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fcv什么时候上线_本田fc1

       非常感谢大家对本田fcv什么时候上线问题集合的关注和提问。我会以全面和系统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思路。

1.缝村早苗:Honda的环境、安全战略

2.2020年8月上户的本田裂行值多少钱

3.目前氢能源汽车有哪些

4.东风本田混合动力全系“供不应求”,为何它能够这么牛?

5.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被什么卡了脖子?

本田fcv什么时候上线_本田fc1

缝村早苗:Honda的环境、安全战略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的年度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在9月4日“开幕大会:国家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低碳、安全发展展望”中,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缝村早苗发表了题为“Honda的环境、安全战略”的演讲。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缝村早苗

       缝村早苗表示,本田将于2050年在有关的企业活动实现碳中和。2030年EV、FCV提高至40%,2035年提高80%,2040年达到100%的目标。

       与此同时,本田正在独立展开全固态电池研究,力争应用到2020年代后期的车型上。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氢能源普及备受人们的期待,本田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FC技术研发和应用,将FC系统推广应用到商用卡车,积极开拓定制型用途,努力降低成本,实现氢能社会。

       缝村早苗还介绍本田在中国的技术路线图,以及安全方面举措。按照计划,在中国,我们计划到2030年,在所有新车型运用全方位的ADAS技术。除了全方位的ADAS,利用行人保护的碰撞性能强化和事故自动通信功能,最终达到降低重大事故和交通事故零死亡的目标。

       我们将继续开发更高级别L4以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探索适用于中国驾驶环境的自动驾驶技术。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缝村早苗。非常感谢有机会发表演讲。

       今天我将围绕环境和安全两个方面来进行演讲。现如今不仅是汽车行业,在全世界都面临巨大变革。中国政府高举环境和安全两大目标,本田作为摩托车、汽车、飞机多领域移动出行公司,力图实现地球环境零负荷和守护宝贵生命安全的目标。

       首先在环境领域,中国在2015年巴黎协定中,提出在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于2021年发布逐步减少煤炭消费的目标。

       本田为了人类持续性发展,一直聚焦于环境零循环的负荷、碳中和向清洁能源转型以及资源循环三方面。

       碳中和是指在我们的产品,包括产品生命周期当中减少二氧化碳活动。向清洁能源转型,意味着在产品和企业活动中都将采用清洁能源的方式,而资源循环是指材料的回收,包括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开发可持续的产品。本田将于2050年在有关的企业活动实现碳中和。

       面向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零碳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先进市场,2030年EV、FCV提高至40%,2035年提高80%,2040年达到100%的目标。为了确保EV的高度商品竞争力,实现大容量低成本化新一代电池,本田正在独立展开全固态电池研究,力争应用到2020年代后期的车型上。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氢能源普及备受人们的期待,本田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FC技术研发和应用,将FC系统推广应用到商用卡车,积极开拓定制型用途,努力降低成本,实现氢能社会。

       接下来介绍本田在中国的技术路线图。本田已经投放了4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因其低油耗、高性能、高可靠性也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在中国,由于化石燃料发电占比约为70%,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方面需要花费时间,因此从削减二氧化碳角度来说,混合动力技术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致力于提供既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又可以削减二氧化碳技术和产品,今后将继续扩大HEV和PHEV产品,之后也会开发本田独有的EV技术。今后五年在中国市场将投放10款本田品牌EV,本田纯电动量产车将逐步推向市场。

       为实现中国2030、2060双碳环境目标,汽车产业需要采取的一些举措。在2030年前,为实现碳达峰,需要低油耗车和新能源车双积分政策、降低油耗的技术以及对于新能源汽车给予优惠的制度。

       2030年碳达峰后,面向碳中和还将继续推进削减二氧化碳。同时,取代双积分的新制度将会变得非常的重要。我们探讨新制度时,希望可以尽早地展开讨论,确保正式实施前有过渡期,避免重复管理,也期待能够加入讨论,为中国社会制订最完善的制度作出贡献。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安全方面举措,本田自创业以来秉承着尊重生命和提升主动安全理念,始终贯彻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能够实现零事故的目标。

       为实现零事故目标,公安部发布六大提升工程。到2050年,本田摩托车、汽车致力于实现交通事故零死亡。为实现所有人都能够安心自由的移动,本田聚焦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树立安全意识的活动,提高安全性能,也意味着性能开发以及建立交通生态,是系统发展本田的安全超感系统。在全方位ADAS系统中,我们运用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我们计划到2030年,在所有新车型运用全方位的ADAS技术。除了全方位的ADAS,利用行人保护的碰撞性能强化和事故自动通信功能,最终达到降低重大事故和交通事故零死亡的目标。全方位ADAS是应用自动驾驶开发中所培育的技术,与目前的ADAS功能相比增加了对应多样的事故场景。通过搭载广角摄像头和五个雷达,实现更广更远的范围,同时大幅度提升车辆识别能力以及预判能力。

       在各种复杂路况中,全方位守护交通参与者的安全。2020年11月,本田在日本发布了搭载L3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辆,大家可以观看视频。

       这是一项在高速公路堵车特定情境下,由自动驾驶代替驾驶员的技术。本田与日本政府携手,在车辆实验基础上,提议和推动了网络安全的符合证明证书以及行驶环境条件申请等。因此参照日本的经验,面向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政府和OEM共同协作十分必要。

       我们将继续开发更高级别L4以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探索适用于中国驾驶环境的自动驾驶技术。本田在L4自动驾驶领域有丰富经验的AutoX合作,通过与中国伙伴合作开发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除了已经向各位介绍的多样的技术开发以外,响应政府的举措,本田也积极开展安全驾驶普及活动。比如说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的培训以及在摩托车领域也会定期举办安全驾驶培训活动。本田从上述安全技术和安全意识两个方面出发,致力于零事故的安全社会实现。

       以上我为大家介绍了本田的愿景和举措,实际的产品和详细内容将会于今年秋季发布,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今后本田将一如既往地为顾客增加移动和生活的喜悦,加强与政府、业界、合作伙伴共同协作,为实现碳中和和交通零事故做贡献。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

2020年8月上户的本田裂行值多少钱

       属于本田?XR-V 1.5T。

       本田,全称“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是一家同时在东京证交所(TYO) 和纽约证交所(NYSE)上市的跨国机动车制造商。

       公司名称源自创始人本田宗一郎(1906-1991),英文名“Honda”为日语“本田(ほんだ)”的音译。

       2019年Interbrand全球品牌百强榜“Honda”品牌排名第21位? 。2020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本田位列第39名? 。

       本田现役产品线主要由汽车、摩托、动力产品和飞机四大业务组成 ,其中汽车业务由核心品牌本田(Honda)和豪华品牌讴歌(Acura)构成? 。

       2019年本田汽车销量约483万台,位居世界第七? ;其中,中国市场贡献销量约155万台,占比约三分之一? 。2019年度本田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分别位列国内乘用车销量第八和第十名。

       2021年4月25日,本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表示,公司计划在2040年前将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销售比例提高到100%。

目前氢能源汽车有哪些

       2020年8月上户的本田裂行值价格:7800元 。

       2019年本田汽车销量约483万台,位居世界第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销量约155万台,占比约三分之一。2019年度本田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分别位列国内乘用车销量第八和第十名。

       2021年4月25日,本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表示,公司计划在2040年前将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销售比例提高到100%。

       本田公司的经营方式十分灵活。在美国设立的本田分公司,1991年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已超过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名列第三。

       本田的雅阁和思域汽车历年来被用户评为质量最佳和最受欢迎的汽车。在欧洲,本田在英国也建立了分公司。本田公司汽车产量已高达约300万辆。

东风本田混合动力全系“供不应求”,为何它能够这么牛?

       目前氢能源汽车有大通、丰田、本田。

       1、大通

       中国上市的氢能源汽车目前只有大通MAXUSFCV80一款,是2017年的车,这款车的原理是氢气和空气中氧气反应后产生电能和水,实现完全绿色无污染,低噪声,零排放。

       2、丰田

       目前丰田Mirai已经出到第二代车型,其基于丰田的TNGA架构生产,行驶的品质非常出色;而且Mirai还是以雷克萨斯的标准选择材料和组装,车内的豪华感相当好。Mirai搭载了三个储氢罐,能够携带5.6公斤氢气,使得新一代Mirai的WLTC续航里程达到850公里。

       3、本田

       这款车采用了本田家族风格设计,看起来和思域雅阁很像,但又有一点标致的Feel,因为它的大灯下方有一道灯带装饰。动力部分,本田Clarity的整套动力系统可以输出117马力,续航里程达到了750公里,加满氢只需要3分钟时间。

氢能源汽车介绍

       氢能汽车,顾名思义,是以氢作为能源的汽车,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氢能汽车中的氢内燃机汽车是以内燃机燃烧氢气产生动力推动汽车。氢燃料电池车是使氢或含氢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在燃料电池中反应产生电力推动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车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通

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被什么卡了脖子?

       “11月刚把车抬起来,我以前经常开车的是宝骏730多岁,这次换乘主要是用于商务接待。到目前为止,综合燃料消耗4.8升,确实节省燃料,动力反应和安静都超出了我的预想,不比BBA差。”——彭成俊,INSPIRE路易混合所有人,广西桂林人

       “9月初新车上市就买了,现在开了3000多公里,主要是家庭用的。家里还有一辆保时捷,有这辆车的话,一年级的女儿每次出门都要坐这辆车。以前对日系车的倾向很小,现在通过这辆车改变了。混淆后会是趋势。”——李志忠、阿勒珍瑞混居州、福建全州人

       “2018年6月买的车主要用于城市通勤。以前不知道混淆,从看车到买车不到一周,一见钟情。现在对混合技术了如指掌。非常适合在城市里开车。驾驶质量与汽油版本完全不同。身边的朋友们开着本田移动本田的次数越来越多。”——起案件,CR-V路易混淆州,河北廊坊人

       “CR-V? Ruie(CR-V)每箱油可行驶800公里以上,是新时代的环保先驱,让人们更容易享受低碳生活。”——CR-V路易混合拥有者,来自东北沈阳

       “INSPIRE路易混音真的很安静,加上精心的设计,让我完全感动。”来自广西北海的——INSPIRE? Rui混合女性所有者

       东风本田混合动力都是“供不应求”,为什么能如此成功?混动本田混动股代表在“混动享受Night”沙龙分享日常用车体验。在广州汽车展上,东风本田举办了“混动享受Night”的车主沙龙,在全国各地的东风本田混动车主现场交流了日常用车体验。本田i-MMD混动系统的出色性能受到车主们的高度评价。这是用户的声音,市场的声音,汽车产业和这个行业的管理者,真的要多听用户最真实的声音。

       01、市长/市场意志不可违抗

       电动化当然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有些偏差,将电动化和纯电动划等号。但是“电气化”并不等于纯电动。混动、插头混动/赠送电、纯电、燃料电池电(FCV)都是电气化的多种技术路线。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尊重市场对其他电气技术路线的选择权。这是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能做的,也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作为市长/市场主体的汽车企业自然也不能保驾护航,不能赌博,不仅要迎接全面电动化的愿景,还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科学发展路径。从燃油车到全面电动化是阶段性的,一次不需要一个阶段,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目前,在走向全面电动化的这一漫长过渡阶段,“机械结合”——,特别是混合动力3354是关键,无法绕过。

       今年7月以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4个月呈负增长趋势,10月减幅扩大到45.6%。由于强有力的政策刺激,过去几年纯电动车在国内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今年7月开始补贴政策退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持续大幅下滑,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34.2%,10月跌幅扩大到45.6%。

       同期很少享受政策鼓励的混合动力车在整个市长/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销量仍在持续增长。今年9月同比暴增61%,10月同比增长38%,1-10月混合动力汽车品种累计销量同比增长31%(承联数据),市面上各种混合动力汽车品种处于严重的供应不足状态。东风本田执行副总裁郑顺海在“享受混动”车主沙龙对媒体说:“千万不要找我买混动。特别是CR-V混淆和Alegent混淆——不要打折。完全收不到车。”

       这就是市场的意志。这种意志可以引导,不能违抗。只能顺应,不能叫板子。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顺海正在幸福地苦恼。——混动车型面临严重的供应不足。

       02、“混动家族”给东风本田带来的不仅仅是销量

       今年前10个月,全国轿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1%,2019年也被称为突如其来的“茶叶市场寒冬”。但是东风本田在混合车型的带动下,终端销量猛增了23.3%!总销售量超过64万2000台。在竞争对手打折也卖不动车的情况下,东风本田混合动力都是“供应不足”的这种幸福苦恼令人羡慕!今年10月,东风本田CR-V、INSPIRE、Alegent三款混动车终端销量共计7984台,约占这三款车本月总销量的27%。

       此外,这三种混动车型都是名副其实的高端产品,最低价格INSPIRE锐器混动也达到了20.58万韩元,CR-V混动起始价格为22.18万韩元,阿里信混动价格为29.48万韩元。东风本田混合动力都是“供不应求”,为什么能如此成功?艾略特混淆地图为29.48万至32.88万韩元,终端几乎没有优惠,但仍然供应不足。

       今天这样的汽车市场寒冬,全行业都更加意识到品牌高度比销量重要得多,销售结构比销量本身重要得多。这三种混合动力车型大大提高了东风本田的平均自行车售价,当然也提高了东风本田的品牌地位。正如阿莱森特混动股李志忠所说,i-MMD混动技术甚至改变了他对日系车的成见。也就是说,市场对东风本田i-MMD混合动力技术的实际接受程度远远高于这三辆汽车的销售量。

       市场总是给懂得真正尊重和顺应的人最丰厚的回报。东风本田不仅是国内最早引进混合模式的企业之一,而且在业界率先构建覆盖SUV、轿车和MPV市场的“混动家庭”。这种“混乱家庭”东风本田是第一次,所以在行业里会越来越多。

       03,确实省油!怎么能省油呢!

       东风本田的混合动力为什么这么成功?沙龙现场,车主们的意见一致。本来以为燃油经济性比较好,开车后才发现,有那么多优点。——更安静,更光滑,动力反应更好。总之,它带来了更高水平的驾驶体验。这一点在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所之前发表的评价报告中也得到了确认。北京理工大学8月26日发表了对i-MMD系统的评价报告。据他们的实测称,在INSPIRE混动和CR-V混动综合情况下,燃油经济性宽度超过40%,同时性能加速、驾驶顺畅、操作稳定性明显优。

       空调关闭时,INSPIRE混合0-100公里/h加速性能比燃料板提高了10.6%。根据桩、鹿试验、直线加速得到的加速变异系数和冲击度平均值,CR-V混动纵向骑行感比燃料板增加了12.3%。北京理工大学主管评价的孙超教授也访问了混乱,享受Night现场,并以实际测试结果解释了i-MMD系统的全方位先进性。

       对I-MMD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大量介绍,其中清酒不再重复。与丰田THS混动系统不同的最大之处是,大部分情况下由电动机驱动,发动机仅用于发电,因此更接近电动车,相应的驱动电机功率和扭矩更大,结构也更简单。不仅在燃油经济性上排在第一位,而且还超越丰田双引擎,在加速性上更加出色。东风本田混合动力都是“供不应求”,为什么能如此成功?

       在大多数情况下,本田i-MMD混动系统的引擎要么停止运行,要么只用于发电。在本田i-MMD之前,丰田的混合动力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这也是中国很多人不支持混合动力发展的重要原因。——丰田在这个领域太强了。支持混动就像支持丰田一样,所以我们要另辟蹊径,沿着弯道超车。这真是奇怪的逻辑。别人做得太好了,我们不做吗?

       本田i-MMD的成功是对这种子痫平凡的混蛋逻辑的扇耳光。当然,丰田在混合动力领域不再孤独,鼓励和刺激更多制造商加入混合动力团队。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两次被Word的10大发动机选中。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广州车展上“非常”混合动力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中国品牌首家阳山江混合车型Kara? 01 HEV在汽车展上上市,广汽集团也宣布即将推出GM8、GS8的混合版。

       只有到了退潮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也许只有经历过一次这样的“车市寒冬”,才能知道市场需要的技术革新是什么。

       04、混合是全面电动化的重要基础

       即将成为2020年,以前对2020年的各种预测已经证明是错误的。接下来,这个产业将如何发展?以前各种打脸的教训使人们的预测变得更加慎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电动化仍然是大势所趋。但是问题是,不同类型的电动化车型的比重分别是多少。据本田预测,到2030年,本田的新车约65%是电动化车型,但其中约50%是混动和插头,纯电动和FCV约为15%。丰田的预测与此相似。丰田2030年对纯电动和混动、本田型比重的预测使本田的预测接近于此。混淆和插值是未来全面电动化的关键。

       根据目前市长/市场情况——,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到5%,纯电动车费不到4%,本田和丰田的这一预测比较可靠。那么,未来10年,甚至30年,汽车产业推进全面电动化的基础和核心应该是混合动力。在今年的东京汽车展上,本田社长八乡永红首次明确表示,混合动力是推进本田电气化的核心。这个逻辑不仅在市长/市场层面上成立,在技术层面上也成立。

       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大部分由电动机驱动,只有在高速巡航等少数条件下,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电池、电动机、电气控制都增加了该系统的电池容量,外部充电系统,即PHEV添加。进一步扩大电池容量和取消内燃机是纯电动车。以本田i-MMD混合系统为基础,可以轻松开发混合纯电。

       因此,混合动力更好,插头混动和纯电动更好,这是顺理成章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消费者最担心的电池安全领域,本田在全球拥有超过200万台混合型号,至今没有发生电池燃烧、漏电、触电等重大安全事故。混合动力不仅是向全面电动化转变的方案,而且是推进全面电动化的基础和核心。这就是东风本田在全国率先建设“混动家庭”的重要意义所在。东风本田不仅在混合动力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在下一个全面的电动化过程中也同样占据优势。

       文|东篱

       “我从未想过可以再见到它。”时年91岁的Floyd?Wyczalek在2016年又一次坐进了Electrovan的驾驶室里。

       握着他50年前参与制造的全球第一辆燃料电池概念车的方向盘,这位前通用汽车工程师眼里发着光。

       转眼又是4年。2020年9月8日,通用汽车宣布20亿美元入股电动汽车公司Nikola,其中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是双方战略合作重头戏之一。“价值数十亿美元”,这是Nikola创始人Trevor?Milton对通用燃料电池项目的评价。

       而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很多人说,2020年是氢能元年。

       逐利的资本不太会撒谎。氢云链数据显示,2020年前7个月,中国的氢能产业名义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逾30%,投资达到百亿级别的项目就有5个,而2019年同期只有2个。

       如今,出台支持氢能发展政策的地方政府也超过40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规划的氢燃料电池电堆产能逾3000兆瓦,燃料电池汽车预期产量超10万辆。

       9月13日,上汽集团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MAXUS?EUNIQ?7,同时公布其“氢战略”。

       资本、政府、车企纷纷出手,在这个逐渐转凉的九月,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格外火热。

氢的诱惑?

       提到燃料电池,现在很多人习惯性在前面加一个字——氢,也就是氢燃料电池,暗示着这是一场能源动力的变革。

       人类每一次的能源变革都是提升减碳加氢、提升能量密度的过程。

       氢气是一种高能、高效的能量载体。古代木材作为燃料的能量密度只有每公斤0.13兆焦,现在标准煤、石油、天然气直到氢气,能量密度最高达到了140兆焦。

       而且氢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获取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工业副产品、石化能源还是水,人类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从中获取氢气。

       21世纪,人类正在从化石燃料时代向绿色能源时代迈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转变分为两个:一个是化石能源消耗向绿色能源再生转变,另一个是从高碳燃料向低碳燃料转变。回归本质的话,还是燃料的“加氢减碳”。

       “零碳”能源最终指向了氢能,这是一种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氢气和氧气充分反应的最终产物只有水。

       氢能如此诱人,各国政府开始出手制定战略。

       日本等多国已经将氢能社会定为国家战略。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德国等国将氢能视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2020年6月份,德国宣布将再投入90亿欧元以支持氢能的发展。

       中国在这方面也已开始布局。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表示要“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

       之后的2019年,氢燃料电池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氢能被纳入《能源法》征求意见稿。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由多个部委参与的中国氢能发展整体规划正在制定之中,中国氢能的顶层设计呼之欲出。

       在落地方面,汽车产业是氢能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汽车使用氢燃料需要通过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外部供应的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变为电能、热能、和其他反应产物的发电设备。

       目前行业研究较多的燃料电池是外部供应燃料为氢气、氧化剂为氧气的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就是以车载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为动力或主动力的汽车。

       1966年10月28日,在美国密歇根州,通用汽车展示了一款名为Electrovan的概念车,被视为是全世界第一辆燃料电池车,由于成本过高,当时没有得到推广。

       如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只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从过去到现在,电池安全仍然是很多消费者犹豫是否购买纯电动汽车的重要因素。最近宁德时代“811”电池也陷入安全性的争议当中。

       氢燃料电池也是电动化浪潮中的一员,而且“燃料电池的安全性比锂离子电池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认为,氢燃料电池本质是一个通过电化学反应实现的能量转化装置,原理上和锂电池是一致的,但从工作方式来看,它和内燃机更像。

       内燃机的汽油(柴油)是存储在油箱里面的,燃料电池的氢气是存在储氢瓶里面,前者有发动机进行能量转化,后者的能量转换场所是在燃料电池电堆中,电堆和储氢瓶是分开的。

       “我搞了一辈子燃料电池,从来没有发生过燃烧和爆炸的事故。”衣宝廉表示,燃料电池电堆里面的能量很少,如果出了事情,只要把氢气的供应切断,就能保障安全。

       然而,这样一种高能、高效、安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现在刚刚步入商业化的窗口期。

两起两伏后的曙光?

       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民用热潮已是20世纪以来的第三波浪潮。

       通用的Electrovan在1966年没有掀起太大波澜,直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带来了第一波燃料电池民用化的热潮。

       当时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以色列等国实施石油禁运,仅仅3个月时间,从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国际油价从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引发了全球性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使得民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投入火热了一段时间,但这波浪潮并不持久,随着危机的暂时解决,燃料电池的热潮就慢慢冷下去了。

       第二次浪潮兴起于2000年前后,由加拿大的巴拉德等燃料电池生产企业推动。但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没有成熟到商业化应用的阶段,车企并不支持他们,消费者也没有需求,零部件供应商一方撑不起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最终氢动力汽车也没有发展起来。

       此后一段时间内,由于氢燃料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迟迟无法实现量产,不少政策逐渐向搭载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倾斜,氢燃料汽车全产业链频现倒闭潮。

       到了2014年,丰田终于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沉寂多年的氢能汽车行业才得以复苏。

       以此为起点,第三波氢能浪潮在汽车领域的暗流开始涌动。事不过三,或许这波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真能起来。

       在各国政策扶持下,丰田汽车推出了Mirai,本田的Clarity、现代的NEXO等乘用车型亦纷纷量产。上汽也推出了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荣威950。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在2018年就曾表示,国外车企量产车型的主要性能,包括寿命、功率密度、价格等方面,与传统汽车相比都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在商用车领域,丰田正在加码,通用则选择和电动卡车公司Nikola合作推进燃料电池系统在卡车领域的落地。国内的长城、福田、上汽也都在发力。

       但是和国外相比,目前中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仍有短板。

       “应当正视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和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彭苏萍表示,“卡脖子”技术分布在氢能产业的多个环节,急需打破技术封锁,包括氢气储运技术存在的短板、相关核心设备主要依靠进口等。

被什么“卡脖子”??

       燃料电池技术原本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领域,从技术本身来看,相对成熟,不存在太大的难点。

       但正因为被用在不计成本的航天和军用领域,燃料电池技术门槛其实很高,拓展到民用领域,如何削减成本成为关键。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氢气这一能源本身。

       在用户和政府端,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认知非常不充分,对于其安全性的质疑很多。同时法规标准也不完善,丰田在日本也遇到困难:在氢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密闭空间如地下停车场时,没有权威第三方可以证明这是没有安全隐患的。

       此前张进华就曾表示,很多官员中仍将氢与不安全划等号,因此进行科学普及至关重要。

       值得庆幸的是,政策正在放开。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透露,从今年开始上海不再将氢气定义为危化品,而是转为燃料,“将其视作燃料来管理,这便是政策上的巨大变化。”

       不过问题不止这些。作为交通领域的能源,氢能的供给规模和价格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氢燃料的加注困难,费用偏贵。

       氢能产业链分为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等几个方面。

       以最终端的加氢站为例,里面的设备就包括压缩机、加氢机、顺序控制柜、卸气柜等等。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沛军表示,“加氢站里面建站很多设备是来自国外的品牌,目前来看(比例)还很难降下来。”

       采购国外设备的成本将被传导到终端的加氢价格,目前来看,氢气的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是太贵。

       一位上汽的氢燃料电池资深工程师告诉HD汽车商业周刊,“或许氢气出厂只要几块钱,但经过脱硫、纯化、加压运输、气站储存,到了加氢站可能还要升压,此外加气站成本可能占到40-50%,综合成本算下来就很贵。”

       近期在安亭的加氢站,HD汽车商业周刊观摩了一次加氢演示,机器屏幕显示,加注0.35千克的氢气共需支付25元人民币,也就是每公斤的氢气加注价格超过70元。

       不过相关人士透露,他们和加氢站签订的协议远没有这么贵,每公斤不到40元。

       但是业界普遍认为,氢气价格达到20-25元才能够让用户有好的体验,现在加氢价格动辄每公斤六七十元,补贴后也在40元上下,相比加油或者充电,汽车加氢的单位价格更贵,因此,短期很难通过纯市场化的行为进行推广。

       再回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制造环节,从全球视角来讲,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链也难言成熟。

       “丰田、本田和现代,大多都是依靠背后财团,打造一个全封闭系统自己干。”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锐明对HD汽车商业周刊透露,现在很多催化剂、质子膜等核心材料和零部件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成本居高不下。

       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兵兵指出,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是氢燃料电池电堆领域“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

       以质子交换膜为例,全氟结构的质子交换膜要实现大规模量产的条件严苛。一方面,氟化工材料很特殊,有强腐蚀性、爆炸性,所以要求工业化的稳定的生产平台,而这个需要时间的积累。另一方面,厂商还要和车企一起开展试验评价,“没有试验评价,就没有人敢用你的膜”。

       更令人担忧的是,研发全氟质子交换膜现在还是烧钱阶段。据山东东岳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永明介绍,“这个膜现在一直在赔钱,年年几千万,一般的公司都不愿意做,愿意负责任的公司才做。”

       国家也发现这些问题。在2020年9月5日的泰达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解释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财政补贴变动,“转型后的示范政策核心目标就是支持企业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现如今,氢能各环节尚未真正打通,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中,这是两个卡住中国企业脖子的关键问题。

       甚至两者之间还存在矛盾,既有燃料电池系统和氢气的价格矛盾——“做氢的觉得电堆贵,做电堆的觉得氢贵”,也有氢燃料电池车和加氢站之间的数量矛盾——“车觉得没(加氢)站,站觉得没车”。

       问题的症结在于“规模”。

一百万辆的生死线?

       截至2020年8月,我国已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7200辆,累计运行里程接近1亿公里,共建成加氢站72座,但这还远远不够。

       “燃料电池车在2035年必须达到一百万辆,如果达不到,就是有风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直言。

       西方国家在公司角度来看会有“死亡之谷”,即技术开发成功后,商业化还要越过投资规模、回报率、风险控制等难关,但中国现在从国家层面给企业搭了桥,要利用好这个机会。

       “目前中国燃料电池市场的火热,其政策导向非常明显,这是好事。”一个深耕燃料电池市场数十年的专家对HD汽车商业周刊表示。

       遗憾的是,国内不少企业只关注眼前利益,花钱投产是为了国家补贴,而非提高技术。所以补贴政策要既照顾到现状,更要鼓励自主专利研发,推动技术进步,今年“以奖代补”的政策转变也暗合此理。

       毕竟在政策基础上,企业主动投入才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力量。

       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直言,“由于各方面因素,国内企业投入还是不够,产业就很难起来。”反观丰田、通用等车企,在燃料电池上做了几十年的投入,近几年的研发费用每年高达上亿美元。

       不过章桐表示,这方面上汽是个例外。作为中国最早开展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汽车企业,上汽于2001年就启动了凤凰一号燃料电池汽车项目。2006年正式成立燃料电池事业部,从整车集成、系统集成,到如今发力突破电堆技术,公司一直在投入研发,并相继推出燃料电池乘用车荣威750、950和商用车上汽大通FCV80、EUNIQ?7等车型。

       在这期间很多燃料电池相关的企业或倒闭或转型,上汽当然也受过影响。

       时任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燃料电池系统部总监陈雪松对HD汽车商业周刊坦言,“外面都死掉了,上汽内部也曾质疑过,这个方向对不对?最终坚持了下来。”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正加入进来,上汽大通MAXUS?EUNIQ?7更是计划瞄准中高端商务出行领域,进军个人消费市场,国内燃料电池商业化开始加速突破。

       发布MAXUS?EUNIQ?7同时,上汽也发布了“氢战略”: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

       “燃料电池的乘用车受到基础设施制约较大,目前来看更适合先应用于商用车领域,围绕加氢站进行运营,并在公共交通、物流以及城市出行等领域中率先落地。”蓝青松表示。

       今年的泰达论坛上,宋秋玲表示:“本次示范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向重型货车倾斜。”

       确实,相较乘用车,客车和卡车对燃料电池的技术要求更低,商用车规模化可以培育一批能源供给、零部件甚至是材料的供应商,把中国自主的产业链打造起来,然后逐步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扩展到乘用车领域。

       正如上汽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祖似杰所言,燃料电池要先在商用车领域规模化应用,而规模又将带动产业的良性循环。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结合混动,乘用车继续坚持纯电路线,客车、卡车等商用车领域提升应用燃料电池技术的比例,“双线并进”将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更多难题还在后面。商业化之后,企业还要考虑“燃料电池出现问题的承受度”,即如何进行售后服务。中国能源工程集团首席科学家范钦柏指出,这是过去很多美国燃料电池企业失败的主要问题,也将是中国企业将来必须面临的困难。

       “你氢醒了吗?”范钦柏说,他希望各位从业者这样问问自己。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关于“本田fcv什么时候上线”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本田fcv什么时候上线”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