较量中,上汽显然误判了消费者接受新能源“高端”产品的速度,转而补充失去的低端新能源产品线。

当上汽两款新能源产品荣威350EV、550EV价格开始下探,推出亲民价格的纯电产品?荣威i5、i6、ei6,在补贴后售价15万以下区间不断扩充产品线时,比亚迪则在随后数年中由补贴后价格10万以下的秦,拓展至20万到30万元区间的混动SUV唐DM、混动轿车汉DM,以及纯电轿车汉EV。相比上汽混乱的新能源产品线,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在每个价格区间、不同品类中仅有一款“拳头”产品。

上汽显然低估了市场接受高端产品的速度,新造车势力在特斯拉、明星创业者以及资本的推动下迅速“吸睛”,2020年9月销量排行前十的新能源产品中,特斯拉model?3、蔚来ES6、小鹏P7、汉EV榜上有名。

同时,10万元以下区间混乱的产品导致定位不清晰,也大大影响了上汽在低端市场的表现,荣威i5、i6仍是传统轿车造型,价格互相打架,吸引力远不及定位清晰的后起的五菱红光miniEV、长城欧拉黑猫。

今年上半年,上汽开始在高端领域追赶,推出独立于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L”,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可见重视程度。但这一次,上汽已不再是那个敏锐的先行者,新高端品牌“L”的发布时间与东风的岚图、北汽ARCFOX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2

荣威、名爵品牌力受困

与产品和品牌由下至上升级的比亚迪不同,新能源市场中的“新势力”特斯拉、蔚来、小鹏则用由高端产品向下延伸的策略,蔚来首款产品ES8补贴后售价在40万以上,随后才延伸至30万元区间。但无论是特斯拉、蔚来还是比亚迪,产品和品牌力向上走,都是其构建整体竞争力的方向。

实际上,单从时间点来看,上汽推出中高端新能源产品的时间并不晚,但与轻装上阵的蔚来、小鹏等不同,上汽的新能源产品线一直放在子公司上汽乘用车下,依托于自主品牌荣威、MG名爵。而上汽乘用车对高端产品有着自己的考虑,将新能源高端产品视作整个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一部分,因此旗下产品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带动整个上汽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使命。

补贴后售价接近30万的荣威marvel?X发布于2018,与蔚来ES8同年。但在品牌上,这款产品背负了品牌力严重不足的“荣威”,对中等收入人群缺乏吸引力;产品上则充满“试探性”,各方面都缺乏亮点,初期产品续航里程不足500km,低于竞品。今年前9月荣威marvel?X累计销量不足百,市场局面已注定无法打开。

一款在市场上寂寂无名的产品,显然无法对荣威、名爵“双品牌”的高端化起到作用。紧握新能源抓手的背后,是上汽自主“双品牌”高端化的焦虑。

事实上,与在新能源市场的“绿芯”战略类似,上汽在燃油车市场也有清晰的“蓝芯”战略,按照2015年上汽乘用车发布的目标,将在2020年实现双品牌100万辆的销量目标。激进目标背后,上汽乘用车的底气在于对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掌握。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从不缺制造工艺,但核心技术和品牌力一直是命门。为补齐短板,上汽集团投入大额研发资金,与跨国车企通用联合研发变速箱、发动机,并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知识产权,以解决关键技术瓶颈。彼时,上汽自信宣称,技术实力已能够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平台上,上汽重金打造的“A架构”被业内称为中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完整的整车架构平台。

从不同年份的财报中可以看出,上汽集团2015到2019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3.7亿元、94.1亿元、110.6亿元、153.9亿元和133.9亿元,在国内车企中常年位居第一。

在核心技术的支撑下,上汽双品牌荣威和名爵各自都规划了从小型到中级、从轿车到SUV的完整产品线,2016至2019年产品逐步发布,推动上汽乘用车销量从32万辆增长至70万辆。

核心技术可以“协同”,品牌却只能独立搭建。与其他的探索一样,上汽乘用车在品牌搭建上从不缺乏“顶层设计”,但遗憾的是灵活性不足。

为了避免“双品牌”互相打架的局面,上汽乘用车从一开始就对两品牌的调性进行严格区分,名爵在国内瞄准年轻化、高性能市场,是上汽乘用车在海外主打的品牌;而荣威更加侧重于沉稳的外观和高性价比,看重销量。

一切都过于理想化了。起初,上汽希望强调MG名爵品牌的“英伦血统”,基于“蓝芯”动力总成的前两款新产品无论是品牌还是车型命名都有意规避中文,紧凑级轿车MG?GT、紧凑SUV产品MG?GS。除了命名外,两款产品主打的点为“8秒破百”。

这后来被证明是一个失败的策略。无论上汽如何强调品牌调性,其所在价格区间、所处的自主品牌生态,都注定了这是一个看重实用性的市场,消费者对MG产品的一串英文字符缺乏认知度。上述两款产品所在的区间,本是乘用车最大的两个细分市场,相比性能,多款成功的竞品已经证明了轴距、空间是此区间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卖点。

虽然后来上汽乘用车在品牌传播上改MG为名爵,改GS为锐腾,但如今,两款针对主流市场的产品已销匿。主打性价比的荣威品牌,销量的打开则更为迅速。今年前9月,荣威品牌销量26万辆,比名爵多出10万辆。

但在几年的实践中,上汽无法阻止消费者将荣威和名爵两品牌产品进行比较,毕竟双品牌源自同一套动力总成。品牌调性的尝试效果不佳之后,上汽乘用车还尝试通过价格区分两品牌,但也无法左右终端价格变化。时至今日,“双品牌”不得不走向依靠车型区分的老路,名爵轿车品类更完整,荣威则偏向SUV。

品牌力无法建立,还导致上汽乘用车面临多数自主品牌的共同问题,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缺乏“拳头产品”,失败概率高。以荣威品牌为例,今年前九月销量最高的产品为紧凑SUV车型RX5,累计销量12.3万辆,但这款车的月销量在SUV品类中仅能排在十名开外。此外,小型SUV产品RX3累计销量仅为9311辆,中大型SUV产品RX8九个月才卖了6412辆,都挤不进主流,销量无法与长城、长安,甚至广汽传祺的同级产品相比。

如今,为突破品牌力的命门,上汽乘用车仍将新能源视作荣威的高端化抓手,升级推出“R标”。但其产品如何与独立运作的“L”进行区隔,这是否又将使得上汽整个新能源高端产品线更加混乱,将是考验。

3

结语

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核心技术到品牌构建,上汽集团的战略从不缺乏整体性,这让上汽规避了短视。但问题是过于“整体”的战略,也无奈地牺牲了灵活性,牺牲了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快速调整的能力。

新能源产品上,上汽曾与比亚迪站在相似的起跑线,但如今,资本市场已将比亚迪视作新能源整车势力的代表,市盈率超过100倍,市值超过5000亿,成为国内车企市值冠军;相比之下,上汽集团仍是步履蹒跚的传统车企,市盈率不到13倍。

燃油车产品中,上汽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建立起了比绝大多数自主品牌更为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但长期以来在营销上强调英伦、强调技术的曲高和寡路线失败,导致“双品牌”优势并未凸显。相比之下,销量和规模远不及上汽的长城汽车,产品线更为清晰,高端、低端市场均有“拳头产品”,目前长城汽车的总市值也已经高达2633亿人民币,逼近上汽集团。

此外,合资板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今年销量表现疲软,这样的“共振”,使得上汽集团2020年跌至谷底。

上汽集团的机会当然还在,自主板块,燃油乘用车进入产品升级换代周期,新品更加贴近消费者,新能源板块则另起炉灶,建立起独立于上汽乘用车板块的新品牌突围高端化,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捆绑”。合资板块,上汽大众MEB和上汽奥迪开始落地,这些都是带动上汽集团走出深谷的底气,也是带动这一轮股价修复的推手。

在未来一轮周期性调整中,上汽的困境有望得到缓解,但其面临的核心问题仍未解决。周期性掉队的背后,很难说上汽集团的整体战略有什么问题,更多的是策略的灵活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智己”辣么大利好,上汽为何居然没涨停?

上汽继续布局高端市场。

11月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于当日正式启动,同时宣布落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

智己汽车的创始轮融资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完成,使其成为国内首个创始轮即达百亿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

受利好消息影响,11月27日,上汽集团开盘涨幅即超4%,随后股价一度触及涨停,截至收盘,其股价达27.08元,上涨8.54%。合作方张江高科则实现涨停,报19.36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上汽继上汽奥迪之后,抢占高端市场的又一个关键布局。

财经网汽车就产品等相关问题联系到智己汽车,对方并未立即回应上述置评请求。

目标直指高端市场

智己汽车已成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

官方资料显示,智己汽车是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致力于成为“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商业价值模式层面,智己汽车借鉴了互联网理念,强调以用户数据驱动企业价值。

业务方面,智己汽车将基于全新的电子电器架构推出高端豪华电动智能汽车。新架构从底层打通整车与驾乘体验高度相关的ECU控制器,使客户场景和汽车感知相融合,支持用户进行高度自定义。

智己汽车成立专属的智能出行研究院,打造“一横三纵”的国际研发体系。其中,整车研发中心作为“横轴”,对数据驱动中心、智能驾驶中心以及前瞻造型中心实现“业务贯穿”。

智己汽车还将主要依托上汽集团既有的创新成果,包括三电核心技术、智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智能制造以及国际化布局,为自身发展提供支持。

供应链方面,智己将与阿里在用户大数据、达摩院的最新技术、车联网和新零售方面进行合作;浦东新区利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等技术给以支持;与英飞凌合资设立IGBT核心部件公司;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上形成联盟,以及与中移动、华为等在5G技术方面合作等。

根据规划,明年1月,智己汽车有望在上海、伦敦、北美CES三地同步发布全新高端汽车品牌,并且亮相包括轿车和SUV的2款车型。

资本运作整合

智己汽车取了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有望充分发挥内部积极性和利用外部。

上汽于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集团拟与张江高科、恒旭资本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专项投资于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72亿元,其中上汽缴出资53.99亿元。该基金还拟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专项投资于智己汽车。本次投资的基金尚处于设立过程中。

据上海汽车报报道,这一项目中,上汽出资约54亿元,浦东张江出资18亿元,阿里及其他出资28亿元。完成创始轮融资后,智己汽车已成为百亿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

上汽集团表示,本次投资有利于打造双赢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后续还将结合业务的拓展,与阿里在内的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出行平台开展合作,引入更多社会资本。

目前,智己汽车项目成员超过200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汽内部、另一部分为跨界汽车业的员工。预计到今年年底,新公司规模将达到300人,到明年年底预计成倍数增长。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认为,“智己汽车”最大的亮点在于引入阿里。上汽集团有望依靠自身在硬件方面的技术积累,在合作开发过程中完成硬件的预埋,而阿里将依靠其在软件及云服务方面的积累,助力“软件定义汽车”。特别需要提到的是,阿里在互联网生态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在核心电商、新零售、大文娱、办公、地图、大健康等领域均有布局,未来有望在智已汽车上形成独特生态,实现汽车在“第四块屏”方面的突破,引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浪潮。这个其实也是“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的本质。

组建公司换道超车

早在2016年,上汽就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斑马智行系统和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此后也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方面做了不少布局。但是,传统企业要顺利转型,常面临“船大掉头难”的困境,过去在组织架构、业务运营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阻碍。

因此,在明确了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这一目标之后,上汽联合多方,成立智己汽车并独立运营,将其作为集团转型的“新载体”。

今年10月,有媒体曝光,上汽早已筹备代号为“L”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项目,准备成立独立公司,以轻资产重研发、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运营。这一项目由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原上汽乘用车高管蒋峻、刘涛则分别出任项目执行组组长和副组长。时隔一月,神秘的“L项目”终于揭开面纱,以智己汽车的身份开始运行。

上汽表示,新公司将打破重资产运营的传统模式,更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应用,整合多方优势,打造新的运营模式。一旦这一商业形态获得成功,将以点带面,进而推动整个上汽的转型升级。

在几乎所有车企都在打造独立的高端品牌之际,智己汽车的成立顺应了行业发展趋势,其运作模式和商业理念甚至比竞争对手更为激进。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智己汽车整合多方、资金规模充足,是其主要的差异化优势。作为国内销量最大的车企,上汽集团在经历数次“冲高”尝试后,亟需创造一个成功的高端品牌,进一步发展壮大。若智己汽车能实现完成这一目标,将成为上汽非常重要的一笔优质资产。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智己汽车的推出稍滞后于造车新势力和其他汽车制造商,而且创新运作模式的实际效果尚存不确定性;另外由于多方参与,如何协调各方力量面临挑战。对于上汽集团而言,处理多品牌间的关系,避免定位不清造成内耗,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周五,上汽集团的股价大幅高开,并一度冲击涨停。诱因,当然就是上汽集团于当日发布了一则关于投资设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公告。

这个公告翻译一下,其实就是由上汽牵头,找了一堆“朋友圈”一起干“高端智能纯电汽车”。这波“朋友圈”不光有张江高科,更关键在项目中,出现了与阿里巴巴合作投资的信息。对标的项目,则暂定名为“智己汽车”。

于是乎,投资者将其视为“重大利好”。想想看,“高端智能纯电汽车”,联合“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着力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芯片”和“纯电”等等。从规模来看,首轮融资100亿——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新势力。

再看看纳斯达克的蔚来:市值已过700亿美元,差不多快“一个半”上汽集团的总市值了。特斯拉的市值更是达到了“宇宙级”的55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十个上汽集团。照这个预期想下去,上汽集团的股价最起码翻两倍啊!

就在不久前,市场上似乎已有一个先例。11月5日掌阅科技公告控股股东向字节跳动(旗下的量子悦动)转让股份,引发了连续六个交易日涨停,股价在两周内翻倍有余。

于是,对于投资者而言,还犹豫什么?一个字:追!

然而,为何最终收盘,上汽集团连一个涨停都没封住呢?

其实,冷静想想,这很正常。原因,有以下三个。

无法确定的概念,对于大市值公司影响力有限

我们知道,当下的市场早已不像当年,公司改个名字就能一飞冲天。尤其是像上汽集团这样的“巨轮”,大量的机构持仓。股价上涨,必须要有一个足以让人信服的逻辑。套用巴老的一句老话,只有“未来现金流折现”的预期有了质变,才有可能引发股价的短期暴涨。

那么与阿里合作,推出高端纯电的智己,能不能实现这一点呢?亦或者说,它能否提供给投资人这样的“预期”呢?

诚然,首轮融资百亿,超过了当年的蔚来、小鹏等等。然而圈里人都懂,这个规模摆在“造车”这件事面前,只能算是“起步价”而已。

关键是,这件事儿虽然概念很好,也契合热点,但毕竟不确定性太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目前还处于“蓝图”的阶段。

就好比蔚来、小鹏,它们首轮融资的时候,市值是多少?别忘了就在一年多前,蔚来的市值只不过相当于现在的五十分之一……

也许你会说,一年前“风没到”,连特斯拉的市值也一般。当下不同了,正在新能源的“大风口”。

既如此,为何有那么多新势力“暴雷”了?

回想就在两年前,是不是还有很多人觉得拜腾要比小鹏、甚至蔚来都靠谱呢?然而现在拜腾的市值能有多少呢?

更关键的是,即便多数投资人相信上汽和阿里巴巴这对“金牌搭档”,也不足以激起太大的水花,因为上汽集团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

一般来说,单纯靠概念引发股价上涨仅适用于小市值公司。例如不久前飞涨的掌阅科技,起涨时的市值不过百亿。关键是,它是一个总资产不过20亿,营收不过20亿,净利润仅1亿出头的“小公司”。有了字节跳动的参与,市场自然可以“畅想”它能够迅速实现营收、利润的翻倍。

而上汽集团呢?是一个总市值、净资产都超过3000亿,营收8000亿、净利200亿级别的“巨轮”。且不说市场“抄不抄得动”,单看预期:即便智己能成功,区区百亿的起步投资,要想让它实现“未来现金流折现”的大幅增长甚至翻倍,估计市场上没有一个人乐观到这种程度。

智己的成长性: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被市场“一致性看好”

诚然,上一个章节的观点你可以从两方面驳斥。

第一,?蔚来、小鹏目前的营收都不高,利润更是负值,但丝毫不影响它们市值纷纷超过上汽集团。

第二,?智己目前并不只是“蓝图”。它的实车已经初步成型,并要开始路试,很快就能量产上市了。智己并不是现在才开始从零起步,而是属于上汽“L”的落地。而这个项目,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启动了。

第一点我们不讨论,这又会回到蔚来、小鹏当下这种“市梦率”估值是否合理的“老问题”上。

我们现在想说的是第二点。正因为智己属于“L”的落地,我们才认为市场并不会将智己与蔚来、小鹏等同看待。

也就是说,市场可以给蔚来、小鹏“市梦率”,但并不会给智己。

大家应该注意到,蔚来、小鹏,还包括理想等等,它们身上有个显著区别于其他车企的特点。用套话来说,就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造车”。

别看不起这个词。这其实才是市场能给这些车企“市梦率”的关键。

什么叫“市梦率”?就是你可以尽情的畅想、做梦。用“正经”的话来说,就是对行业模式的颠覆、革命。就如同当初数码相机革了柯达的命、智能手机革了诺基亚的命一样,这些“新势力”迟早将革了“传统车企”的命。

这才是蔚来市值超宝马,特斯拉市值超包括BBA在内的所有豪华品牌车企市值总和的深层次原因。无论你接受与否,市场的多头们就是这么看的。你觉得“无法理解”、“不可理喻”,只能说明你是空头。

大家注意,多头看待这些“新势力”有一个“洁癖”,就是不能沾染“传统车企”。这也是为什么宝马推出了i系列,奔驰推出了EQ系列,甚至大众有了MEB,市场却仍然不愿意给出高估值的原因。

因为市场认为:没有人能革自己的命。奔驰宝马不能、丰田本田不能,大众不能,当然上汽——也不能。

这些年,上汽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不少。三电技术,也发展了一代、两代。从Ei5,到现在的R系列,高端也有?MARVEL?X。然而市场为什么并没有因此给上汽太高的估值预期?原因就在这里。

再看这个智己。各种宣传都是“新势力套路”,也有阿里的“站台”(但其实持股20%都到不了),但它骨子里,依然是“上汽新能源”。

没错,恰恰就是因为智己,本质上就是上汽“L”的落地。而这个“L”,市场已经预期两年了。所以这则公告对于深入关注上汽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突发消息”。

而智己本身,如果从行业类比来看的话,它不像蔚来、小鹏,更不像特斯拉,而是更像广汽新能源的Aion,亦或者类似于吉利的几何、北汽的极狐。

是的,它只是上汽想要重新打造的一个新能源品牌,然后定位会往高端靠而已。有了之前MARVELX的表现,你指望市场能给这个新品牌多少预期呢?

作为参考,大家不妨可以去看看广汽集团、吉利汽车以及北汽蓝谷这一年多的股价表现——也都涨了,但和蔚来、小鹏、特斯拉是没法比的。

股价走势何去何从?核心还是看上汽集团自身的周期性

至此文章标题的答案应该是已经有了,即由于智己的影响力有限,而且市场的预期并不像很多追热点想的那样,所以才出现了“辣么大利好却一个涨停都封不住”的情况。

平心而论,这个智己对于上汽股价的影响力,恐怕还远不如ID.4?X的投产来得大。这样一个消息,让一个市值3000亿+的公司,一天之内股价涨了8%,已经是超预期(涨得过多)了。

然而可能大家仍觉得不过瘾:说了半天,上汽集团未来的走势到底如何?是涨还是跌?

按说,这样的“话题”不属于本文探讨的范畴,但有人关心,我们不妨说说我们的观点。

汽车是消费股还是周期股?有争议,但我们的观点肯定是后者。只是,它的周期不像钢铁、水泥、石油那么明显。

上汽集团,则是所有车企上市公司里,最符合周期股特征的。亦或者说,上汽集团是最能体现整体行业周期的公司。

所以上汽的涨与跌,与中国车市的行业周期特点密切相关。这一点,与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等等整车上市公司是有所区别的。

例如我们注意到,上汽集团的利润,是2018年出现峰值的,从2011年的202亿逐年递增,达到了2018年的360亿。之后的2019年,首次出现利润下滑,跌到了256亿(今年截至目前看,依然是同比下滑)。上汽集团的股价,也理所当然地在2018年创造了历史新高,之后逐步下滑,从33.69元(前复权)跌至今年年初的“疫情底”16.58元,刚好腰斩。

所有这些,都符合“价值投资”的特点,即股价长期“称重机”,与业绩对应。

那么现在的关键是,下一步上汽集团的业绩到底是见底回升还是继续下探?这一点大家通过今年的各种行业分析也看到了——你说是疫情后的刺激也好,是行业真的转暖也好,总之今年下半年确实是好消息不断。这也是促使今年整车板块“疯牛”的原因(长城、长安均暴涨)。上汽集团的股价,也从16.58元回升至(最高)28.8元。

对此,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不满意。长城汽车目前的股价差不多是“疫情底”时候的4倍,长安汽车一个扣非净利亏损的公司,目前的股价也相当于“疫情底”的3倍,凭什么上汽连翻倍都做不到?有没有可能借着智己来一轮“补涨”?

我们的观点是:可能性不大。

上汽与长城、长安的成长逻辑有很大不同。例如,有无数人可能对于上汽的低估值无法理解——同样是整车股,上汽只有十几倍的估值,而长城估值达百倍,凭什么?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上汽的利润全都来自于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为主。上汽自主板块,这么多年了,一直是亏损的。你没看错。别以为荣威、名爵现在很火,它的这部分仍然是亏损的,并且连毛利率都是负值!

而且!它的亏损幅度还在增大。以三季报为例,其自主板块的经营性净利为-16亿,同比增亏3亿,环比增亏5亿!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靠合资公司赚取利润的上市公司,估值都不高,因为这背后的成长逻辑掌握在外企手中。

这方面有个“血淋淋”的教训。当年的长安汽车,估值同样只有十几倍的时候,也就是它创造股价峰值的时候,业绩就是主要依靠长安福特支撑,而自主板块一直亏损。后来的长安福特怎样了大家都看见了——从盈利支撑变成了巨额亏损。长安汽车的股价,也从最高值25元跌至最低值5.53元——并且估值越跌越高,活生生的戴维斯双杀!

我们倒不是说上汽会重蹈长安的覆辙。大众、通用也绝非福特可比。我们只是说明这背后的估值逻辑:上汽目前的低估值是合理的。

再看“周期变化”。目前来看,通用看起来像是走出了周期低估,今年以来呈现增长态势。上汽大众则似乎还没完全“缓过劲儿”来。自主板块虽然新品叠出,但从投资者角度似乎也还没看到扭亏的预期。

这种情况下,凭什么让投资者可以把上汽的股价“买到翻倍”呢?

那是不是意味着上汽就只有“跌”一条路呢?

也不是。

被忘了,还有MEB、还有ID.4。当前,上汽的股价在整体行业板块不出现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应该处于一个平衡点。而决定未来涨跌的因素,除了产销报告以外,更关键的恐怕就是ID.4?X的表现了——如果好于预期,再上一个台阶,甚至摸一下历史新高(33.69元)并不是没有可能。反之,如果ID.4表现平平,股价在这里做个小双头之后回跌,回到前期21-25这个平台区间整理,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说到底,是买还是不买呢?嗯,所有的买卖都是有多空预期决定的。那就要看基于以上的分析之后,你目前的观点会是“多”,还是“空”了。如果非要问我的立场,面对目前的股价,结合整个行业的疯狂程度,我属于“空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