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都有哪些品牌?在哪里生产的?诞生时间是什么时候?

2.汽车品牌顺口溜完整版是什么?

3.国产车为什么比不上进口车?

4.吉利汽车哪款好

华普汽车销量_华普汽车销量排名

岚图开始寻求外部股权融资,负债率高达88%

 岚图开始寻求外部股权融资,负债率高达88%,造车属重资产领域,回报周期较长,作为新人的传统车企“小号”尚未能用销量背回成本,因此还需外部资金支撑。岚图开始寻求外部股权融资,负债率高达88%。

岚图开始寻求外部股权融资,负债率高达88%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岚图汽车”)启动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外部股权融资。8月1日,岚图汽车增资项目在上海联合产权预披露。此次预披露公告未公布“拟募集资金总额”、“新增投资者拟对应持股比例”等关键增资目标,但提到了募集资金用途为“支撑公司战略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关注于公司主业发展”。

 岚图为东风公司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电动品牌,诞生于2020年7月,品牌运营主体为岚图汽车,已经推出两款量产车型,分别是2021年6月上市的中大型SUV岚图FREE、今年5月上市的中大型MPV岚图梦想家。

 针对此次增资的更多细节,经济观察网记者联系岚图汽车相关人士,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根据预披露公告,岚图汽车尚未进行过外部股权融资,其89.66%股权由东风公司下属港股上市平台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0.34%股权由员工持股平台武汉沃雅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本次增资尚需经过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后进行正式披露。

 岚图汽车启动外部股权融资此前已有迹象。近日有报道称,岚图汽车已开始资本化运作,A轮融资马上就要对外公布。该报道还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肯定有民营资本进来,也会有一些生态伙伴入股,只要有利于岚图的发展,未来东风可以不控股”。

 目前,岚图汽车处于亏损之中。预披露公告显示,岚图汽车2021年营业收入17.66亿元,净亏损7.06亿元;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86亿元,净亏损7.37亿元。也就是说,岚图汽车从2021年6月26日成立到今年6月30日,一年时间累计净亏损14.43亿元,平均每月净亏损超1亿元。

 纵观国内的新兴电动车企,因成立初期投入大,通常都会表现出亏损的状态,岚图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岚图汽车的销售情况迟迟难以上量。数据显示,在2021年下半年,岚图FREE销量曾出现高增长。但今年以来,岚图FREE销量明显下滑,今年上半年,岚图汽车累计交付量为6878辆,月均交付1146辆。

 岚图月均千余辆的销量水平,与其他新兴高端电动品牌相比,不在一个层次。作为参照,吉利汽车打造的极氪品牌同样定位高端电动,而且品牌诞生时间比岚图更晚,但极氪汽车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已达1.9万辆。

 对于岚图汽车销量不振的严峻局面,东风公司紧急进行了人事调整。近日,东风公司调整了岚图汽车高管团队:首席执行官卢放不再兼任首席技术官(CTO);汪俊君出任CTO;秦捷任公司临时党委委员、党委书记;柳明教任公司临时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巩雪松与邵明峰挂职公司总经理助理。

 在完善公司人事结构的同时,岚图汽车还试图通过大客户订单快速拉动销量。7月16日,岚图梦想家正式开启交付,官方称新车上市当天收获了共计6000辆现场大客户战略签约订单。不过,作为一款面向C端的家用MPV,岚图梦想家靠大客户订单只能短期见效,长远发展还需证明自身在C端零售市场的`竞争力。

 与销量下滑的局面相比,岚图汽车更急迫的问题在于债务高企。根据预披露公告,截至2021年,岚图汽车资产总额60.01亿元,负债总额45.89亿元,资产负债率76.47%。到了今年6月30日,岚图汽车资产总额74.12亿元,负债总额飙升至65.2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88%,所有者权益仅剩8.83亿元。

 对于岚图汽车而言,启动增资一方面能够缓解债务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引入新战略投资者,获得更多来自东风系统之外的技术、产品、资金支持。但岚图汽车能否在此轮增资中把自己的股权“卖出一个好价钱”,仍是个未知数。

岚图开始寻求外部股权融资,负债率高达88%2

 一边打通资本渠道的“蔚小理”,另一边车企“小号”们正谋求外部“输血”。8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岚图汽车增资项目已在上海联合产权预披露。不仅岚图汽车,此前广汽埃安、智己汽车也先后开展融资引入外部资金。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加剧,而造车又属重资产领域,回报周期较长,作为新人的传统车企“小号”尚未能用销量背回成本,因此还需外部资金支撑。不过,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资本热度也随之降温逐渐回归理性,因此对企业而言要尽快吸引更多融资。

  岚图回血

 独立运营的岚图汽车即将迎来首次外部股权融资。

 上海联合产权披露的信息显示,此次信息披露期为20个工作日(自联交所网站发布之次日起计算),同时本次增资尚需经过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后进行正式披露。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预披露公告未公布“拟募集资金总额”“新增投资者拟对应持股比例”等增资目标。

 资料显示,岚图汽车为东风汽车集团推出的独立运营品牌,成立于2020年。披露信息显示,岚图汽车89.66%的股权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0.34%的股权由员工持股平台——武汉沃雅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目前,岚图汽车旗下已推出两款量产车型,分别为去年6月上市的中大型SUV岚图FREE以及今年5月上市的中大型MPV岚图梦想家。

 不过,相比于同为“小号”的广汽埃安、吉利极氪,岚图汽车的交付量并不乐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岚图汽车累计交付量为6878辆,月均交付1146辆。虽然7月销量出现增长,但也仅为1793辆。

 也许是为改变现状,近期岚图汽车内部进行人事调整,首席执行官卢放不再兼任首席技术官(CTO),由汪俊君出任CTO.从履历上看,汪俊君曾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并牵头研发东风马赫动力C15TDR发动机,不难看出转任岚图汽车CTO也是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实力。

 在提升研发实力的同时,岚图汽车也需要更多外部资金支持。预披露公告显示,2021-2022年上半年,岚图汽车营收分别为17.67亿元和18.87亿元,净利润亏损分别为7.06亿元和7.38亿元,累计亏损为14.44亿元。

 截至今年6月30日,岚图汽车资产总额为74.12亿元,负债总额飙升至65.2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8%。针对岚图汽车此次外部融资对象和细节,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岚图汽车方面,但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业内人士表示,岚图汽车完成内部调整后,接下来将更加聚焦产品端,而无论技术研发还是运营,都需要资金投入。但从财务情况上看,目前岚图汽车还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及时引入外部资金“回血”势在必行。

 对于此次资金用处,预披露公告也显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撑公司战略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关注于公司主业发展。

  “小号”排队融资

 不仅是岚图汽车,近期多家传统车企“小号”也相继开启引资模式。

 7月18日,广汽埃安宣布,新一轮引战增资项目在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开始预挂牌。广汽埃安相关人士表示,此次引战增资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新产品开发、新一代电池、电驱研发及产业化建设、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能源生态及产能扩建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随后,智己汽车宣布完成A轮股权融资协议签署。据悉,智己汽车首轮市场化融资由交银资本领投,上汽集团继续追加投资,同时还引入工银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知友创投、上海国资国企综改基金、中信证券投资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与岚图汽车同样,背靠上汽集团的智己汽车与背靠广汽集团的广汽埃安均为传统车企孵化的“小号”。其中,2020年广汽埃安正式宣布独立运营,明确要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的目标。

 传统车企“小号”接连发起外部融资的背后,是车企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起市场布局与扩张的野心。众所周知,新能源造车需要大量资金。以“蔚小理”汽车为例,尽管毛利率转正、销量攀升,但在高研发和线下渠道扩张情况下仍未盈利。为此三家不仅多次融资,更先后登陆多地上市,就是为能进一步开辟融资渠道。

 尽管上述企业背靠传统车企,但与“蔚小理”同样对于市场而言均为新人。其中,智己汽车刚刚完成首款车型交付,而广汽埃安虽然今年前7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但高销量也未让其盈利。数据显示,2019-2021年,广汽埃安营收分别为52.34亿元、76.1亿元和172.6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和13.89亿元,三年合计亏损近27亿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传统车企孵化“小号”放其单飞,就是为让“小号”们适应市场竞争,推进品牌市场发展与新势力和传统新能源车型相抗衡。不过,发展初期的资金支持依然重要,因此吸收外部融资是最好的方式,同时引入新战略投资者,也能获取更多母公司之外的资本支持。

  铺路上市?

 在吸引外部融资的同时,也有“小号”放出IPO规划。

 去年,广汽集团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提示性公告》显示,将推进广汽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其增资扩股并引入战略投资者,未来广汽埃安将寻求适当时机上市。

 此前,吉利汽车宣布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并发布公告称,吉利正为极氪智能科技可持续发展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资方案,此后吉利还退出极氪汽车大股东位置,新增股东为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明显要把极氪汽车划分到华普名下。

 随后,关于极氪将于今年IPO的消息就不断传出。更有消息称,上汽旗下品牌智己汽车成立后已制定独立运作和独立IPO,同时上汽旗下独立品牌飞凡汽车也有独立IPO。

 这些品牌在融资或独立后就有上市消息传出,不仅是企业发展需要更多融资渠道,如今资本市场的降温也成为原因之一。去年开始,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车上下游产业的热情有所降温。不少汽车业相关上市公司出现股东减持,多集中于与新能源相关的汽车业上市公司。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家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被股东套,累计套取金额远超百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和市场需求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备受追捧,也让资本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该领域,资本热度也随之降温,资本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相比不断融资,上市更是吸收资金的有利选择,因此车企也在提速上市进程。

岚图开始寻求外部股权融资,负债率高达88%3

 刚刚完成高层内部调整的岚图汽车,又迎来了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外部股权融资。

 8月1日,上海联合产权披露了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岚图汽车”)增资项目。根据预披露公告,作为东风旗下生产高端电动品牌,岚图汽车自成立以来尚未有过外部股权融资。

 目前,岚图汽车89.66%股权由东风公司下属港股上市平台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另外10.34%股权由员工持股平台武汉沃雅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

 而本次增资尚需经过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后才能进行正式披露,披露日期预计在本月月底。关于本次外部股权融资金额以及新增资本拟对应持股比例等重要信息,公告中并未予以说明。

 对此,《财经天下》周刊联系到岚图汽车,对方表示,首次启动外部股权融资属于正常融资,资金用途主要用于支撑公司战略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关注于公司主业发展。如果未来有相关信息会及时向外界公布。

 其实蓝图汽车这次对外开口要钱,也是有迹可循。2021年7月,市场有消息称,岚图汽车正在和其他外部资本接触。而前不久,也有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岚图汽车目前已经开始使用自有资金运营,并开始资本化运作,马上就要对外公布A轮融资的情况。

 业内认为,岚图汽车启动外部股权融资是为了缓解造车的资金压力。新造车企业“烧钱”已是行业共识,由于初期投入的资金规模大,多数新造车企业普遍呈现亏损状态,包括蔚来、小鹏在内的新造车企至今未能实现盈利。为了保证后续产品的研发生产顺利进行,企业引入外部资金“止渴”在所难免。

 岚图汽车也不例外,深陷新造车的亏损困境中。

 根据预披露公告,岚图汽车从去年6月成立到今年6月30日,累计净亏损超过14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17.66亿元,净亏损7.06亿元;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86亿元,净亏损7.37亿元。

 与此同时,岚图汽车的负债率也高居不下。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74.12亿元,负债总额高达65.2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8%。

 净亏损扩大、负债率飙升的同时,岚图汽车的销量也未能满足东风集团转型高端新能源的预期。

 数据显示,今年7月岚图汽车销量为1793辆,1-7月累计销量8671辆,月交付仅有1200余辆。与其他高端电动品牌相比,岚图汽车的市场表现实在是有些相形见绌。

 作为岚图汽车的直接竞对目标,理想7月份交付量超过1万辆,1-7月累计交付超过7万辆。在东风公司2022年年中工作会上,岚图汽车不得已再次下调了年销量目标,改为“2022年销量必达3.1万辆,挑战3.7万辆”。同时,集团强调岚图要将销售工作放在首位,足见其对销量提升工作的重视。

 为了完成销量目标,岚图汽车的母公司东风汽车对其高层进行了人事调整。7月18日宣布汪俊君接替卢放出任首席技术官CTO;秦捷、柳明教出任岚图汽车临时党委委员;巩雪松与邵明峰挂职公司总经理助理。

 外界认为,高层“大换血”意味着岚图汽车将重整销量不振的局面,以此吸引其他外部资金进入。但岚图汽车即将引入的外部投资者,能否助其提升市场表现,目前还不得而知。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都有哪些品牌?在哪里生产的?诞生时间是什么时候?

松下似乎赌输了。

弱化了等离子电视业务、并用汽车事业替代了家电本业的津贺一宏社长,正加速着整个公司营业赤字的不断扩大。

尽管松下在收购三洋电机等战略投资上投入了巨额资金,但业绩不佳的汽车事业部却成了公司盈利的最大敌人,并在2019年3月期成为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唯一一个营业利润率负数的玩家。

车载设备和车载电池,成为这家公司持续亏损的两大源头,其中,与特斯拉合资的美国超级工厂Gigafactory?1也一度陷于苦战。

囿于现状,在松下2020年3月期启动的新一轮战略里,汽车板块也被公司高层从此前的“目标最高增长业务”调整为“急需进行结构改革的再挑战业务”。

在2020年3月期财年的上半年财报发布会现场,松下在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梅田博甚至对媒体坦言,向特斯拉提供车载电池的业务一直存在赤字,因为相关板块的亏损,整个汽车业务短时间内很难实现盈利。

松下的被动,原因正是把太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仅在战略上对汽车业务押宝过重,在极为关键的车载电池板块,与特斯拉捆绑太深。

及至后来,互相发难彼此撕破脸。

2019年下半年,特斯拉不再对松下情有独钟,“出轨”LG化学的消息闹得业内皆知;而松下那边,虽然津贺一宏社长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会继续支持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却又紧锣密鼓地投入新伙伴的怀抱,与丰田组建了合资公司,目标是在2020年春季尽快将业务步入正轨。

这些,这只是时代大潮的一个缩影。

走出单一化供应围城

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已经意识到,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重要性,单一的电池供应渠道不仅容易在供应方面受制于人,对规划中的汽车产能造成负面影响,也极有可能囿于成本劣势,在博弈中遭遇合作方坐地起价的尴尬。

除了避免因供需关系导致的产能风险,汽车制造商们也开始考虑到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毕竟,作为核心零部件的车载电池其成本要占据纯电动车型制造成本的一半左右。

就在最近,日本的三菱汽车决定从2020年开始启动车载电池分散购的新策略。三菱将于2020年推出主力车型欧蓝德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车型,对应的车载电池将从日产汽车持股的动力电池公司Envision?AESC(日本基地位于神奈川县座间市)购。

三菱汽车此前使用的车载电池,大部分购自该公司与GS汤浅的合资电池公司Lithium?Energy?Japan(滋贺县栗东市),与日产共同开发的轻型车所用的的电池,也曾从东芝购过,但正式的分散购尚属首次。

正式与AESC达成电池购合作之后,三菱还在日中两国设立工厂,为亚洲的电气化车型提供车载电池。Envision?AESC于2020年末在中国量产电池,并在日本和英国的工厂进行生产。

本田汽车也属于典型的根据地区和车型划分不同的购据点,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从该公司出资49%、与GS汤浅共同组建的名为Blue?Energy(京都府福知山市)和松下调入,纯电动车型在日本则用松下的电池,中国市场则是宁德时代,在北美则是购通用汽车的相关电池。

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全球范围内的大部分汽车制造商都陆续启动了多元化的车载电池供应战略。

早在2018年,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就在年会上明确表态,长远来看决不能让公司在电池上依赖于少数的制造商。该集团此前在电池合作领域一度处于被动,并因此下调了奥迪纯电动车e-tron的既定产能,主要原因就是合作方LG电池的供应量有限,不能满足原的生产需求。

鉴于此,大众集团不得不在过去的教训里掀起新一轮的电池供应,不仅与LG化学、三星SDI、宁德时代、SKI等达成了新的供应合同,还投入840亿美元自建团队,启动了以2025年为时间节点的内部生产电池。

就在去年6月7日,为了应对电动车领域的高速增长,丰田汽车正式与宁德时代牵手,并签署一份关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备忘录。按照合作协议,宁德时代预计将从2020年开始为丰田供应锂离子电池,配套的汽车产品将在中国和其它市场上市。

这是强者之间的博弈。

至此,全球范围内营收、销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大众,与利润、市值遥遥领先的东瀛巨头丰田,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提速纯电动战略的路上为车载电池的供应未雨绸缪,做出了多元化购的现实选择。

在此之前,丰田与松下一直保持着长期的购关系,现在不仅与头宁德时代、比亚迪开展紧密合作,同时还将与松下、东芝、汤浅等企业在电池供应上结成合作联盟,通过这样的渠道布局,丰田新能源汽车年销550万辆的目标比提前了整整五年。

合资,入股,终究殊途同归

“掌握了车载电池的生产,就意味着掌握了电气化时代的金钥匙。”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迪斯曾表态,考虑到电池生产周期结束后,还需要与车辆性能和智能化应用进行适配与调整,他们有必要自己掌握电池相关的核心技术,并设立属于自己的电池制造基地。

正因为此,大众汽车于2019年6月在德国西北部自建了电池生产基地,而远在美国底特律的通用汽车也与韩国LG化学合作,在美国俄亥俄州新设工厂,两家公司共投资23亿美元。

去年6月12日,吉利汽车对外宣布,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将与LG化学订立合营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子公司,从事动力电池相关的研发、制造、销售等相关业务。新公司的注册资本将为1.88亿美元,年产能将在2021年底达到10GWh。

吉利在车载电池领域布局较早,2016年就投资20.5亿元启动了金华动力电池项目,每年可满足8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从此以后,该公司就一直在寻找多样化的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供应。

在“触电”LG化学以前,吉利动力电池供应以宁德时代为主,还有洪桥集团旗下衡远新能源。吉利是洪桥集团的控股股东,通过这家香港上市的公司,吉利间接控制着山东衡远新能源以及浙江衡远新能源两家车载动力电池企业。

合资建厂,是一条路。

直接收购股份,是另一条路。

但是到最后,两条路终将殊途同归。也是在刚过去的1月初,路透社原因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大众汽车将收购中国车载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20%的股份,通过折扣私募股权配售的方式,达到加速进军中国市场的目的。

后来国轩高科对外表态称,双方已进入谈判的关键阶段,目前尚未签署或达成具有约束性的正式协议。但大众觊觎国轩高科已久,入股的相关消息早在2019年上半年就已在业内小范围流传,只是彼时对入股的具体份额说法不一,而大众进军电气化市场的野心也未像今日这般咄咄逼人。

说到这里,绕不开日本的另一家公司。

日产此前曾狠下心来卖掉自己的电池业务,除了成本方面的原因,对购来源更灵活的重新定位也是很关键的一个考量。

早在2017年,中国投资基金江资本就有意收购日产电池及相关的生产设备,但最终因为资金等问题无法顺利实现这笔交易(彼时交易额约为10亿美元)。直到2018年,中国远景集团Envision成了日产锂电子动力电池业务单元AESC的最终接棒者,并将对收购重组后的公司行使绝对的业务控制权。

此后,日产只保留了昔日25%的电池核心业务,并于2018年与宁德时代签署了动力电池购合同,全新东风日产轩逸EV车型成为日产旗下首款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产品。

电池生产,也开始寻找不同的篮子

不仅聪明的汽车制造商在电池供应上看到了多元化购的绝对利益,越来越多的电池制造商也陆续启动更加灵活的业务模式——

一方面,是寻找更多元的客户为电池买单。

另一方面,开始为自己的产能寻找不同的篮子。

在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购大单后,野心勃勃的亚洲电池制造商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海外,他们组建新工厂,扩充新产能,以攫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一场汇聚了中国、韩国与欧洲本土玩家的电池混战大戏,正在远方悄然上演。

之所以选择欧洲这个舞台,原因不难理解。那里是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宝马等知名企业的大本营,且欧盟有着全球最严苛的碳排放标准,在遭遇排放丑闻之后,这块市场在车载电池领域的市场潜力丝毫不亚于远在亚洲的中国。

“很难接受自己国家车载电池被亚洲垄断的现状,从长远看,法国乃至欧洲的车载电池依赖他国都不是一件好事。”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面对当前中日韩企业包揽当地电池市场的现实,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在今年初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只是现实的残酷就在于,给马克龙们敲响警钟的亚洲电池制造公司,其志向并不是偏安一隅小富即安。在电池供应的产业链上,他们不想给欧洲企业一丝喘息的机会,一鼓作气乘胜追击,陆陆续续把生产和研发基地拓展到欧洲根据地去。

2018年下半年,在中国院总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宁德时代将在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分两期建设,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该基地于2021年投产,相关电池产品将为宝马、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企业配套。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在2019年初修改了该基地的产能,从启动项目时的14GWh提升为98GWh,体量整整提升了7倍。

2019年5月份,宁德时代官宣了与沃尔沃签订购协议的新闻,他们将在全球范围内为沃尔沃即将推出的汽车开发平台SPA2平台以及CMA平台上的全部车型供应电池模组,但在此份声明的后面,又补充了“海外工厂将满足该订单部分产能需求”的信息,颇让人玩味。

如果说宁德时代在德国的动作是高举高打,那我国另一家电池制造企业孚能科技在当地建厂的细节就显得低调得多。2019年上半年,孚能在德国建立新工厂,投资将超过6亿欧元。据悉,此举主要是为了满足戴姆勒的电池需求,双方于2018年底签下合作大单,并2027年前戴姆勒提供合计140GWh电池。

而在今年上半年,外媒爆出LG化学启动欧洲市场的第二家工厂的消息。早在2016年,LG化学就宣布将在波兰弗罗茨瓦夫设立了第一个生产基地,因为欧洲市场的持续扩大,该公司在去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扩建,将产能提升到70GWh,每年可保证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供应。

可是上述这些,只是为了与竞争对手赛跑。

据英国调查机构IHS的数据,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在2018年的产量为552万辆,占新车总量的6%。而在未来的10年里,这一类车型的体量将增加10倍左右,到2030年或将达到6300万辆,相当于新车总量的56%。

而根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预测,到2025年,车载电池的需求将达到每年36万兆瓦时,是2018年市场需求的3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车载电池的价格也在下跌。据调旗下的彭博新能源金融(BNEF)的推算,截止到2019年12月,车载电池的价格为每1千瓦时156美元,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87%,预计到2023年将下滑至100美元。

随着电动化车型的逐渐普及,以及中国和北美的大型电池制造工厂相继崛起,大批量生产也将进一步降低车载电池的制造和供应价格。

因此,大家还必须与时间赛跑。为了生存,电池制造商们也在加紧技术方面的革新,只有跑赢了技术,才能跑赢时间,最终也才能跑赢对手。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品牌顺口溜完整版是什么?

奇瑞汽车介绍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于19年由5家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投资17.52亿元注册成立;19年3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2001年,奇瑞轿车正式上市,当年便以单一品牌完成销售2.8万辆;2002年,奇瑞轿车产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成为行业内公认的“车坛黑马”。2005年销售18.9万辆,比上年增长118%,全国轿车市场占有率达6.7%,在我国轿车行业排名第七。2006年销售30.52万辆,比上年增长62%,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2%,位居全国乘用车行业第四名,强势挺进以往被合资品牌所垄断的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在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遥遥领先。 奇瑞公司现有两个轿车厂、两个发动机厂、一个变速箱厂和汽车工程研究院、规划设计院等生产、研发单位。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8万人,企业总资产达140多亿元,拥有年产整车35万辆、发动机40万台和变速箱30万套的生产能力。现生产的产品有东方之子、旗云、瑞虎、A5、V5、QQ3、QQ6等七个系列整车及与其配套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关键零部件产品,今年还将有5-7款新车下线投放市场。到今年年底,奇瑞公司将成为我国上市产品最多、产品系列最全的乘用车企业之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特别是19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达到105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省会杭州,在浙江省的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建有四个专门从事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生产的制造基地,现已拥有年产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和2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吉利豪情、美日、优利欧、美人豹、华普、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等八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轿车;拥有1.0L(三缸)、1.0L(四缸)、1.0LVVT-1、1.3L、1.5L、1.6L、1.8L、1.8LVVT-1等八大系列发动机;拥有JLS160、JLS160A、JLS110、JLS170、JLS90、Z110、Z130、Z170等八大系列变速器。上述产品均已通过国家的3C认证,并达到欧III排放标准,其中1.0L(四缸)、1.0LVVT-1发动机已经达到欧IV标准;吉利拥有上述产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海马介绍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位于海口市金盘工业开发区,占地100万平方米,年产乘用车能力15万辆,拥有员工2500人,紧密关联企业员工10000余人(含全国4S销售服务店和专业配套厂商)。海马汽车经过十余年建设,已拥有优良的资产结构和先进的管理体制,建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生产线,并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了共享型的开发配套平台和营销网络,是国家定点的乘用车大型生产企业。2004年产销乘用车6.6万辆,销售收入87亿元,上缴各项税收16亿元。排名中国工业企业500强,机械工业企业100强。2003年名列中国500强第229位。 日臻成熟的产品体系 海马汽车从1991年推出首款HX6380两厢车到今天的“普力马”、“福美来”主打产品,14年间共推出15个系列共27个品种。其中,“普力马”、“福美来”两个系列的推出,一举扭转了企业的艰难局面。 2000年,企业果断决策“SMPV-普力马”项目,取技术许可加联合开发的方式开发了多功能两厢式紧凑型轿车。其时,这款汽车在发达国家增长快速,而在国内尚属空白。从产品试制、试验、模夹具制作、设备安装、调试,到产品小批量产和批量生产,仅用了短短的九个月时间。2001年5月18日,国内首款SMPV—普力马推向市场。到2005年,普力马系列产品占国内小MPV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占据国产S-MPV细分市场的重要地位。随后,企业又将发展目标转向国内竞争最为激烈的中档轿车,以同样方式和速度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福美来轿车, 2002年7月18日,福美来正式投放市场, 2年来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被誉为当今车市的“新三样”。 在新品研发方面,海马汽车始终秉承“在开放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确立自我”的发展指导方针,充分利用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结合自身优势,详尽规划了近、中、远期产品的发展战略,已纳入具体规划阶段的新产品达到16个。  东风汽车介绍

创立于1969年的东风汽车公司,是中国**明确重点支持的行业三大集团之一,经营规模在中国工业企业500强中列居前茅。目前,公司拥有子公司42个,员工12万余人,产品系列涵盖重型、中型、轻型卡车及乘用车。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中国湖北省的十堰、襄樊、武汉和广东省的广州。

在中国,东风产品家喻户晓。“东风”牌商标,在汽车行业中率先被国家工商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质量体系较早通过ISO9000评审。庞大的销售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市。

长安汽车介绍

诞生于洋务运动,扬名于抗日战争,成长于新中国,兴盛于改革开放,自1862年创办至今,长安已跨越三个世纪,走过144年的风雨历程,从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先驱发展为总资产突破300亿、员工近3万名的国内最大小型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跻身中国汽车行业前四强,微车行业第一,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领军企业之一。

力帆汽车介绍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乘用车项目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汽车园,总体规划用地700亩,一期建设300亩。厂区紧靠210、212、319国道和主城环线四条高速公路,可直达国内各大、中城市,距重庆最大的寸滩集装箱码头约1 km,可通往全国各通航口岸,交通十分便利。

力帆在此投资建成年产轿车15万辆,并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建立汽车发动机20万台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研究院。力帆轿车项目分三期投入24亿元,第一期投入9亿元,第二期投入8亿元,第三期投入7亿元。目前,力帆轿车工厂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已接近完工,所有厂房及生产线均由曾为海南马自达、一汽奥迪、东南汽车提供服务的长春九院设计,设备购自世界各地。 比亚迪介绍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拥有领导全球的IT电子及零部件产业群和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群,全球员工近10万人,市值150亿港币。IT领域,比亚迪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一个被誉为“制造业基因携带者”的品牌、一个被誉为“国际OEM皇帝”的品牌。

作为一家跨行业进入汽车产业的国际化企业,比亚迪是一个拥有三千多研发队伍的企业、一个“造国际水准好车”的企业、一个“塑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的企业……比亚迪始终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产品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通过移植IT领域的制造业基因,比亚迪在汽车领域以稳重扎实的产业作风为基础,运用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取得了优秀的市场业绩。

比亚迪首款新车F3上市以来,凭借优良的品质性能、高超的性价比和独特的营销策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业绩。特别是07年1月份,F3销量突破10000辆,与伊兰特、凯越、福美来一道被业内称为中级家轿的“四大金刚”。2006年,比亚迪也凭借F3的卓越表现成为中国车市年度销售增长率的冠军。

2007年,比亚迪提出了15万辆的销量目标,除“快马”F3外,将陆续推出F3-R、F6、F8等多款新车,确保在终端消费市场赢得更高的信任和尊重,继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地位。

国产车为什么比不上进口车?

1、版本一:

奔驰是名牌的,高档是无疑的;售后是太差的,被砸是活该的;

奥拓是实用的,马力是不够的,代步是可以的,广沪是禁驶的;

吉利是可笑的,口气是大大的,发展是艰难的,舒服是不具的;

桑车是老样的,零配是便宜的,反应是迟钝的,更新是迟早的;

波罗是太贵的,技术是先进的,外形是可以的,省油是肯定的;

富康是可靠的,网点是遍地的,价格是适中的,三箱是多余的;

塞欧是烧油的,灵活是没讲的,安全是可以的,宽度是太窄的;

捷达是有力的,外观是土气的,提速是快快的,销量是较大的;?

奇瑞是自主的,毛病是较多的,噪声是响响的,改进是必须的;

别克是气派的,故障是不断的,老美是狡猾的,骗人是没说的;?

广本是精致的,牛气是十足的,产量是不够的,价钱是遥远的;

夏利是普及的,实惠是可以的,2000是不错的,屁股是太高的;

红旗是国粹的,全部是组合的,牌子是我们的,芯子是人家的;

奥迪是先进的,改进是多余的,官车是肯定的,A4是期待的;?

昌河是七座的,家用是合适的,造型是难看的,技术是落后的;

蓝鸟是蛮好的,毛病是不多的,国产是不行的,还得买进口的;

日车是精巧的,省油是可取的,优点是实用的,缺点是薄皮的;

德车是先进的,安全是可信的,可靠是一贯的,油耗是一般的;

英车是显贵的,毛病是常出的,内饰是豪华的,价格是吓人的;

法车是浪漫的,铁龙是无力的,雷诺是落伍的,标致是进取的;

意车是刚劲的,性能是不稳的,二手是掉价的,口碑是不一的;

美车是大气的,吃油是天生的,进步是明显的,差距是不小的;

瑞车是结实的,路线是保守的,防撞是坦克的,用户是下坡的;

韩车是经济的,档次是平民的,价格是诱人的,特色是软面的。

2、版本二

别克厚,凌志肉,福特爱断轴, 奔驰配件使人愁,大众烧机油。?

保养费,奥迪贵,尼桑外壳脆, 标致到处有人黑,铃木已撤退。?

大捷豹,油耗高,现代轻飘飘, 雪佛兰像护舒宝,宝马爱燃烧。?

暴发户,爱路虎,本田已失速, 车到山前必有路,丰田刹不住。?

马自达,噪音大,屌丝爱起亚, 大众玩死斯柯达,又来个捷达。?

雪铁龙,会轻功,底盘最正宗, 凯迪拉克降价中,红旗正当红。

3、版本三

屌丝装B有三宝, 索八k5迈瑞宝!

皮薄馅大有三脆,雅阁天籁凯美瑞!

技术落后有三旧,锐志c5和马六!

百米加速三王侯,君威cc蒙迪欧!

怒烧机油三剑客,迈腾昊锐帕萨特!

高端大气上档次,c级3系长A4!

低调奢华有内涵,辉腾A8大红衫!

爱国人士一大批,吉利长城比亚迪!

山寨土豪三件套,公爵歌诗图!

人傻钱多三辆车,凌志英菲和讴歌!

各种拆迁款已到,A6路虎大霸道!

妹子装B全靠你, T T卡宴小迷你!

豪车梦想靠众泰,毛病那是一台台!

最后别忘了奇瑞,修起车来要排队。

4、版本四

名牌奔驰,高端无疑,售后太差,活该被砸。

实用奥拓,短板马路,适合代步,广沪禁驶。

国产吉利,口气惊人,发展迅速,舒适性差!

桑塔纳老,零件便宜,反应迟钝,迟早更新!

POLO太贵,技术先进,外形精美,省油好手!

可靠富康,网点遍地,价格适中,两厢最赞!

赛欧烧油,极度灵活,安全可靠,太窄硬伤!

力猛捷达,土气外观,提速杠杠,保有量大!

自主奇瑞,修车排队,全车噪音,希望改进!

气派别克,故障不断,老美狡诈,赚钱第一!

精致广本,牛气十足,产能不足,加价过分!

神车夏利,经济实惠,颜值不错,股大腰圆!

国粹红旗,购件组合,品牌国产,芯是老外!

先进奥迪,改进多余,官车最爱,A4才平民!

七座昌河,家用适合,造型难看,技术落后!

高端,只能看看,今生不想,只因太贵!

5、版本五

下坡不超凯美瑞,上坡不跟汉兰达。

操控王者马自达,皮薄馅大是日产。

大众车标值三万,本田平价就是赚

通用要买降三万,起亚现代太一般。

精打细算抠丰田,法系作死快完蛋。

吉利汽车哪款好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广泛,涉及到了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政策和汽车发展的历史。我们国家建国以来汽车行业在最近十年才有所发展,而自主的民族品牌在2000年后才有所起步,至今几年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和一些合资的品牌比还差的很多。一句话我们中国的技术还比较落后。有的朋友可能问,合资的车也算得上国产车,但加速为什么就比不上进口的呢? 例子一、技术落后我们合资的品牌有一部分是国外淘汰下来的生产线卖给了咱们生产在国际上已经出现过很多年的车或者是发动机和底盘、变速器一些重要的东西都是淘汰的,外观换个样子到中国换了个名字就是一款新车。上海通用的“凯越”汽车,前身是韩国的“大禹旅行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产品,后期把生产线和技术卖给了上海通用,现在挂上别克标志就叫“别克凯越”技术落后十年在性能上可以说是脱离了先进技术,所以加速比不过进口车。 例子二、捷达车大家都了解,现在国际上的捷达车不是我们现在马路上跑的这个样子,是现在马路上跑的速腾是一样的。我们马路上跑的捷达车是德国最早的捷达车,后来德国捷达改型换成了我们现在的宝来,后来德国又改型换成了我们现在速腾。我们国家因为捷达车销量一直是位居榜首,一直舍不得扔所以就把换型的捷达改个名字多卖些价格,到现在分成了三种车。捷达、宝来、速腾在国际上都叫捷达。就是新款和老款之分。 例子三、很关键的一段,是我们国家用的材质和组装技术落后。即使发动机和国际上的一样,零配件都一样,在我们国家组装出来的车开起来就不一样。精细度不够。凯美瑞是进口的佳美车,进口的佳美车新车要40万。而凯美瑞国产了,车辆的材质就改变了,成本降低了最贵的才26.98万。比进口车省了十几万人民币,这十几万不只是关税,也是汽车的制造成本。所以各方面都比不上进口的佳美。如果哪个朋友不理解,你就想一下,一样的不料不同的师傅做出的衣服就不一样。这个道理大家就都懂了。 完全自主的品牌才发展起来不就。例如:奇瑞、吉利、上海华普等等自己的品牌。奇瑞起步很不稳,最早流传的顺口溜“奇瑞、奇瑞修车排队”这是在出租车中流传出来的,以前的质量确不过关。现在的奇瑞改变了很多,但在高端技术上还没有占据市场。所谓三大破之一的“东方之子”竟然是奇瑞的主打高端车型。吉利和华普就不用说了,在2002年的时候他们是一家后期因为股份的问题而分开,2003年成立了华普。走的也是低端车型谈不上加速的问题,只是在老百姓心理是代步工具而已。 上面所诉总结以下几个原因比不上进口车。1、技术陈旧,2、做工不精细。3、纯正自己的品牌没有高端车只是代步工具。 但在2003年以后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使以后很难预测,现在已经有很多汽车的技术是与世界同步了,但还欠缺点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时尚的创造风格。)分享评论(0)

很多朋友在买车时都会纠结到底是买合资车好,还是国产车好,最后有的人肯定因为爱国情怀选择了国产车。如今国产车也有不少,其中少不了大家熟知的财大气粗的吉利汽车。为什么说吉利财大气粗,那就是2010年吉利支付了13亿美元和2亿美元银行票据从福特手中受够了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而这次进一步扩大了吉利汽车的影响,那么吉利汽车怎么样,吉利汽车的质量如何,为什么有的人都说吉利车不好,那不好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小编接下来深入探讨。

如果要说吉利汽车的历史,那么肯定要说一说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李书福。不同于国外很多汽车品牌的创始人,李书福的出身就相当精彩了,照相馆、冰箱厂、建材厂、摩托车厂……这些都是李书福在开始汽车行业前的经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经历,让李书福有了造车的资本。

在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后,吉利集团正式成立。作为国内第一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吉利汽车开始的道路并不容易,靠着摸索和积累,终于在1998年8月8日,吉利汽车第一辆吉利汽车正式下线,命名为“豪情”。从名字可以看到,那是充满着第一批吉利人创业的豪情万丈的一辆车。

吉利豪情跟夏利十分相似,只是前脸差别很大,底盘和造型来源与夏利,发动机也是夏利相同的丰田8A,变速箱来自菲亚特。正是那么东拼西凑的一款车承载了当时吉利人的心血和希望。

之后的吉利开始不断研发新车,毕竟不可能仅依靠豪情来过日子,接着发布了美日、优利欧等车型。到了2001年,吉利推出了中国第一款跑车——美人豹,虽然销量不咋的,但是能敢于尝试,也是很了不起的一步。

时代在发展,吉利也没有停下脚步,自由舰、金刚等车型的上市也是肯定了吉利的口号“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在收购了沃尔沃后,由于之前车系过多,全球鹰、帝豪、上海英伦三个子品牌在名字和标志上都有很大差异,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在2014年,吉利对旗下品牌进行调整,统一为一个吉利,并在原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升级。

吉利如今给人的印象就是财大气粗,发现哪个有发展空间或者技术成熟就动手去并购,在过去10年里,吉利就进行了8次海外并购,投资规模超过150亿美元,设计汽车零部件、成熟技术和成熟汽车公司,其中有沃尔沃、Polestar、领克汽车、吉利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商用车、莲花豪华跑车等多个品牌。

原本凭借低廉的价格来占领低端汽车市场的吉利如今发现这样做既赚不了多少钱,技术也不够成熟,而最快速的掌握核心技术,弥补短板的方法是并购,以并购换技术、用技术换市场。这就是李书福的口号由原来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变成“造每个人的精品车”。

事实上通过并购来获取成熟技术的确让吉利汽车变了许多,尤其是外型,不再是平庸,而是有很大突破,设计更加前卫。这从吉利博瑞身上特别明显,这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体现成果的一款主力车型,设计和工艺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准,售价11.98万-17.98万。

而SUV市场则有博越,搭载1.8T和2.0L发动机,定位紧凑型市场,售价9.88万-15.98万。

从中国消费者协会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汽车品牌投诉量排行榜中,吉利汽车排名第10。但是细看投诉也分为很多种,但是吉利汽车质量投诉在前十是最少的,而合同、售后服务和其他问题占了大多数。

吉利的确在技术和设计上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产品质量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按照目前形势来看,吉利汽车的难点在于已经走上了发展精品车的战略,但是企业的售后服务和4S店管理上没有提升,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人们说吉利车不好的原因,要想消费者满意,必须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