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铰链扭转试验机_汽车铰链扭转试验机厂家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汽车铰链扭转试验机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弹簧试验机的分类

2.传动轴是什么?

3.什么是扭转试验?

4.拉力试验机分几种类型?

5.轿车前车门结构设计

6.圆截面试样拉伸试验屈服点和扭转试验屈服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汽车铰链扭转试验机_汽车铰链扭转试验机厂家

弹簧试验机的分类

       弹簧试验机主要分三类:

       1、弹簧拉压试验机

       2、弹簧扭转试验机

       3、弹簧疲劳试验机 弹簧拉压试验机按其操作方式可以分为手动弹簧拉压试验机、全自动弹簧拉压试验机和微机控制弹簧拉压试验机。

       常规的弹簧拉压试验机基本参数如下:

       1、主要用途:本机依据国家弹簧拉压试验机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制成,拉簧、压簧、碟簧、塔簧、板簧、卡簧、片弹簧、复合弹簧、气弹簧、模具弹簧、异形弹簧等精密弹簧的拉力、压力、位移、刚度等强度试验和分析。 2、功能特点:

       1)能够测量弹簧的拉力、压力、刚度、位移及显示日期、编号等内容

       2)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了测试精度,人机对话直观明了

       3)依据国家标准设计的弹簧检测专用程序,效率高、功能全、操作方便

       4)从机械原理和程序软件两方面考虑提高了量程的精确测量范围

       5)即适合生产线上弹簧的批量检测、分选,也适合试验室的精密抽检

       6)数据与曲线随试验过程动态显示

       7)可对曲线进行再分析,可放大、缩小和点击察看曲线上各点对应的的数据

       8)可将力值、位移、刚度、曲线等数据形成标准的试验报告进行打印

       9)具有程控和机械两级限位保护

       3、细化分类

       1)手动单数显弹簧拉压试验机

       2)手动双数显弹簧拉压试验机

       3)全自动弹簧拉压试验机

       4)微机控制弹簧拉压试验机

       精密型弹簧拉压试验机 1、主要功能:

       扭转扭矩、角度为数字显示、角度测量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光电编码器)、可以对扭矩传感器的角位移量作自动修正、该机还具有峰值保持、过载保护、刚度计算、结果打印、数据查询等功能、手动加荷,左右旋随意选择、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测量时将试件垂直放在扭矩盘上,装夹方便。(立式) 2、测量范围: 参数

       型号 最大试验扭矩(N﹒mm) 测量范围(N﹒mm) TNS-S50L(自动)/M(手动) 50 5~50 TNS-S100L/M 100 10~100 TNS-S200L/M 200 20~200 TNS-S500L/M 500 50~500 TNS-S1000L/M 1000 100~1000 TNS-S2000L/M 2000 200~2000 1、主要用途:主要应用于各种螺旋弹簧低频率的疲劳性能试验。

       2、功能特点:

       1)根据弹簧的技术要求,调整弹簧的振幅和频率。

       2)液晶汉字显示,试验次数和频率根据要求可输入程序,自动完成。

       3)预置试验次数自动停机。

       4)具有弹簧断裂自动停机功能。

       5)由电机、减速机连接凸轮带动连杆做往复运动,实现对弹簧的压缩运动。

       6)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稳定。

       3、适用行业及范围:

       1)生产汽车悬架弹簧、摩托车减振弹簧的厂家。

       2)汽车、摩托车行业及减振器等企业。弹簧试验机的维护与保养

       1、弹簧试验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其示值误差校验一次的有效期为一年。

       2、弹簧试验机在操作使用时,特别是卸荷时不可猛松手,以免产生剧烈震动而影响试验机的精度。

       3、试验机升降齿条及各压注式油杯内应经常加入润滑油。

       4、试验机使用完毕应罩上机衣,防止灰尘落入机内。

       5、为了保护人身安全,试验机应妥善接地。

传动轴是什么?

       给你两份国家标准,一份是83年的,doc格式,另一份是1999年的,pdf格式。但我无法贴图。如果要图,可以按这个标准号到网上搜索一下,肯定可以找到!

        因为太长了,83年的标准只给了个标准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729.391

        :691.714

        固 定 式 钢 直 梯 GB 4053.1—83

        Fixed steel vertical ladd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s 17888.4-1999

       前理绪

       「1

       本标 准 在 技术内容方面是等效采用ISO/DIS1 4122-4:1996制定的,与ISO/DIS1 4122-4的主要差

       别有以下三点:

       1. 取 消 了ISO/DIS 14122-4的引言,因为该引言只是对欧盟而言的。

       2. 在 IS O/DIS1 4122-4中所引用的欧洲标准或标准草案,凡有相应国家标准或正在制定相应国家

       标准的都改为引用相应的国家标准了,对无相应国家标准或尚未着手制定相应国家标准的只保留了正

       文中真正用到的EN 353-1,其余正文中未提到的均未列人.

       本 标 准 是《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系列标准的第4部分。该系列标准共由四个标准构成,

       其余三个标准分别是:

       第 1 部 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第 2 部 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第 3 部 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本 标 准 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 标 准 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 标 准 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标 准 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吉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

       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 标 准 主要起草人:马贤智、石俊伟、肖建民、张铭续、李勤、隔永才、肖维。

       GB 17888.4-1999

       ISO前言

       本 标 准 是由CEN/TC 114第17工作组制定的。是《机械安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

       标准的第4部分。该标准的几个部分是:

       第 1 部 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第 2 部 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第 3 部 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第 4 部 分:固定式直梯。

       使 用非 金 属材料(木材、复合材料等)不改变本标准的应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遵守本标准的

       全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 械 安 全

       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

       第 4 部 分:固定式直梯

       GB 17888.4一1999

       Sa fet y o f m ac hi ne ry -

       Permanent means of access to machines and industrial plants-

       Pa rt 4 :f ix ed l ad de rs

       1 范围

       本 标 准 规定了适用于有、无防坠落装置的单立柱或双立柱固定式梯子的安全要求和预防措施。本标

       准适用于作为进人机器通道的固定式梯子。该梯子可以是:

       — 机 器的组成部分;

       — 固 定到机器上的;

       — 固 定到机器附近的其他构件上的。

       对 于 作 为进人机器通道的梯子的选择,见GB 17888.1 ,

       2 引用标准

       下 列 标 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 22 65.1-1997 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 22 65.3-1997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 /T 1 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GB /T 1 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

       GB /T 1 6755-1997 机械安全安全标准起草与表述规则

       GB / T 16856-1997 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

       GB 1 78 88.1-1999 机械安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1部分:进人两级平面之间

       的 固 定 设 施 的 选 择

       GB 1 78 88.2-1999 机械安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GB 1 78 88.3-1999 机械安全进人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GB / T 17889.2-1999 梯子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3 定义

       本 标 准 中除使用GB/T 15706.1 中的有关定义外,还采用下述定义。本标准中所用的主要定义的例

       子如图1,2,3,4所示。

       3.1 固定式直梯fixed ladders

       国家质,技术监督局1999-10一18批准2000-10一01实施

       Gs 17888.4一1999

       固定 式 直梯是一种稳定地进人升高的工作位置的通道。它具有牢固的固定于双立柱或单立柱上的

       踏棍和750^-90。的倾斜角。

       3.2双立柱固定式直梯fixed ladders with two uprights

       各 踏 棍 被固定于两立柱之间的固定式直梯。由两根立柱承担载荷(见图2),

       3.3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fixed ladders with one upright

       各 踏 棍 被固定于立柱两侧的固定式直梯,只有一根立柱承担载荷(见图3)0

       3.4 梯段ladder flight

       固 定 式 直梯的连续部分:

       a) 对 于 无平台梯子,它位于起程面和到达面之间,或

       b) 分 别 位于起程面与最近的平台和到达面与最近的平台之间;或

       。) 位 于 各休息平台之间(见图1)0

       3.5 固定式直梯的上升高度H climbing height H of a fixed ladders

       整 个 梯 子顶部到达面的步行表面和梯子底部起程面的步行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见图1),

       3.6 梯段高度h heighth o fth el adderf light

       该 梯 段 的起始平面与末端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7防坠落装置anti-fallde vices

       为 防 止 或减少人由固定式直梯上的坠落风险的技术设施。

       常 用 的 防坠落装置是:

       — 安 全护笼;

       — 刚 性锚轨上的防坠器。

       3.8安全护笼safety cages

       用 于 限 制人由梯子上坠落风险的一种组合式框架(见图2),

       3.9 刚性锚轨上防坠器guided type fall arresters on rigid anchorage line (fall arrester)

       与 使 用 梯子前每个人都必须配带的个人防护装备联合使用的、固定于梯子上的防护装备。当使用者

       与固定在梯子上的防护装备联系起来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该装备能防止坠落(见图4),

       3.10 到达面arrival level

       梯 子 或 中介平台上面的平面,上升到该平面后人可以行走。

       3.11起程面departure level

       梯 子 或 中介平台下面的平面,人由该平面开始攀登固定式直梯。

       3.12中介平台intermediate platform

       梯 子 的 使用者通过它可以到达交错梯段的相邻梯段的平台(见图1)0

       3.13 休息平台rest platform

       装 备 有 所需保护设施的一块区域,设计用于使梯子的使用者在攀登上去或下到地面之前可进行休

       息。这些休息平台装备有门,并且尺寸应定得允许采取紧急干预措施(见图1)e

       3.14进入平台access platform

       安 排 在 到达面或起程面供人步行用的平台。

       3.15活板门trapdoor

       一 个 常 闭装置,它可以打开让人进人通过平台或通过其他类似的水平结构。

       3.16 闭锁(防闯人保护)lockout (intruder-proof protection)

       阻 止 进 人固定式直梯的一种装置。

       GB 17888.4-1999

       十辑名如降硬攀阿暇仲松〔P

       已‘已‘0009“,是减

       咧举如降足侧坦创珍

       斗珍名如除确长称收仲松(u

       日已000

       t田

       伟母郎辑敬似

       9“目理.魂

       十珍公如卜确长仲侧(.

       日日0000〔“ 目誉之

       哪珍@

       舰外硕攀④

       姐卜尽任0

       巨哪裂0

       阿泪丽曰

       阿睁侧答足劣翁

       GB 17888.4一1999

       丁|11”11|才||1,1||户

       ① 固定支架

       ② 踏棍

       ③ 梯框

       ④ 安全护笼垂

       直构件

       ⑤ 笼箍

       ⑥ 出口部分下

       箍

       ⑦ 夹板

       ⑧ 踢脚板

       ⑨ 斜扶手

       ⑩ 平台踏板

       @ 门

       ⑩ 上箍

       A一出口部分

       B一安全护笼

       图2 带安全护笼的固定式直梯

       }/邓

       ① 立 柱

       。)两侧踏棍等高

       ② 踏棍③ 防滑下保护装置④固定点

       b) 两 侧 踏 棍 交 错

       图3 单立柱梯子

       GB 17888. 4一1999

       ① 刚性锚轨

       ② 防坠器

       ③ 连接器

       ④ 立柱

       ⑤ 踏棍

       图4 刚性锚轨式防坠器

       4 安全要求和/或设施

       4.1 一般要求

       各 元 件 材料的选择、尺寸和构造模式的确定应满足本标准安全要求和第5章中规定的各种试验数

       据。

       进 人 机 器的设施应在与作为参考机器的同样安装条件下标定,如果需要,还要考虑环境的腐蚀现

       象、振动对结构的损伤、材料的老化等。

       可 能 与 使用者接触的所有零件都应设计得不会对人产生伤害(如避免尖角、焊接毛刺或粗糙的边缘

       等)。打开或关闭活动部分(门、闭锁)不应对使用梯子的人或梯子周围的人们产生进一步危险(例如剪切

       或偶然坠落)。

       各 种 接 头、铰链、支座、支撑件和安装件都应保证装配得充分牢固和稳定,以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使用者的安全。

       4.2 固定式直梯的强度

       4.2.1 一般要求

       梯 子 、平 台和安全护笼(当安装时)的结构都应能承受以下规定的预期载荷:

       4.2.1.1 梯子元件

       梯 子 各 元件应满足GB 17889.2的要求.最大偏移量应不超过30m m(见5.3.1 ).

       在 单 立 柱梯子的情况下,用400N 试验力作扭转试验代替横向弯曲试验,梯子的偏移应不超过

       20 mm(见图16)。对于踏棍,载荷施加在靠近横向防滑装置100 mm长度上。踏棍的残余偏移量应不超

       过踏棍长度的3阶(见5.3-2).

       4.2.1.2 安全护笼

       在 10 00 N 垂直载荷作用下,永久变形不大于50m m,在300N 水平载荷作用下,永久变形不大于

       10 mm(见5-2),则该安全护笼被认为满足要求。

       4.2.1.3 装有防坠器的固定式直梯

       在 梯 子 的使用者向下坠落并被防坠器制止的情况下,在刚性锚轨上装有防坠器的固定式直梯应能

       支撑该载荷(见第5章)。

       GB 17888.4一1999

       4.2.2 连接元件

       连 接元 件 如各种接头、支座、铰链、支撑件和安装件都应装配得充分牢固和稳定,以保证在正常使用

       条件下使用者的安全(见第5章).

       装 有防 坠 器的固定式直梯,各连接元件应能承受住由防坠器截获人向下坠落所产生的应力。

       4.2.3 平台

       见 G B 17888.2。

       4.3 防坠落装置的安装条件

       在 以 下 情况时,梯子应装有防坠落装置:

       a) 梯 段 的高度在30 00m m以上;

       b) 梯 子 的高度等于或小于30 00m m,但起程处有坠落风险。

       注 :当 由 梯子的中心到平台(或类似结构)的非保护边的距离小于30 00m m(见图7)时,认为存在坠落风险。

       4.4 梯子

       梯 子 的 主要尺寸应如图5和图.6所示。

       Gs 17888.4一1999

       忧

       OOllA\

       150

       0000T“ 川招V

       可副扣OO0n丫HWOONN

       飞珍形卡

       65 0

       ;-:z00

       ① 倾斜连接元件

       ② 门框

       图5 梯子和安全护笼的主要尺寸

       350簇A<400

       700<B蕊800

       GB 17888.4一1999

       自剔勤

       >200

       ① 见4.4.1.2

       ② 见4.4.1. 2和图Sa

       ③ 对进入平台和其他面的要求见4.7和图11

       图 6 单 立 柱 固 定 式 直 梯 的 主 要 尺 寸

       尹

       /

       梯子底部的起程面

       厂、.骊即

       GB 17888.4一1999

       4.4.1 踏棍的位置

       4.4-1.1 两踏棍的间距

       相邻 两 踏 棍的间距应是一致的,并应为250^300m m之间。

       4.4-1.2 踏棍和起程面、到达面之间的距离

       起 程 面 的步行表面和第1级踏棍间的距离建议采用与相邻踏棍间的距离相等。对于在不平坦地面

       上使用的可移动机械的情况,起程面的步行表面和第1级踏棍之间的距离最大可变为400 mm,

       顶 部 踏 棍应定位在到达面的步行表面同一水平。偏差最大为150m m(见图8a),

       ① 到达面的步行表面

       ② 公差

       0

       一150 mm

       a)最上踏棍的位置

       ① 支承面

       一0 了一

       「| | | | l e e |J

       bl推荐的安装 b2 仅 供 特 殊 使 用 的 安 装

       b)多边形踏棍结构

       ① 无锐边伤害双手

       c) U形踏棍结构

       图8 踏棍的位置和结构

       GB 17BBB.4一1999

       4.4.1.3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踏棍位置

       立 柱 两 边的踏棍应在同一水平上或等距离交错配置(见图6)0

       4.4.1.4 多边形踏棍位置

       多边 形 踏棍的踩踏深度至少为20m m。多边形踏棍的踩踏边只有在特殊使用时才加工成平面(见

       图8b)。

       4.4.2 踏棍长度

       4.4-2-1 双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踏棍长度

       踏 棍 的 长度应在400^600m m之间(见图5)。但是,在靠近的环境使它们不能使用400m m时,采

       用300^400 mm之间的较短长度是允许的.在这种情况下,事先应进行检查,看是否能找到梯子的有利

       位置允许踏棍的长度为400 mm或更长。

       4.4.2.2 双立柱固定式直梯踏棍长度和防坠器用刚性锚轨

       防 坠 器 用刚性锚轨和立柱之间踏棍长度至少应为150m m(见图9),

       ① 刚性锚轨

       ② 立柱

       ③ 踏棍

       仁}15o }

       图 9 双 立 柱 固 定 式 直 梯 的 踏 棍 长 度 和 防 坠 器 的 刚性锚轨

       4.4-2.3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踏棍

       立 柱 和 防滑倒装置之间踏棍长度应在150-250m m之间,并且立柱的厚度应小于80m m(见

       图6)。

       4.4.3 踏棍的横截面

       踏 棍 的 直径应在25^-35m m之间,多边形踏棍的踏面的宽度至少应为20m m。踏棍的横截面应便

       于用手抓握。

       4.4.4 踏棍表面

       踏 棍 表 面应不引起损伤,尤其应注意对双手的损伤(见图8c).

       踏 棍 表 面应能阻止脚(鞋底)打滑。当由于环境因素(如油等)使打滑风险增加时,需要提供专门防滑

       措施。

       4.4.5 防滑出装置

       单 立 柱 固定式直梯踏棍的末端应装有防止由踏棍侧向滑出的防护装置。这些防滑出的防护装置至

       少应有20 mm高(见图6中的A),

       4.4.6 梯子和周围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

       梯 子 和 周围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在梯子的前面至少应为650m m,在踏棍的后侧面至少应为

       200 mm,在有断续障碍物的情况下,踏棍的后侧面至少应为150 mm(见图5和图6),

       4.5 安全护笼

       安 全 护 笼应起始于起程面以上22 00^-30 00m m之间。在安全护笼的下面的进人边,安全护笼应没

       有妨碍进人梯子的元件。在到达平面,安全护笼应延伸至到达面护栏的高度(见图5),

       笼 箍 内 的安全护笼直径应在700^-800m m之间(见图5中D)。由踏棍到安全护笼的距离应为

       700^-800 mm之间。

       GB 17888.4一1999

       在 踏棍 横 轴线上测量的笼内净空,即笼的内侧面和踏棍之间至少应为700m m,

       两 箍 之 间的距离不应超过15 00m m,笼的两立杆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300m m.各箍应垂直于笼的

       立杆安置。安全护笼的各立杆应等距离的固定于箍的里面。它们的连接元件应无任何可能挂住或损伤

       使用者的粗糙表面。

       如 果 在 梯子前面和侧面的周围结构(墙、机器部件等)能提供等效坠落防护水平,则护笼就不必要。

       4.6 起程面、到达面和平台

       起 程 面 和到达面,以及中介平台与横向平台都应符合GB 17888.2的有关要求。

       作 为 在 起程面和到达面以及在中介平台和横向平台上防止由高处坠落风险的防护装置的护栏应符

       合GB 17888.3的有关要求。

       4.6.1 起程面

       如 果 起 程面的步行表面相对周围或不能承受载荷的起程面的周边(如由玻璃或合成材料构成处)高

       出0. 5 m以上,则该起程面应具有护栏或能防止人由高处坠落的设施。

       4.61.1 进人平台

       如 起 程 面在机器建筑物等结构上,不能认为是一个符合GB 17888.2有关要求的平面时,应提供进

       人平台。

       4.6-1.2 带安全护笼的固定式直梯

       如 果 带 安全护笼的固定式直梯到升高的起程面的护栏水平距离不大于1.5 m ,该护栏应装有延长

       杆或者护笼结构应向下延伸至护栏(见图10),

       延 长 杆 头部至少应达到以下要求:

       a) 护 笼 和延长杆之间的最短距离应不超过400m m,或

       b) 垂 线 与连接延长杆上部与安全护笼的最接近部分的直线构成的角度应等于或大于450;

       c) 在 护 栏的扶手高度上延伸部分的宽度至少应为10 00m m,延伸部分上端的宽度至少应等于安

       全护笼的直径。延伸部分的净空应设计得使其面积不大于0.40 m2,这些空间的水平宽度不应超过

       300 mm.

       ④无延伸杆的护栏,

       @由角度大于等于450确定的延伸高度,

       ⑥由距离小于等于400 mm确定的延伸高度;

       ④安全护笼的直径.

       图10 延长杆完善的起程面护栏防护功能

       GB 17888.4一1999

       4.6.2 到达面

       4.6.2.1 进人平台

       如 果 到 达面在机器、建筑物等结构上,且不能认为是一个符合GB 17888.2对工作平台有关要求

       时,应设置进入平台。

       4.6.2.2 防止由高处坠落的设施

       在 到 达 面的下降边应提供防止人由高处坠落的适当设施,如护栏。梯子垂轴两边护栏的长度至少为

       1 500 mm,或者当到达面的边长小于3 000 mm时,应超过全部边长。这与这一长度外安装的某种防坠

       落装置无关。

       4.6.3 出人口

       4.6.3.1 前面或侧面出口

       梯 子 可 以从前面或侧面出口至到达面。

       出 口 的 宽度至少应为600m m,

       4.6 .3 .2 r7

       为 了 防 止由到达面的出口处坠落,该出口应安装门。

       门 应 符 合下列要求:

       a) 该 门 的打开方向不应朝向坠落边;

       b) 该 门 应设计得使其很容易打开;

       。) 该 门 应自动关闭,如借助弹簧或重力效应使其关闭。

       d) 该 门 至少应有符合GB 17888.3中有关扶手和横杆的要求.

       4.6.3.3 平台的出口、活板门

       由 于 技 术原因需要时,平台可以有一个开口允许进人(或由此出去)到该平台下边的梯子。该平台的

       尺寸至少应等于安全护笼的直径。

       为 了 防 止通过这一开口产生坠落风险,该开口处应装有活板门或提供带门的护栏。护栏应符合

       GB 17888.3的要求,门应符合本标准4. 7. 3.2的要求。

       活 板 门 应设计得:

       a) 开 口 至少应等于梯子护笼所需的尺寸(D=700m m,见4.5)0

       b) 活 板 门应不能向下打开,应向上或水平方向移动。

       c) 门 应 容易打开并且打开操作不应出现任何新的危险。为了保证门的自动关闭.它应不能自身保

       持在打开位置。

       d) 活 板 门的关闭应是自动的(例如通过弹簧或重力),关闭操作应不妨碍使用者由该开口通过。

       e) 该 门 应不产生任何使用者可能触及的挤压或剪切点。

       4.6.4 安全上下固定式直梯的措施

       4.6.4.1 安全上下没有防坠落装置的双立柱梯子(<3 000 mm)的措施

       在 两 立 柱顶端和到达面护栏扶手之间应安装有斜扶手。(见图11).

       4.6.4.2 安全上下没有防坠落装置的单立柱梯子(<3 000 mm)的措施

       在 梯 子 的两边至到达面护栏的扶手之间应安装斜扶手,该斜扶手起始于倒数第二级踏棍的位置(见

       图11)。

       4.6-4.3 安全上下有坠落防护装置梯子的措施

       这 种 设 施应能使梯子的使用者不解除移动式防坠落装置就能达到到达面。

       4.6.5 平台

       4.6.5.1 平台的安装条件

       GB 17888.4 一1999

       如 果 固 定式梯子的上升高度H 大于lom ,则该梯子应设有平台。

       到 达面 、 起程面分别与最接近的平台之间的梯段或相邻两休息平台之间的梯段(见图3b)、图3c))

       高度h应不大于6 m,

       ① 到达面的步行表面

       ② 门

       ③ 护栏

       ④ 斜扶手

       ⑤ 无防坠器的单立柱梯子

       ⑥ 无防坠器的双立柱梯子

       图11 在到达面处的斜扶手

       4.6.5.2 中介平台

       建议 两 梯 段之间的中介平台的长度至少应为700m m(见图5),中介平台应符合4.6.1和4.6.2的

       要求。

       4.6.5.3 休息平台

       休 息 平 台的宽度至少应为700m m,位于梯子附近空档中的休息平台部分应安装有门和扶手。它们

       的尺寸要设计成满足进行紧急干预的要求。

       4.6-5.4 交错梯段

       如 果 需 要,通过机器或周围环境的安排使两相继的梯段可以是相邻的,而没有分离的平台(见

       图5)。在这种情况下,下面的梯段应延伸至休息平台以上至少2 200 mm,以为梯子的使用者提供良好

       的扶手(见图12),

       GB 17888.4一1999

       图12 中介平台的例子(交错梯段)

       4.7 闭锁的一般要求

       为 了 避 免无资格的人进人,需要在固定式梯子上安装闭锁时,可采用以下规定。在通过梯子到达的

       地方可能存在的危险见GB/T 16755-1997的附录A,

       闭 锁 应 设计得不改变安装闭锁后的梯子的特征.当闭锁关闭时,应不明显增加梯子自身需要的空

       间。当闭锁打开时,应不妨碍各踏棍的使用和不减小由安全护笼与梯子的其他边限定的空间.

       附 录 A 指明了可以应用的进人限制措施处的不同高度,在任何情况下,撤离方向应保持畅通。

       闭 锁 的 设计需避免使用时出现诸如碰头、夹手指等风险。为此,建议不使用绕水平轴线转动系统。

       闭 锁 应 设计得:

       — 由 起程面打开的操作可由操作者站在地面上进行;

       — 用 一个动作就能打开。

       当 危 险 区包括几个进出口时,所有的闭锁都应装有紧急开启装置。

       图 13 和 图14显示出了由闭锁元件给出的保护所被盖的面积:

       - A 类元件预定用于禁止直接靠近梯子;

       - B 类元件禁止进入梯子;

       - C 类元件禁止通过上述两种元件所包围的保护区使用梯子.

       闭锁 有 效 性程度的提高是通过联合使用元件A,A+B和A+B十C实现的。

       GB 17888.4一1999

       a)由A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

       0 限 制 人 口

       图 1 3

       b)由B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由c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

       心自 由 出 口

       梯子下部闭锁元件的防护面积

       a)由A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

       !! 限 制 人 口

       图 1 4

       b)由B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c)由C型闭锁元件防护的面积

       个 自由 出 口

       梯子上部闭锁元件的防护面积

       GB 17888.4一1999

       5 检验

       第 4 章 中的安全要求和/或设施可以通过测量、检查、计算和/或试验检验。采用试验时,应按本章所

       述的试验程序进行。

       5.1 双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试验

       梯 子 的 要素应满足在GB/T 17889.2中规定的如下试验:

       — 梯 子的强度试验

       — 梯 子的弯曲试验

       — 梯 子的横向弯曲试验

       — 踏 棍的弯曲试验

       — 踏 棍的扭转试验

       这些 试 验 根据GB/T 17889.2-1999的4.1中的原则按上面指出的顺序在一个梯子上进行。

       对 于 强 度、弯曲和横向弯曲试验考虑的距离L是梯子的两相邻支座之间的距离。

       弯 曲试 验 的合格判据:在负载下,最大允许偏移量应低于5X I ,2X 1 0-em m且不超过30m m.

       5.2 安全护笼试验

       该 试 验 是以梯子在使用现场条件进行。安全护笼固定于梯子上。

       10 00 N 的垂直载荷借助于100m m宽的夹子施加于安全护笼最不利的位置上。

       允许 的 永 久变形在载荷作用点处测量是不超过50m m,

       然 后 将 300N 水平载荷借助100m m宽的夹子施加于安全护笼上认为最不利的点。在载荷作用点

       测得的允许永久变形量不超过10 mm.

       5.3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的试验

       5.3.1 梯子要素应满足GB/T 17889.2中规定的如下试验:

       — 强 度试验

       — 弯 曲试验

       — 踏 棍扭转试验

       对 于 强 度和弯曲试验所考虑的距离L应为梯子的两相邻支座间的距离。

       弯曲 试 验 的合格判据在载荷下最大允许偏移量应小于5X L ZX 1 0-6m m且不超过30m m,

       5.3.2 踏棍的强度

       单 立 柱 梯子的踏棍弯曲试验应按图巧所示进行。

       将 20 0 N 的预加载荷垂直地施加于踏棍的踩踏面上,时间1m in。去除预加载荷后踏棍的位置考虑

       作为进行负荷试验的参考位2.

       预 加 载 荷和26 00N的试验载荷的方向均应垂直于踏棍的踩踏面。预加载荷和试验载荷均匀地分

       布在靠近踏棍的横向防滑出装置100 mm长度上。

       去 除 试 验载荷后踏棍的残余偏移量应不大于相关踏棍长度的3%o。测量点是在距踏棍的横向防滑

       出保护装置50 mm处;测量方向与试验载荷作用线的方向相同。偏移量的测量在去除试验载荷后1 min

       内进行。

       5.3.3 立柱的强度

       梯 子 应 承受按图16施加的应力。

       40 0N 试验力的方向垂直于梯子的端面。支座的距离为踏棍间距的四倍(见图16)0

       在 载 荷 的作用下梯子的偏移量应不超过20m m.测量点是在承受试验力的踏棍上距横向防滑出保

       护装置50 mm处。测量方向与测量载荷作用线方向一致。

       Gs 17888.4一1999

       ① 作 用 线

       图15 单立柱梯子踏棍的试验方法

       试 验 载 荷

       40 0 N

       ① 作用线

       ② 测量点

       ③ 踏棍间距的四倍

       图16 单立柱梯子的扭转试验

       5.4 支座试验

       5.4.1 双立柱固定式直梯

       双 立 柱 固定式直梯支座的强度应考虑按每立柱30 00N 的力计算,沿立柱中心线的方向作用(见

       图17)。

       每 个 立 柱四个支座,可考虑承受的力将传递给周围的固定部分(例如墙、机壳)。

       GB 17888.4一1999

       3000N

       ① 踏 棍

       ② 立 柱

       ③ 支 架

       ④ 紧 固 件

       图 17 双 立 柱 固 定 式 直 梯 的 固 定 点 强 度 、载 荷

       5.4.2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

       单立 柱 固 定式直梯的支座强度应考虑按60 00N 力计算,沿立柱中心线方向作用(见图18),

       每 个 立 柱至多四个支座,可考虑承受的力将传递给周围的固定部分(例如墙、机壳)。

       6000N

       )

       ① 踏棍

       ② 立柱

       ③ 支架

       ④ 紧固件

       图18 单立柱固定式直梯的固定点强度、载荷

       GB 17888.4一1999

       附 录A

       (提 示的附录)

       梯子闭锁的表示

       在梯子顶部、中间或在这些地方联合应用闭锁的表示分别见图A1、图A2、图A3,

       分而面保护区城分隔面

       分隔面保护区城

       保护区城

       保护区地分隋面

       图A1 防止由顶部进人的保护

       图A2 防止由中间进人的保护

       保护区域分隔面

       分隔面分隔面

       分隔面保护区城

       x , 闭 锁

       图A3 防止多处进人的保护

什么是扭转试验?

       据我所知,传动轴是一个高转速动的、少支承的旋转体,因此它的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传动轴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动平衡试验,并在平衡机上进行了调整。对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车来说是把变速器的转动传到主减速器的轴,它可以是好几节的,节与节之间可以由万向节连接。传动轴是汽车传动系中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与变速箱、驱动桥一起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产生驱动力。专用汽车传动轴主要用在油罐车,加油车,洒水车,吸污车,吸粪车,消防车,高压清洗车,道路清障车,高空作业车,垃圾车等车型上。传动轴是由轴管、伸缩套和万向节组成。伸缩套能自动调节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距离的变化。万向节是保证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输入轴两轴线夹角的变化,并实现两轴的等角速传动严禁汽车用高速档起步。严禁猛抬离合器踏板。严禁汽车超载、超速行驶。应经常检查传动轴工作状况。应经常检查传动轴吊架紧固情况,支承橡胶是否损坏,传动轴各连接部位是否松旷,传动轴是否变形。GWB公司的传动轴一改传统结构,将花键套与传动轴管焊接成一体,将花键轴与凸缘叉制成一体。并将矩形齿花键改成大压力角渐开线短齿花键,这样既增加了强度又便于挤压成形,适应大转矩工况的需要。

拉力试验机分几种类型?

       扭转破坏实验,测定切力应力时取事件的最小值件。

       材料在复杂应力(如弯剪同时作用,剪压同时作用)作用下,并不能表现各种应力单独作用时的强度。

       直接剪切的话,如果两端支座距离很近,那么除了受剪还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影响抗剪强度。如果两端支座距离较远,则材料会受到较大的弯矩,同样会影响抗剪强度的准确测定。

       用扭转试验测定,支座距离适当,受剪材料中间段周围不会受到支座压力的影响,也没有弯矩的作用,测定的抗剪强度会比较准确。

扩展资料:

       对于塑形材料,采用实心圆截面试样测量得到的屈服点和抗剪强度,高于薄壁圆环截面试样的测量值,这是因为实心园截面试样扭转时横截面切应力分布不均匀所致。

       首先测量试样直径d在试样上安装扭角测试样装置,将一个定位环套在试样的一端,装上卡盘,将螺钉拧紧。再将另一个定位环套在试样的另一端,装上另一个卡盘,根据不同的试样标距要求将试样搁放在相应的V型块上,使卡盘与V型块两端紧贴,保证卡盘与试样垂直,将卡盘上的螺钉拧紧。

       百度百科-扭转弹性测定装置

轿车前车门结构设计

       拉力试验机分几种类型?

       拉力试验机的分类方法:

       1.按分类方法可分为金属材料试验机、橡塑拉力机、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动平衡试验机、振动台和无损试验机。其中,材料试验机的加载方式、结构特点、测力原理和适用范围都有所不同。

       2.按加载方式可分为静载试验机和动载试验机。静态试验机主要包括万能试验机、液压万能试验机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压力试验机、拉力试验机、扭转试验机和蠕变试验机。其中,动态试验机主要包括疲劳试验机、动静万能试验机、单向脉动疲劳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

       3.根据测力的方法,可分为机械式测力机和电子式测力机。

       4.按控制方式可分为手动控制和微机伺服控制试验机;按油缸位置分类,可分为上油缸测试仪和下油缸测试仪。

       5.根据试验力分类,万能材料试验机有5公斤、100公斤、500公斤、1吨、2吨、3吨、5吨、10吨、20吨、30吨、50吨、60吨、100吨、200吨、300吨、500吨、1000吨。

圆截面试样拉伸试验屈服点和扭转试验屈服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摘要: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计算,建立车门有限元计算模型,全面分析车门在各种可能工况下的应力、变形和模态特性等各项性能,以确定车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是否满足各项技术性能要求。为车门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思路与依据。

       关键词:车门;结构;性能

       1 概论

       车门是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身结构性能的好坏。微型客车属于M1 类车,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市场,本文以某七人座微型客车为例,以国标对M1 类车试验标准为依据,对其前车门进行全面的结构性能分析,为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整车主要参数为,整车满载质量1 450 kg ,整车长度3 680 mm。

       1. 1 前车门结构特点

       车门作为一个综合的转动部件,和车厢一起构成乘员的周围空间范围,应具有足够大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振动特性,以满足车门闭合时耐冲击性及与侧碰时的耐撞性等各项性能的要求。

       前车门以绕安装于车门前侧的铰链为旋转轴来实现开启和关闭。承担载荷的部件有外门板、内门板、上加强板、下加强板、门锁加强板、铰链加强板和铰链,由薄板冲压成型并通过焊接连成一个整体的受力结构。

       1. 2 前车门的有限元模型

       前车门的所有薄板冲压成型件均采用四节点四边形和三节点三角形壳单元,铰链采用八节点六面体和六节点锲形体单元,共有壳单元数8 823 个,体单元数80 个,总节点数9 989 个;图1a~c 为各零件的有限元模型。

       1. 3 前车门分析工况确定

       根据前车门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依据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标准,参考FMVSS 标准和Edward[5 ] 研究成果,确定前车门的分析工况,见表1 。

       其中车门下沉分析中考虑其自重状态和车门把手加载状态两种工况,加载力以国标规定乘员体重为标准,即认为整个人体重量施加于把手上,以此种方式加载,分析结果较保守。车门扭转刚度与静压强度的分析中加载力的确定均以国标规定M1 类车车门刚度与强度试验时加载力为依据进行计算。工况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 车门结构性能分析

       2. 1 模态分析

       自由模态分析结果见图2a~c。

       前车门的第一阶固有频率为28. 936 Hz ,参考有关的分析结果,本车门的第一阶频率属于正常的范围。前车门模态特征与车身模态特征的比较见表2。从表中数据比较看出,因前车门与整车身相比质量较小,固有频率值相对较高,而整车的固有频率值相对较低且较为密集,还呈现多阶复杂模态。车门的第一阶频率为28. 936 Hz 的弯曲振型介于整车的第6 阶27. 757 Hz 和第7 阶31. 184 Hz 的两阶弯扭振型之间;从振型图上看,车身前部表现出扭转振动,车门表现为一阶弯曲振动,所以不会产生共振。

       2. 2 车门下沉

       2. 2. 1 约束类型和加载方式

       CASE1 约束方式:门铰链处Dx = 0、Dy = 0、Dz =0、Rx = 0、Ry = 0、Rz = 0

       加载条件:车门自重,在门把手处施加735 N 的Z 方向的节点力

       CASE2 约束方式:门铰链处Dx = 0、Dy = 0、Dz =0、Rx = 0、Ry = 0、Rz = 0

       加载条件:车门自重,无其他负载

       Dx 、Dy 、Dz 分别表示X 、Y、Z 轴方向的位移, Rx 、Ry 、Rz 分别表示绕X 、Y、Z 轴的转动,其值均为0 ,表示门铰链固定,无位移与转动,在车门上加载,进行车门下沉分析。

       2. 2. 2 车门下沉结果与分析

       车门下沉的分析图见图3a~c 。

       1) 最大应力位于门内板与下铰链接触处,应力值为231 MPa ,由于此处表现为局部点的应力集中,会因塑性变形而产生应力重新分布,而其周围的应力多在1 50 MPa左右,所以符合要求。在车门把手处也有较大的应力区,其最大值为123 MPa ,不会产生塑性变形。

       2) 最大变形出现在门把手处,其值为2. 77 mm ,下沉刚度为265. 34 NPmm ,参考ULSAC 研究成果和其他M1 类车,其值在合理范围之内。在只有重力载荷条件下,最大变形位于车门右上部,其值为0. 334 mm。

       3) 从铰链加强板应力图上看,在加强板上部拐角处出现了较大的集中应力,其最大值达185 MPa ,应使该处圆角过渡以减小集中应力,同时应密集焊接(焊距20 mm 左右) ,以增加铰链加强板和门内板刚度。其他部位的应力变化较均匀,在与铰链接触的地方应力较大,达到100 MPa 左右并向四周递减。铰链加强板选用的材料为ST14 ,其屈服强度为210 MPa ,不会产生塑性变形,符合要求。

       2. 3 车门扭转刚度

       2. 3. 1 约束类型和加载方式

       CASE1 约束方式:门铰链处Dx = 0、Dy = 0、Dz =0、Rx = 0、Ry = 0 ;门锁处Dx =0、Dy = 0

       加载条件:在门内板右上角施加900 N 的Y 向力

       CASE2 约束方式:门铰链处Dx = 0、Dy = 0、Dz =0、Rx = 0、Ry = 0 ;门锁处Dx =0、Dy = 0

       加载条件:在门内板左上角施加900 N 的Y 向力

       CASE3 约束方式:门铰链处Dx = 0 、Dy = 0、Dz =0、Rx = 0 、Ry = 0 ;门锁处Dx =0、Dy = 0

       加载条件:在门内板右下角施加900 N 的Y 向力

       CASE4 约束方式:门铰链处Dx = 0 、Dy = 0、Dz =0、Rx = 0 、Ry = 0 ;门锁处Dx =0、Dy = 0

       加载条件:在门内板车左下角施加900 N的Y 向力

       2. 3. 2 车门扭转刚度评价

       1) 四种工况下的最大变形如图4a~d ,扭转刚度见表3。

       2) 从分析结果比较来看,前车门下部扭转刚度比上部扭转刚度大, 最大变形位于前车门右上角, 达28. 2 mm ,其值稍大,其余工况变形参考ULSAC 研究成果,其值在合理范围之内。

       2. 4 车门静压强度

       2. 4. 1 约束类型和加载方式

       根据国家标准GB 15743 —94 的规定,车辆应满足①初始耐挤压力不得低于10 000 N。②中间耐挤压力不得低于15 560 N。③最大耐挤压力不得低于相当于整车整备质量两倍的力或31 120 N 两者之中的较小值。

       确定工况加载与约束类型如下:

       CASE1 约束类型:铰链与车门固定处Dy = 0、Dz = 0、Rx = 0 、Ry = 0、Rz =0 ,门锁处Dy = 0

       加载方式:在车门中间加载10 000 N 的压力

       CASE2 约束类型:铰链与车门固定处Dy = 0、Dz = 0、Rx = 0 、Ry = 0、Rz =0 ,门锁处Dy = 0

       加载方式:在车门中间加载15 560 N 的压力

       CASE3 约束类型:铰链与车门固定处Dy = 0、Dz = 0、Rx = 0 、Ry = 0、Rz =0 ,门锁处Dy = 0

       加载方式:在车门中间加载29 440 N 的压力(整车整备质量为1 502kg)

       2. 4. 2 车门静压强度评价

       从分析结果看

       1) 在CASE1 工况中,在车门中间施加10 000 N 的压力,车门最大变形在车门中部, Y 轴方向变形量为83. 1 mm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在CASE2 工况中,在车门中间施加15 560 N 的压力,车门最大变形在车门中部, Y 轴方向变形量为153 mm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在CASE3 工况中,在车门中间施加29 440 N 的压力,车门最大变形在车门中部, Y 轴方向变形量为245 mm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结论

       车门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是整车开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车门的结构性能要求除了要有必要的开度,密封性、工艺性好等要求外,最重要的是要安全可靠,满足刚度、强度与小的振动性能的要求。本文以某微型客车的前门为例,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计算了车门的各项结构性能,找出车门较薄弱环节,并提出优化方法。分析表明,此微型客车车门结构性能基本满足各项要求,工况的确定较保守,以保证车门结构性能的可靠性。本例是CAE 技术在汽车设计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对车门性能的校核与结构设计优化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References

       1 HUANG Tianze HUANGJinling. Automobile body fabric and design. Beijing :Mechanic Industry Press , 1989 ( In Chinese) (黄天泽,黄金陵.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223~242) .

       2 Kamal M M. Modern times automobile fabric analysis. Beijing :People’sTraffic Press , 1987( In Chinese) (凯墨尔. 现代汽车结构分析.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111~260) .

       3 QU Qiuzhen. Structur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e of saloon carbody. Automobile Engineering , 1996 , (3) :148~151 ( In Chinese) (屈求真. 轿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评价. 汽车工程,1996 , (3) :148~151) .

       4 HOU Fei .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for passenger car side door strength verification test .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 2001 , (5) :84~89 ( In Chinese) (侯飞. 轿车侧门强度验证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清华大学学报,2001 , (5) :84~89) .

       5 Edward Opbroek. Ultralight steel auto closures project . SAE , 982308.(end)

用于汽车检测方面的检测设备试验机有哪些?

       实验目的不同:

       1、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一系列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强度通常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材料在承受拉伸载荷时,当载荷不增加而仍继续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现象叫做屈服。

       3、测定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强度塑性。

       实验现象不同:

       1、当圆截面试样横截面的最外层切应力达到剪切屈服极限时,占横截面绝大部分的内层切应力任低于弹性极限,因而此时试样人变现为弹性行为,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2、当扭矩继续增加使截面大部分区域的切应力达到剪切屈服极限时,试样会表现出屈服极限,此时的扭矩比真实的屈服扭矩要大一些,对于破坏扭矩也会有同样的情况。

       性能指标不同:

       1、产生屈服时的应力,称屈服点或称物理屈服强度,用σS(帕)表示。工程上有许多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

       2、通常把材料产生的残余塑性变形为 0.2%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强度,称条件屈服极限或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 表示。材料在断裂前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称抗拉强度或强度极限,用σb(帕)表示。

       3、扭转试验在扭转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时在圆柱形试样的标距两端施加扭矩Μ,这时在试样标距的两个截面间产生扭转角θ,根据Μ和θ的变化可绘制成扭转图。

       4、同时可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图,Μp对应扭转比例极限τp;Μ0.3对应扭转屈服强度τ0.3(产生0.3%残余切应变时的应力) ;Μb对应扭转强度极限Τb。

扩展资料:

       拉伸试验和扭转试验的实验特性:

       1、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致破坏的能力,常用的塑性指标是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延伸率又叫伸长率,是指材料试样受拉伸载荷折断后。

       2、总伸长度同原始长度比值的百分数,用δ表示。断面收缩率是指材料试样在受拉伸载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同原截面面积比值的百分数,用ψ表示。

       3、条件屈服极限σ0.2、强度极限σb、伸长率 δ和断面收缩率ψ是拉伸试验经常要测定的四项性能指标。此外还可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比例极限σp、弹性极限σe等。

       4、试验方法 拉伸试验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机有机械式、液压式、电液或电子伺服式等型式。试样型式可以是材料全截面的。

       5、也可以加工成圆形或矩形的标准试样。钢筋、线材等一些实物样品一般不需要加工而保持其全截面进行试验。试样制备时应避免材料组织受冷、热加工的影响,并保证一定的光洁度。

       6、扭转试验是测定材料抵抗扭矩作用的一种试验,是材料机械性能试验的基本试验方法之一。扭转试验可以测定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7、对于制造经常承受扭矩的零件如轴、弹簧等材料常需进行扭转试验。

       百度百科-扭转试验

       百度百科-拉伸试验

       用于汽车检测这方面的设备有很多,不过既然说到汽车检测设备试验机这块,就要分好几部分来讲了。根据不同汽车零部件,使用的试验机检测设备就不一样。

       一,制动系统检测设备,是用于制动胶管总成、液压制动主缸带真空助力器总成、制动主钳、液压感载比例阀、真空单向阀、真空管、储液罐的相关试验。用于这块的试验机有以下这几台设备

       1.制动管脉冲试验机

       2.ABS脉冲试验机

       3.屈挠疲劳试验机

       4.体积膨胀试验机

       二,燃油系统检测对象是尼龙燃油管、多层燃油管、燃油系统快速接头、单向阀、燃油滤清器、油箱等。检测的项目有燃油管气体脉冲、燃油脉冲、低压油脉冲、振动耐久性、燃油循环、正负压脉冲、高温爆破、真空、燃油渗透性、气密性、耐燃油性能、燃油松弛,用于这块的试验机有以下这几台设备

       1.燃油脉冲试验机

       2.气脉冲试验机

       三.冷却系统检测对象是水箱、散热器、冷却水管、冷却液膨胀箱、热交换器、冷水管接头卡箍、机油冷却器、过滤器等。

       检测的内容有冷却水管总成(冷却水管、接头、卡箍):爆破、PVT、冷却液循环、压力脉冲、屈挠试验;水箱、冷却热膨胀箱、散热器:密封性能检测、静压强度性能、真空、耐高温性能、压力循环性能、振动性能、小风量、内部腐蚀性能试验、脉冲性能;换热器(机油散热器、板翅式冷却器、管壳式机油冷却器、列管式冷却器):气密性、 爆破、耐压力脉冲性能试验。用于这块的试验机有以下这几台设备

       水系脉冲试验机

       冷却液循环试验机

       散热器冷凝器蒸发器脉冲试验机

       卡箍密封性试验机

       四,空调系统检测对象是空调软管、空调硬管、冷凝器、蒸发器、暖风芯体、储液罐、膨胀阀等。测试的内容有爆破、耐压、体积变化率、组合件密封性、低温曲挠、清洁度、真空性、长度变化率、脉冲疲劳实验、浸湿实验、内腐蚀实验等。用于这块的试验机有以下这台设备。

       空调管/散热器/蒸发器脉冲试验机

       五,进气系统检测对象是中冷器、进气歧管、涡轮增压软管、涡轮增压注塑管、涡轮增压管接头卡箍、空气滤清器等。用于这块的试验机有以下这几台设备。

       涡轮增压脉冲试验机

       正负压脉冲试验机

       气密性试验机

       六,动力转向系统测试对象是液压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液压油管,包括动力转向高压管、动力转向回油管等。用于这块的试验机有以下这台设备。

       动力转向管脉冲试验机

       好了,今天关于“汽车铰链扭转试验机”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汽车铰链扭转试验机”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