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晨“爆雷”

2.质量和技术都不差,为什么很多老车主换车时不看中华汽车了?

3.中国最垃圾的汽车是什么

4.沈阳华晨宣布破产,中华这个品牌是否还会借其他公司再生产?

5.又一家中国车企退场,主销10万级SUV,或许你也见过

中华汽车经销点_中华汽车销售服务电话

华晨经辽宁省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总部坐落于素有“共和国装备部”之称的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业基地——辽宁省沈阳市,是辽宁汽车工业的龙头企业、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主力军,现有员工4.9万人,资产总额超过1100亿元。

华晨“爆雷”

截止2020年7月,华晨中华没有因为负债要倒闭的消息。

截至2018年底,华晨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50亿元,利税350亿元,成为辽宁省属国企第一个跨进2000亿门槛的企业集团,为挺进“世界500强企业”夯实基础。

2019年1月8日,华晨中华V7凭借13个单项冠军获得“2018年度品质SUV大奖”;“昆仑润滑杯·2018中国年度性能车型颁奖盛典”上华晨汽车中华V7获得获得年度单综合性能金奖。

2019年4月16日上海车展期间,国内领先的汽车养护服务平台途虎养车宣布与华晨中华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汽车售后服务,包括机电维修、钣金、喷漆、道路救援、零配件仓储、物流等方面达成优先战略合作,并在未来积极尝试汽车智慧零售合作,在品牌推广、渠道互补、整合营销等业态中进行深度探索。

扩展资料:

华晨汽车2002年根据中央决定,经辽宁省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一个集整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以及资本运作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华晨汽车直接或间接控股华晨中华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美国上市)、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华控股有限公司三个上市公司,拥有控股和参股公司100家,资产总额300亿元人民币,员工4万人。

2016年8月,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00位。 2018年10月,在华晨宝马成立15周年之际,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联合宣布,股东双方将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2019年7月,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19年10月16日,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名单发布,华晨位居第六。

百度百科-华晨中华

人民网-途虎养车与华晨中华达成战略合作 打造汽车售后新生态

百度百科-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质量和技术都不差,为什么很多老车主换车时不看中华汽车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同样,当第三季度开始,中国汽车产业销量捷报频传时,总有那么一批车企在滑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甚至,原本吃瓜群众们觉得只和P2P、集资相关的“爆雷”,居然也会在销量不振、资金吃紧的车企身上出现。

“当前资金确实出现暂时困难,所以未能按期兑付到期债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晨汽车”)的公告简短而无力,简称“17华汽05”的债券,未能按期向中证登上海分公司支付2017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兑付款,本金10亿元、利息5,300万元,原定10月21日16点归还本金转至指定银行账户。

用大白话说,就是华晨汽车发行的债券逾期5天,本金加利息10.53亿元,现在无法兑付债主,只留下一句“集团正在积极努力研究解决办法,相信华晨一定会积极妥善解决债券问题”。

“相信”二字,在如山巨债面前并没有说服力,相反,翻开华晨的业绩,只能平添更多忧虑和质疑。而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如今面临“爆雷”风险的又岂止是华晨一家?

负债1,200亿

势头不妙的信号,总是比消息最终爆炸要早几步。早在10月23日,华晨汽车就已经发布公告证实了债务违约的事实。公告里虽然有“相信”的字眼,但同时华晨也承认“因流动性紧张,资金面临较大困难,能否及时筹集到足额资金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我们听惯了某某P2P平台爆雷、某某小皮包公司欠债难偿,然而,华晨汽车这样体量的国企,左手拥有1,700亿元的资产,右手是辽宁省国资委和辽宁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80:20)的股东背书,竟然也能出现这样的新闻?

根据《汽车公社》获得的华晨汽车2019年年报,这家沈阳重点企业2019年营收1,811.30亿元,比2018年的1,569.28亿元同比提升15.4%。净利润从.74亿元提高12.0%到109.50亿元。看起来业绩表现不错,规模和利润率都很可观,在大盘下行的背景下实现了同比攀升。但为何这样实力强劲的企业会无法兑付到期债券?

这就要考核到营收和利润之外的另一批指标:截至期末(2019年12月31日)现金流为377亿,较2018年底的293亿有所提升。然而流动负债1,162.51亿元,加上非流动负债(含应付债券)之后,总负债为1,447.81亿元。

而东方金诚提供的数字是:截至2020年3月末,华晨汽车负债总额为1,226.75亿元。仅仅债券一项,就足以让华晨步履艰难。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称,截至2020年10月23日,华晨汽车集团未偿债券共14只,债券余额合计172亿元。以到期分布和回售压力为观察维度,主要集中在2021年、2022年,债券到期及回售规模分别为65亿元、92亿元。

可以推算,华晨汽车为了减少负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第一季度,现金流必然经受了损耗。而1,200~1,400亿元级别的债务,让两三百亿的现金流显得力不从心。

事实上,华晨的“雷声”早已可闻,今年7月开始便遭遇旗下多只债券“跳水”,债务和资金链问题浮现。

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宣称,华晨汽车应于2020年9月21日划拨季度应付利息,但截至2020年10月14日,华晨集团仍未将应付季度利息划拨至债权投资托管人;

江苏信托所表示,华晨汽车应于2020年10月12日兑付本金10.01亿元、利息2000万元、罚息668.38万元。但是截至2020年10月15日,华晨集团并未按约定兑付本息;

包括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内机构都在下调华晨评级,其中,东方金诚10月15日将华晨集团主体信用等级从AA+下调到AA-,10月26日又因为“17华汽05”再度下调到BBB,评级展望为负面。

……

2014~2020华晨中国业绩

资金链和负债的根源,仍然还应当从华晨的主营业务去着手寻觅。

中华何处去?华晨心茫然

整个华晨汽车集团的制造业主体业务,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自主整车制造(华晨中华、华晨鑫源等)、合资整车(华晨宝马、华晨雷诺等)以及零部件和技术(新晨动力、沈阳航天三菱等)三大块。

合资整车业务,是华晨汽车最大的利润来源。

若论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华晨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晨中国当之无愧是个另类。以利润率而言,这家港股上市的车企几乎可以傲视全球。2011年以来,华晨中国每年营业收入不过人民币五六十亿元,但净利润却从在18亿到53亿元不等。年度利润最高纪录出现在2014年,53.43亿元将利润率抬高至.9%,即便以高利润闻名的丰田也不过1/10的水平。2020年上半年,利润率高达279.0%,即净利润接近营收的3倍。

稍微懂一点财务知识都能知道,联营合营公司按《权益法》提供利润,但营收没有合并,便会将利润指标拔高,从而出现反常的高利润率,吸引投资者。对华晨中国来说,利润便指望着华晨宝马。2011年至2019年,华晨宝马每年提供华晨中国的利润为17至55亿元,在后者净利润中占比从94.9%至119.6%不等。换句话说,扣除华晨宝马后,自2012年开始华晨中国其他业务一直亏损。

华晨汽车2019年业绩

无论是对整个华晨集团的业绩,还是对华晨中国上市公司吸引投资者的魅力,华晨宝马都是唯一举足轻重的力量,堪比婴儿完全不能脱离的“奶水”。2015年华晨宝马交给华晨的利润大减30%,主要原因归结于中国经济及汽车行业增长减缓,同时华晨宝马为筹备发布新车和新生产设施项目扩大了投入。这一年,“奶水不足”的华晨中国净利润崩塌近四成。

尽管不像华晨那样极度依赖华晨宝马的“奶水”,宝马集团却也渴求在华补足“血液”。2013年到2019年,华晨宝马每年创下的利润总额在11亿至20亿欧元不等,除了上文贡献给华晨四五十亿人民币之外,另一半自然就填充了宝马的腰包。

坐享合资丰厚利润的美好时光,就快要画上句号。2018年10月,宝马汽车集团以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5亿元)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实现控股华晨宝马75%,完成时间是2022年。当然,华晨方面的好处除了这笔资金,还获得了宝马对华晨宝马投放X5和iX3等新能源车的提速。

但代价也是昂贵的。换句话说,2022年之后,华晨中国就只能每年从华晨宝马分红25%,而不能将华晨宝马的利润直接合并到报表中,届时华晨中国的“好看数字”将彻底终结。

自主整车板块,则更是牵扯到伤心往事。

华晨中国在2009年剥离了严重亏损的自主轿车业务,卖给母公司华晨集团。没错,华晨上市公司的资产如今并不包括庸碌的中华。不计华晨宝马之后华晨中国无法盈利,要怪沈阳汽车、裕民机械等附属子公司,以及新晨动力、沈阳航天等联营合营企业。尽管新晨动力目前有着相对不错的实力,甚至向吉利等强势车企提供发动机,却无法扭转华晨中国自主业务的颓势,更别说填补华晨集团悄悄藏起来的“亏损大坑”——中华汽车。

如果说,在2011~2015年中国自主SUV蓬勃发展的浪潮里,华晨还写下过辉煌的一笔,那么如今的中华品牌则几近覆灭。2020前9月销量4,6辆,同比暴跌76.0%,销量最高的车型居然并非V7等“新锐”,而是老款的中华H330,也只有区区1,824辆。

华晨中华和华晨宝马销量变化

缺少人才,以及打造正向技术研发体系的决心,则产品和设计便无从谈起。中国自主品牌向来普遍缺少正向技术,但有进取意识的车企都在想方设法摸索出“半自主平台”,并将海外人才和先进经验尽可能吸收为己有。而华晨的技术和设计却几乎是在原地踏步,对市场需求的脉搏律动亦缺少把控能力。例如在SUV热潮中,华晨V3在2016年12月曾实现月销2万辆的纪录,但很快在消费升级的新一轮鏖战中落败。诸如吉利、长城等强者很快拿出了进一步升级的车型,华晨V6、V7却迟迟到2018年才上市,尚且不论V6前脸设计遭到诟病,以及产品力无法企及强势车型水平。

产品的紊乱与孱弱压迫了渠道的发展。2008至2012年,中国自主车企集体陷入“分网狂潮”,实力和体量远不及吉利奇瑞的华晨,竟然也打起了分网的主意,考虑将中华品牌分网销售。在一二级网络的比例上,华晨中华也在混乱中走到了畸形地步,截至2010年底,中华品牌经销店超过1,000家,但一级网络不过区区261家,在之后的岁月中大量分店倒闭关张。

而在自主汽车产业中扮演重要动力提供者角色的新晨动力与航天三菱,尽管仍然有着一定的份额和重要性,但业绩难言上佳,在华晨中国2019年年报中,营收滑坡主要归结于“由于新晨动力及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于年内之业绩疲软所致”。

自主整车业务缺少进取心,过于依赖合资业务的“奶嘴”,这是华晨如今大而不强、危机四起的根源所在。诚然,以华晨的体量和对区域的重要性,相关地区必然会加以扶持和挽救,但从来拐棍都不是长久之计。

更别说,那些排行榜靠后的车企,大多数家底还不如华晨。

文/卡曼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最垃圾的汽车是什么

提到中华汽车,很多老司机都会竖起大拇指,曾经的中华尊驰等车型给大家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虽然年头长了之后,尊驰等车也有小毛病,但是都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后来,华晨中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SUV身上,作为中华V5车主,我觉得这车挺靠谱,可惜就是当初价格高了,后来哪怕价格低了,也很难和别的SUV抗衡。但是,V5的口碑其实还是不错的。

后来,中华先后推出了V3、V6、V7等车型,似乎除了V3之外,其他两款车有种打酱油的感觉。那么技术和质量都不差,口碑也挺好的中华汽车为什么一夜之间似乎没人买单了呢?甚至很多中华老车主在换车的时候,也不看中华V7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简单总结了3点,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是至少能说出身边很多老中华V5车主换车不打算买中华车的原因。

第一点:价格不低

这里就不说当年的中华V5了,毕竟已经是过去式了,咱们就说中华V7,技术够先进,宝马发动机的确是给你,而且调校的非常好,这点咱们要承认。但是,价格上几乎没有优势,哪怕你用了宝马发动机,别忘了,国人看重的更多是品牌,有时候品牌效应比技术要重要。而且中华V7之前的V6已经算是被市场淘汰了,中华V7如果想挽回口碑和销量,高性价比应该是基础。当然,在华晨中华看来,这个价格可能已经是很具有性价比了,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似乎并不是如此。

第二点:配件要等

我现在开中华V5最怕的就是车坏了,或者发生点啥事故,不是担心别的,而是担心修车的时候没有配件。当初刚买中华V5的时候,后保险杠愣是让我等了2个月,后来时不时发现很多车主车出问题,最常问售后的就是,我车的配件到了吗?我总有种自己买的不是中华汽车,而是当年的沃尔沃的感觉,貌似人家沃尔沃现在配件都不需要等那么久。或许和中华汽车越来越小众也有关系吧,但是目前看,中华汽车除了V3比较畅销之外,其他几款车或多或少都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但是,还是那句话,车的质量还真的不错。

第三点:小毛病不少

在中华汽车的售后那里,你会看到总有人咨询一些小问题,包括车主之间,有时候也会聊一些小问题。说实话,中华的车没有大毛病,对于一些合资车出现的断轴、漏机油等问题,在中华汽车身上还真的挺难找到这样的问题。但是,没事就安全气囊灯亮,或者仪表盘上的哪个灯亮了,也是让大家挺闹心的。很多小毛病去了4S店,售后可能1、2分钟就搞定了,但是谁愿意总去4S店呢?所以,当很多老司机条件变好点之后,干脆就是直接换别的品牌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华老车主说着车好,却不再买中华的原因了。

沈阳华晨宣布破产,中华这个品牌是否还会借其他公司再生产?

第10名 华晨汽车-中华

为什么是中华?当然是它,因为它给消费者的希望最大,失望也最大,但是他可以被肯定的地方却是很多的。首先,令消费者失望的是他的外形,同样是花了巨资请著名的设计师设计,居然搞出那么一个的车头,和车身根本不相配的萎靡的大灯;其次,这样一个车居然和宝马共用喷漆车间,车漆的质量真是出奇的好,估计价格也是因为这个才飙上去的吧;最后,外表喷漆爽了,就要在内部找齐成本,搞的本来很好看的内饰摸上去就象玩具一样。虽然金玉其外但是败絮其中,这样的车消费者能认可吗?不知道传言说尊驰上市后一个月没出一辆车是不是和这些有关呢!中华做自主的品牌这一点是一定要肯定的。毕竟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需要这样一批有胆有为的厂商来发展啊!因此我们肯定中华造车的方向,批判他造车的态度。

第9名 起亚悦达-千里马

仇视千里马是有原因的。老车迷可能都知道1993~1994年推出的现代雅绅(Accent)吧,对,没错就是千里马,一点都没变就被东风给搬到中国来了,还挂了一个中国最好听的名字。想想,今年是2005年,10年前的车就换了个中网现在还在当新车卖,而且最基本型的还和10年前一样没有高位刹车灯,难道又想在中国谱写继桑塔娜之后的第二个神话吗?将近10万的售价真的就那么物有所值?就同一个时期的同级别车来说千里马真的不如羚羊。

第8名 东南汽车-菱帅

一说起菱帅很多的性能Fans可能真的要垂胸顿足,大呼上当了。厂家在推出菱帅时一直在宣称,菱帅拥有三菱兰瑟(Lancer)的血统,可是当你真正要它发挥兰瑟般的性能,哪怕是一点点的时候,你却惊异的发现它居然干不过肉肉的高尔夫,那时的尴尬……就不说了。这个也许就是三菱一开始不让菱帅挂三菱标志的原因吧,怕砸自己的牌子!

第7名 通用别克-赛欧

赛欧现在的价格和它刚出来的时候比可是降了不少啊,相当于打了6折多。直到现在人们才真正知道,赛欧到底值多少钱,这也正是消费者们仇视它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很多人不理解这么小的车,虽然排量也是1.6可油耗怎么就比高一级别的车还要多呢?落后的发动机技术啊!赛欧的原型车可赛也是10以前的车车了。这次新赛欧改头换面,调整了发动机,还降了价格,不知道这次消费者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留待我们日后去求证吧!

第6名 东风雪铁龙-爱丽舍

还记得短命的富康988吗?对,就是爱丽舍的老爸。将老爸整容拉皮加个把万接着卖,居然还挺火。其实消费者恨的就是这个。把原来富康1.6的发动机拿来调教一下再配一个新面孔就是新一代的车型。真不理解,比同级车小很多的空间,不算强劲的动力,凭什么卖10万多?高速行驶的噪音和自动挡换挡时的顿挫,只有车主自己知道啊!

第5名 奇瑞汽车-风云

奇瑞,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人。勇气着实可嘉,可是做出来的车真的是让人难以理解,外形是很早以前捷克Seat品牌下的一款车,具体什么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基本没怎么改就拿出来卖了,就是这一款风云把奇瑞这个名字顶上了质量第一差的高台。很多人都在盼望奇瑞能有好的表现,到现在为止只有QQ还算说得过去,但同样存在质量问题。前两天得到消息称奇瑞风云的价格已经降到5.48万了,真是没话说了,来抢夏利的市场了,人们都相信一分钱一分货,这个价钱再结合奇瑞之前的口碑,建议大家还是考虑一下吧!

第4名 吉利汽车-豪情

名字真的很好,可是本质真小气,这款车刚出来时居然连转速表都没有,真是让人很诧异。曾经从化油器转为单点电喷的发动机现在终于换成多点电喷的了,吉利现在已经夺取了奇瑞质量第一差的宝座,近日居然有传言说吉利由于质量问题在北京上拍照可能有困难。丰田的8A发动机不让用了,就自己仿造了一个“8A”,到现在为止没有把那身老夏利的外壳给换掉。其实中国消费者真的很想扶起吉利、红旗、奇瑞等等这样的汽车厂的,怎奈这些厂商都不争气。

第3名 东风日产-蓝鸟

蓝鸟,感觉曾经是一个很高级的车啊。第一批的蓝鸟就那个两头圆圆还往里抽抽的外形,都给我公安同志们下派了,到了二代蓝鸟增加了N多配置,号称当时配置最全的中型车,二十好几万的价格居然被誉为很超值。老掉牙的发动机,N年前的底盘,做了两次拉皮手术,就有了现在的第3代蓝鸟,后排一样那么挤,一样毫无操控性可言,5挡时玩命踩油门它也不会Kick-down。同样的东西又拿来糟蹋阳光,蓝鸟废了就不要再夺走阳光了。现在不论从任何方面比,蓝鸟都没办法和对手竞争。

第2名 一汽大众-捷达

捷达是皮实、耐用、经济的代名词,有80%的用户对它的评价是又爱又恨。爱的就是它的耐用和方便,恨的是,捷达也已经经历了2次拉皮手术了,第一次改成了帕萨特B4的模样,第二次就是现在销售的05款的样子,其间内饰也做了两次变更,把B4从里到外抄了个遍。这个也是10多年的老车型了,中国汽车工业奇迹的第二棵常青树。而且把老当成了优势,什么发动机技术简单好维修,配件成熟价格底,这些我们都承认,是便宜,可是时代是进步的,国外车型每8年就要有一次从底盘到外形的大改款,而中国的车呢?20年一个样,您总不能老拿这些个过时的玩意糊弄我们消费者吧。

第1名 上海大众-桑塔纳

很少有人知道桑塔纳就是帕萨特B2吧。现在帕萨特B6都已经出来了,这种曾祖和曾孙并存的事情只有在中国才有条件发生,桑塔纳是82年确定在国内生产的,那个时候这车确实是很好了,可是现在是2005年,已经23年了,这车还没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无愧为中国汽车工业奇迹的第一棵常青树啊 。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老掉牙的祖宗级别的。然后车厂又从巴西把桑塔纳的改型车拿来加了个2000、3000继续玩弄老百姓的感情。价格一路飙升到16万多,到底值不值?您自己琢磨吧!

再看看现在,福特把自己最新的福克斯拿来了,丰田把自己的MARK X和拿来了,现代拿来了最新的NF,铃木拿来了一个最新外壳的雨燕,奔驰国产了新E级,宝马要出国产的新3系……等等,上面这些老家活们真的还能象以前那样很爽的生存下去吗?

又一家中国车企退场,主销10万级SUV,或许你也见过

华晨汽车集团宣布破产,华晨宝马作为其王牌产业成为焦点。宝马目前生产照常,华晨宝马也在其官方微博上展示了铁西厂的工作情况。在中看到,流水线上所有的工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同时,有宝马内部人士,华晨宝马目前盈利和运营状况良好。此外华晨宝马发布了大量招聘信息,似乎在为全面展开中国市场的部署做准备。另外自从破产被确认后,就有声音说宝马车型宝马3系要由长城生产。关于宝马3系的生产,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表示,了解到报道不真实后,就没有这回事了。

资深汽车分析师张翔告诉记者,华晨集团破产对华晨宝马没有影响,因为华晨集团破产前已经配置了华晨宝马等优质资产,华晨集团不是华晨宝马的直接股东。华晨集团旗下拥有华晨中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华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以及160多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它拥有中华、和宋华三个自主品牌,以及华晨宝马和华晨雷诺两个合资品牌。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集团的破产重组申请,华晨集团正式宣告破产重组,引起轩然大波。针对华晨集团破产一事,宝马公开回应称,其增持华晨宝马股权的交易不会受到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债务问题的影响。

宝马的产量还是一样的,华晨宝马也在华晨宝马官方微博上展示了铁西厂的工作情况。流水线上所有的工人都在忙着工作。同时有宝马工作人员表示,华晨宝马生产经营正常,没有看到任何影响。此外华晨宝马发布了大量招聘岗位,包括产品管理、设备维修电工、数控及生产线操作员、叉车司机等多个岗位。并且有宝马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华晨宝马的盈利和运营状况良好。汽车分析师张翔告诉记者,华晨集团破产对华晨宝马没有影响,因为华晨集团破产前已经配置了华晨宝马等优质资产,华晨集团不是华晨宝马的直接股东

沈阳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和宝马控股有限公司各持有华晨宝马50%的股份,华晨集团是在沈阳汽车两层股权渗透后才成立的。另一位律师表示,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自己的公司名称和章程,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其财产独立于母公司。在法律责任方面,子公司和母公司也以各自财产为限承担各自的法律责任,互不连带。母公司虽然对子公司有控制权,但在财产责任上是独立的,母公司只从子公司获得投资收益。

近日,网上曝出小鹏汽车低调收购广东福迪汽车的新闻,而在相关网站查询后也证实了这一消息,福迪汽车股东方已变更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迪汽车原董事长、法人叶青等均已退出,由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福迪汽车执行董事。

来源:天眼查

其实,近年来不乏造车新势力收购三四线传统自主车企的事情发生,如理想收购力帆、威马收购黄海、拜腾收购华利、博郡收购夏利等。虽然收购本身和作为收购方的造车新势力受到的关注度颇高,但作为被收购方的某些三四线车企知名度却较低,那么国内的很多三四线车企到底什么来头?它们对新势力来说有什么利用价值呢?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爆发让一系列自主汽车品牌涌现。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自主品牌都能在市场经济的残酷规律下最终活下来,这里我就选两类典型案例说说。

一类是偏安一隅,缺乏技术和新车研发实力,主要做单一产品或代工产品的小厂:

福迪探索者6(已停售)

例如开头提到的福迪汽车,它成立于1988年,主要生产10万内的低端皮卡和硬派SUV,并为国内其它自主车企提供零部件。代表产品为雄狮系列皮卡与在皮卡底盘上打造的探索者系列SUV,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南三四线城市和农村。

福迪雄狮F22?指导价:7.78-15.18万

由于本身体量就偏小,加上偏安一隅,又缺乏核心技术和新车研发能力,无法推出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只能继续生产老旧的皮卡底盘产品,销量日渐萎靡,愈发边缘化,被市场淘汰实属必然。而被小鹏收购,对福迪来说也算是甚好的结局了,至少没有破产清算或赔到一分钱不剩。

另一类是赚到第一桶金后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进而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厂:

例如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汽夏利,靠引进日本和丰田的技术生产轿车,曾是国内入门小型轿车领域的老大,家喻户晓,跑遍我国大江南北,也曾是中国路面最常见的车型之一。

夏利N5(已停售)

不过,夏利却故步自封,没有将从市场赚到的资金投入到可供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技术研发中去。进入21世纪还继续生产既有旧车型或是丰田淘汰的老车,既没看到国内消费趋势推出SUV,又没有产品力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轿车,加上产品线单一,最终只能被市场抛弃。曾经的自主老大哥,被收购也是咎由自取。

而对那些尚未被收购或尚未倒下的三四线自主车企来说,碰上如今车市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日渐饱和,增速日渐放缓的情况,处境也不容乐观,这里我也分类说明。

一类是靠着合资公司奶,而本身自主品牌处境堪忧的车企:

中华骏捷(已停售)

典型案例就是华晨中华汽车。在2005-2010年左右,华晨汽车可谓关注度最高的自主车企之一,靠着尊驰和骏捷两款在同级中产品力还算不错的热销车,曾一度跻身一线自主车企的地位,甚至还推出过酷宝轿跑和骏捷旅行车这样在当年理念大胆前卫的产品,车型还远销欧洲。

中华酷宝(已停售)

不过,或许是合资公司华晨宝马带来的高利润就足以养活自身,华晨在与宝马合资后就逐渐丧失了继续向上发展的动力,有看点的新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宝马引擎等为噱头,但实际产品力并不突出的车型,并逐渐被长城、比亚迪等后发车企超越,沦为如今的三线自主。

中华V7?指导价:10.87-15.99万

而如今,国家政策已经放开了合资车企的股比限制,宝马依靠更强的实力和更大的贡献度,得以大幅增持华晨宝马的股份,而基本没有贡献的华晨,在合资公司的话语权和分到的利润只会大幅缩水。潮水褪去后,将会看到谁在裸泳。不是我悲观,华晨即使现在醒悟也太迟了,如此大环境,翻身的机会很小。

还有一类是只能依靠山寨红利割韭菜的车企:

众泰SR9(已停售)

典型案例有我们很熟悉的众泰、君马,以及看名字就很玄学的川汽野马等三四线品牌。

君马MEET?3?指导价:7.99-11.89万

这类车企与开头提到的福迪很相似,通常体量有限,但它们又比福迪聪明,能通过山寨外国品牌著名车型的外观内饰设计来割一波韭菜和市场红利,因此销量和知名度还是要比福迪高得多。

野马斯派卡?指导价:5.98-7.58万

可是,这些企业又犯了和夏利一样的错误,赚到第一桶金后却不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若说夏利生产老车不回头,它们就是山寨一条路走到底不回头,其它方面几乎没啥卖点,质量可靠性也不咋滴,等到消费者对山寨车厌倦了,它们也就自然失去了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某种方式出局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这些三四线车企处境这么艰难,那一票造车新势力为何还乐此不疲进行收购呢?

首先,这些三四线车企相比新势力而言成立早、规模大,就算混得再差,也有既有的厂房和配套生产设施。而新势力多处于轻资产状态,除少数如小鹏拥有自建厂房外,其余多数没有自己的厂房,需要找别的传统汽车企业代工生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还会受代工方掣肘。而收购三四线车企后,生产线改建的成本比新建工厂低得多,而且能自由支配产能,不再寄人篱下。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这些被收购的传统三四线车企拥有造车资质,而新势力想靠自身获得造车资质是很难的,而收购一个有造车资质的车企就是最简单、快速且成本最低的方式。有了“准生证”,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真正的造车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流用于企业后续发展。

提到资金流,就得说下这个事儿。新势力多数都还处于亏损期,比起每年上百亿人民币的亏损,这点付出几亿人民币甚至1元象征性的收购,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何况新势力们每年还会放出几百亿级别人民币的融资,参加的水鱼还不在少数,获得收购资金根本不是问题。

总而言之,一批三四线自主车企倒下和被收购,都可归咎于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没有对实打实的车型产品力和技术给予充分重视,要么尽玩些虚的噱头,要么就想着吃老本过一辈子,进而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这也是小编我文中反复说到的一句话。

至于那些作为收购方的新势力,其实也不只是为了获得造车资质和扩充产能,正如文中所说,架构相对完整和大规模的企业才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心、吸引用户的关注和下单购买,因此新势力们收购三四线车企的目的还在于吸引融资,提升知名度、销量、利润,好尽快转亏为盈,把生意进一步做大。

再把话说难听点,即便无法转亏为盈,要是某天连新势力自己也撑不下去,需要别人来收购了,那更完备的企业架构也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好价钱,创始人不至于亏得渣也不剩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