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亚迪股票基本面分析2021

2.梦想照进现实 陕西帝亚首款车型量产下线

3.广东福迪为何破产

4.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曾经卖8.5亿,如今只卖1600万?

5.商务部工信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住汽车消费;小鹏收购福迪汽车

6.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为获得生产资质扫清障碍

7.小鹏收购福迪:收购或是造车新势力拿到下赛段入场券的最佳方式

江苏福迪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_江苏福迪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在工信部5月19日发布的第33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小鹏汽车出现在了“被许可的整车生产企业”名单中。

车云菌也去搜索了一遍公告目录,发现这张“准生证”的关键,在于这步操作:

也就是说,在2个月前完成对广东福迪汽车的100%收购之后,小鹏这次成功将福迪的生产资质变更到自己手中,由此前的“海马代工”正式转入肇庆工厂的“自产模式”。小鹏汽车也向车云菌确认称,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里所显示的信息,此后会有更新,小鹏P7将在小鹏汽车自建工厂——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自主生产。

按照小鹏官方说法:“小鹏汽车成为了新势力中为数不多拥有生产资质、自建工厂制造生产能力的企业。”

抠掉“海马”,换上“福迪”?

小鹏终于“抠”掉了车尾的“海马汽车”。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始终是这些“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造车玩家们最大的桎梏。一些心急的选手退而求其次寻求代工伙伴,也有不差钱的选择直接收购已有资质的车企,“曲线”生产。

这两种方式,小鹏汽车都走了一遍。

公司首款产品小鹏G3,就来自其与海马汽车共同建设的郑州海马小鹏智能工厂。彼时,尚未解决资质问题的小鹏,在2019年底向工信部申报P7时,依旧挂着“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的头衔。

后来,为了能顺利完成小鹏P7在工信部的产品公告流程,小鹏决定100%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据报道,到3月19日,福迪汽车的股东方已变更为小鹏汽车旗下公司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迪汽车董事长、法人叶青,董事陈岩、沈振强、王殿武等均已退出,由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福迪汽车执行董事,小鹏汽车副总裁何涛担任监事。

于是,在工信部最初公布的第33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我们看到小鹏申报了三款P7车型,均转由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科技工业园B区博爱东路的工厂进行生产。

那时车辆尾部的“海马汽车”标识,已经改成了“广东福迪”。业界人士也认为,小鹏P7可能同时在广东福迪和郑州的海马汽车工厂(代工)生产。

肇庆工厂,箭在弦上

如今生产资质的成功转移,打破了业内对于P7的种种猜测。

事实上,资质审批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量产车型的品质,重点是其产品能否实现“生产一致性”,即车企关于技术控制、成本控制的能力。

包括小鹏在内的新能源选手,也早已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准备或递交申请材料,排队等待“准生证”下发。据不完全统计,处在等待队列中的企业多达数十家,其中甚至已经有人完成了自建工厂的工作。他们的产品或许已在生产线上,只等有关部门“拉铃”开工。

小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在2017年12月,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简称肇庆工厂)就已完成奠基仪式,也成为公司全球首个自建的整车生产基地。

官方资料显示,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达3000亩,其中整车生产项目占地面积1500亩,工厂厂区共设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Pack五大车间,拥有 4 种不同车型总装柔性生产线及 1 条柔性电池合装线,共计设置 264 台智能工业机器人。此外,工厂内还建有覆盖 18 种测试路面以及 NVH、操控制动舒适性、密封性、自动泊车系统等多种功能测试的动态测试跑道。

肇庆工厂各生产车间已于2019年9月完成全面封顶,此后进行预生产进行设备调试,目前通过小鹏P7工程试制车的小批量试生产,已经跑通并验证整个生产流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亚迪股票基本面分析2021

对于每一个造车新势力而言,生产资质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难题。毕竟汽车这种产品用互联网概念打造出市场第一印象并不难,但从设计雏形到实车落地,解决生产资质让产品合理合法的推出市场,而获取生产资质却并不简单,因此新势力企业取代工的方式生产车型,是目前一个非常主流的做法,例如小鹏利用海马汽车的生产线生产主力产品小鹏G3,蔚来则依靠江淮汽车的生产线投产等等。

但整车生产资质却是一个汽车品牌最终都需要获得的“金字招牌”,特别对于谁都想跟海外新能源巨头特斯拉掰掰手腕的新势力而言,更是如此。(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从投建到获得生产资质、获得政策补贴再到实车上市,几乎一路绿灯。)

近日,根据国内权威的企业信息资讯平台“天眼查”所公布的消息与数据显示,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变更,新引入股东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并由其全资控股,原有股东完成退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于2月14日由小鹏汽车投资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企业自有资金投资、能源管理服务、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充电服务、研发电动汽车等。

当股权变更交接期过后,小鹏也将顺理成章的获得属于自己的生产资质,这将为在今年推出的主力产品全新小鹏P7甚至后续小鹏索要推出的一系列新品的生产提供更为完备的条件。

沉寂却又完备的福迪汽车

对于年纪较轻的汽车爱好者而言,福迪汽车的知名度或许并不高。但其实,福迪汽车是广东汽车工业领域上影响力不小的一个汽车企业,整车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并且是中国发改委认可的汽车重点生产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整车年产达到10万辆、车身年产达到30万辆的规模;主要生产车型为SUV以及皮卡,曾经在广东一带的市场上,旗下的“探索者III”系列SUV和“飞越系列”SRV车型还具备不小的曝光度和市场涵盖面。

除却整车生产能力之外,更是涉足于车身零部件配套的业务,与福田、东风、长城、黄海、长丰等车企形成了长期的车身零部件配套关系。虽然是私营车企,但具备完善的生产品控体系,属于一个十分优质的行业资产。但由于市场变化,福迪汽车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而小鹏的全资进驻,将为已经略显沉寂的福迪带来全新的活力。

此次收购不影响小鹏与海马的关系

众所周知,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建立了长效的合作关系,也正是因为有海马汽车的生产资质,小鹏G3才能成为现如今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影响力极高的一款产品。此次小鹏汽车收购福迪生产线的股权变更并不会影响小鹏与海马之间的关系,相反,这更利于小鹏利用多元化的生产与资金渠道,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品牌影响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小鹏汽车在智能化汽车领域中的行业影响力,从“行业新势力”向“中国智能汽车新车企”的概念转变。

“资质战”已经打响,新势力将开始大浪淘沙的过程

除了找工厂代工之外,造车新势力用收购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和生产线也已经成为了现下造车新势力的主流竞争渠道,诸如威马汽车收购中顺、拜腾收购一汽华利、车和家收购力帆等等,蔚来则更为特殊,用与市签署中国总部落户协议的方式,取相对于收购单一整车工厂而言,更为强大的背景解决资金和生产资质的问题;这种看似“曲线救国”的方式不仅能让进入沉寂甚至淘汰阶段的老资质企业得以盘活,同时也是解决新势力在实车生产过程中后顾之忧的一个有效“捷径”。

由代工方式转向获得生产资质的自有工厂生产,这种方式的转变或许也意味着新势力将面临着新的一轮内部竞争的过程。随着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市场正轨,新势力企业开始被更多的消费者与更广阔的市场环境接受,新势力品牌旗下的产品将面临着下一步的考验,那便是工厂的效率、成本、质量的管控能力;汽车产品力是否过硬永远是一个汽车品牌和车型能否在市场中经历时间考验的重要因素,因此生产资质的可靠性,将会是未来新势力领域中加速淘汰弱势企业,形成行业领军品牌的一个重要依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梦想照进现实 陕西帝亚首款车型量产下线

2021年中国股市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比亚迪作为市值最高的整车公司之一,股价涨幅也比较大。截至本文撰写日(2021年12月10日,下同),比亚迪a股股价为301.42元,今年以来涨幅为55.25%;如果以2020年比亚迪a股最低价46.61元为基数,不到两年股价上涨546.69%。 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营业收入等核心业绩指标快速增长的同时,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明显提升。根据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当年营业总收入达1451.92亿元,同比增长38.25%;净利润24.43亿元,同比下降28.43%。在比亚迪股价大幅上涨的同时,其盈利水平却没有明显改善,这就引发了人们对比亚迪“增收不增利”的质疑,以及其股价是否被高估。 根据比亚迪不同业务板块所处的行业和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业务板块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预测,探讨比亚迪的估值模型和2022年的估值。本文认为,比亚迪应该用“分部估值法”对不同的业务分部进行估值。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业务,要按照市销比进行评估。因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投资比亚迪的确定性,而不是试图证明投资比亚迪的高弹性或高回报率,所以在估算营业收入、PS值等关键指标时,应该取保守的方法。 根据上述估值原则和方法,在悲观、中性和乐观条件下,2022年比亚迪整体估值分别为10400亿元、12992亿元和15585亿元,对应的股价分别为357.27元、446.31元和535.38元。对比本文发表之日比亚迪a股股价,预计2022年比亚迪股价在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况下分别上涨18.53%、48.07%、77.62%。 一、估值模型基础知识 在对比亚迪进行估值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该用不同的估值模型。 以下常用估值方法引自知乎: 1.资产导向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以净资产估值为主,利润估值为辅。 2.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以利润估值为主,净资产估值为辅。 3.互联网企业,以用户数、点击量、市场份额为长期考量,以市场销比为主要考量。 4.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份额为长期考量,注重市场销售比。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只能用利润(PE,即市盈率)来估值。相反,如果所有企业都必须按利润来估值,那估值就太简单了。巴菲特曾经说过,“一个投资者只需要学会两个功课:如何理解市场,如何对市场进行估值。”如果估值这么简单,那么炒股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显然,我们都知道炒股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有些企业不以利润来估值,而是以价销比来估值呢?这是因为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利润水平差别很大。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萌芽阶段或成长期。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R&D费用做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厂和购买生产设备,建立营销和服务网络,投入大量的市场费用进行市场推广。但此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还比较低,企业的产品成熟度和品牌影响力还比较差,所以销售收入还比较少或者还处于缓慢爬坡阶段。现阶段,一方面各种成本很高,另一方面销售规模相对较小,必然导致利润率降低,甚至亏损。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企业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提高,头部企业的销售规模会迅速放大,边际成本会随着规模的发展逐渐降低,然后利润率会逐渐提高。因此,对于高速增长但利润不稳定的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企业,通常用市销率进行估值。 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销量和利润曲线图如下(红框表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业务目前所处的阶段,即成长期): 二、比亚迪的估值模型 在对比亚迪进行估值之前,一定要对比亚迪不同业务板块的行业、发展阶段等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决定不同业务板块的估值模型。 根据比亚迪2021年半年报中的描述,比亚迪的业务包括汽车、半导体、手机零部件及组装、充电电池及光伏、轨道交通等业务。其中,汽车业务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含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商用车(含纯电动客车、纯电动商品物流车、纯电动叉车、纯电动智能自卸车等。)和传统燃油车。从收入构成来看,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占52%,充电电池和光伏占8%,手机零部件、总成及其他产品占40%。 比亚迪的业务板块众多,不同板块的行业和发展阶段存在明显差异。比如新能源汽车和手机组装是完全不同的行业,目前的发展阶段也不同。首先要确立“分部估值法”的原则,即对比亚迪的不同业务分部分别进行估值,汇总后即为比亚迪的整体估值。根据比亚迪不同的上市主体(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和业务板块,我们可以将比亚迪的业务拆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按照不同的估值方法进行估值: 1.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按市销比估值; 2.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按市销率估值; 3.传统燃油车业务,估值为0(比亚迪预计将很快退出该业务); 4.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以市销率估值; 5.Foday为备件业务,估值为0(估计目前外供业务量较小,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营收数据); 6.比亚迪电子(手机零部件及组装、电子雾化产品等业务。)已经上市,按照预测市值估值; 7.比亚迪半导体(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半导体制造及服务等业务。)拟在创业板上市,按照预测市值估值; 8.轨道交通、光伏等业务按预计累计投资额估值。 注:以上第6项,比亚迪电子已在港股上市(股票代码285);上面提到的第七家比亚迪半导体,2022年上半年在创业板上市;其他业务属于比亚迪总公司或其他子公司。 三。2022年比亚迪估值 我们根据以下原则和方法对比亚迪进行估值: 1.用分部估值法; 2.对于以价销比(PS)进行估值的业务,在简要分析比亚迪竞争力和业务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结合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价销比预测PS值,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22年的预测业务收入计算估值。 3.因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投资比亚迪的确定性,而不是试图证明投资比亚迪的高弹性或高回报率,所以应该取保守的方式来预测PS值。 我认为,价销比估值法是一种间接估值法,因为企业的最终价值来源于其盈利能力,所以在用价销比估值法时,要考虑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在我看来,创新型科技公司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关于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我曾经在2021年6月15日写过一篇题为《投资比亚迪的核心逻辑》的文章。其中的核心思想仍然适用于目前对比亚迪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比亚迪目前的竞争力远远超出了我写这篇文章时的预期。以上“投资比亚迪的核心逻辑”链接如下:网页链接。 用以下分部估值法对比亚迪2022年各业务分部进行单独估值。 (1)新能源乘用车业务估值 1.1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新能源乘用车全球销量数据,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全球统计排名中,比亚迪位列第二,仅次于特斯拉。如下图: 2021年10月月度统计,比亚迪高居榜首,特斯拉降至第二。如下图: 根据上述2021年累计数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二;根据2021年10月的月度销量数据,比亚迪销量全球第一。是数字神的语言(意思是最客观)。以上销售数字充分体现了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从核心技术来看,比亚迪的叶片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以及被誉为“下一代纯电车摇篮”的DMi平台和E平台3.0,技术竞争力突出,优势领先。在产品力上,比亚迪乘用车覆盖纯电动和超级混动两大系列。车型包括轿车、SUV等车型,价格从8万元到30万元不等,覆盖了90%以上的市场需求。从实际市场表现来看,很多车型供不应求,销量遥遥领先除特斯拉以外的所有竞争对手。综合分析产品竞争力、产品覆盖面、产能、品牌影响力等因素,我认为比亚迪很有可能在2022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1.2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收入预测。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2021年11月产销快报,2021年1-11月,比亚迪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500922辆,其中11月销售90121辆。预计2021年比亚迪将销售6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其中2021年12月预测销量将超过10万辆。 预计2021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突破10万辆。考虑到合理的环比增长,预计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0万辆。按照15万元的ASP(平均售价)(与2021年ASP预估值相同)计算,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收入将达到2250亿元。 注:比亚迪2021年宣布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0万辆,随后又将销量目标下调至120万辆。我们的分析可能是基于预期管理层的考虑,有意调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 1.3标杆企业当前销售率数据。 由于比亚迪将于2022年基本退出燃油车业务,成为纯新能源车企,本文选取纯新能源车企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作为标杆企业。截至本文撰写之日,上述四家企业的市值、PB、PE、PS数据如下: 以上四家企业的简单平均PS为:14.93。 1.4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估值。 从理论上讲,由于比亚迪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规模和利润水平弱于特斯拉,但高于蔚来、小鹏和理想,比亚迪的估值水平应该介于特斯拉和其他三家之间,14.93的PS比较合适。但由于这些企业的PS可能被严重高估,本文按照悲观、中性、乐观三个等级确定PS,并对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进行评估。下表: (二)新能源商用车业务估值 2.1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包括纯电动客车、纯电动商品物流车、纯电动环卫车、纯电动叉车、纯电动智能自卸车、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纯电动拖拉机等。 根据比亚迪2020年年报,“集团推出的纯电动公交车和纯电动出租车已在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城市成功运营,为洛杉矶、伦敦、阿姆斯特丹、悉尼、香港、京都、吉隆坡等城市带来绿色公共交通解决方案。” 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之一,产品布局全面,具备一定的全球化运营能力。 2.2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收入预测。 根据比亚迪2020年年报,比亚迪2020年销售商用车6651辆,销售收入69.73亿元。 在比亚迪2020年的商用车销量中,销售了6050辆客车和601辆其他商用车。如下图: 比亚迪2020年商用车销售收入约为69.73亿元,如下图所示: 考虑到比亚迪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布局较早,产品线全面,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逐步从乘用车扩展到商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也将快速增长。预测2020-2022年比亚迪商用车将保持50%的复合增长率。以此计算,2022年比亚迪商用车销售收入预计为: 69.73×150%×150% = 157(亿元) 2.3标杆企业当前销售率数据。 本文选择宇通客车作为标杆企业。宇通客车介绍,“宇通客车是中国客车行业上市公司(SH.600066),集R&D、客车产品制造和销售为一体。其产品主要服务于公交、客运、旅游、团体、校车、特殊出行等细分市场。截至2020年底,宇通累计出口客车超过7万辆,销售新能源客车14万辆。大中型客车多年来畅销世界各地。” 截至本文撰写日,宇通客车市值、PB、PE、PS数据如下: 注:市销比由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计算的市销比1.57换算成全年市销比。 2.4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业务估值。 本文按照悲观、中性、乐观三个等级确定PS,对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业务进行估值。下表: (3)传统燃油汽车业务的估值 从2021年开始,比亚迪的燃油车业务逐渐萎缩。根据比亚迪公布的2021年11月产销快报,2021年1-11月,比亚迪共销售燃油车131181辆,其中11月销售7121辆。2021年11月,比亚迪燃油车销量占当月98340辆整车销量的7.24%。 考虑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快速增长,比亚迪燃油车销量的逐月下滑,以及比亚迪DM和DMi车型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预计2022年比亚迪将基本放弃燃油车业务,因此2022年比亚迪燃油车业务估值为0。 (4)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业务(以下简称“电池业务”)估值 4.1比亚迪电池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目前量产最好的动力电池,原因如下: 1.与同行业磷酸铁锂电池相比。 叶片的能量密度是已经量产的磷酸铁锂电池中最高的。 1)汽车续航能力对比。比亚迪用2020技术的blade电池的“汉”续航已达605公里。作为标杆产品,特斯拉2021年发布的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3续航556公里,“汉”续航里程领先约9%。 SUV续航能力对比。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申报信息,用2021技术的刀片式电池的比亚迪“唐”续航已达700公里。特斯拉2021销售的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Y作为标杆产品,续航545公里,“唐”领先28%左右。 上述基准车型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由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公司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在其他企业中可以算是比较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虽然评价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包括电芯密度、电池组密度等不同的评价指标,还有重量密度、体积密度等评价指标,但在保持车型正常(外观正常,不侵占用户实际可以使用的空间)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可以看做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综合指标。毕竟这是用户能够实际体验到的关键指标。我们认为特斯拉的电机、电控等技术应该不弱于比亚迪。因此,上述续航里程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差异。 2.与三元锂电池相比。 三元锂电池的优点包括:更长的电池寿命、最快的充电速度、最佳的低温性能等。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点包括:更好的安全性、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循环次数、更少的限制等。(比如用于三元锂电池的钴,世界已探明的经济可开储量只有710万吨,只能作为950亿千瓦时电池;而2/3的钴矿依赖于非洲的刚果金)。 同行业刀片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的比较: 1)耐力。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已经达到足够高的水平(比如2021款比亚迪唐已经达到700公里),随着充电网络的逐步完善和快充技术的广泛用,高续航的边际效用递减,高续航的三元锂电池只对追求极高续航的小众车型意义重大。通俗地说,三元锂电池即使续航达到1000公里,除非解决了安全和成本的问题,否则实质意义比较小。 2)充电速度。理论上三元锂电池的充电速度更高,但随着800V快充技术的应用,充电速度的实质性差异已经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3)低温性能。根据比亚迪近期进行的冬季测试,由于用了全新的热管理技术,续航405km的海豚时尚版,在平均环境温度-7℃ ~ 4℃的续航测试中,续航实现率高达81%,充满电续航超过330 km。低温续航比同级机型高出2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非常接近三元锂电池的低温性能。 4)刀片电池在安全性、成本、循环次数和减少限制方面比三元锂电池具有明显的优势。 3.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相比。 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技术路线迭代很快,但一般认为,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纳米离子电池,以及其他技术路线的电池,至少在3到5年后才会大规模量产和应用。从专利申请等信息来看,比亚迪在这些技术路线上也有充足的技术储备。 刀片式电池与其他电池的对比总结: 综上所述,在国内补贴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国外补贴政策有待观察),磷酸铁锂电池必将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三元锂电池将逐渐只应用于追求超长续航的小众车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有非常好的市场竞争力。 4.2 2022年比亚迪电池业务收入预测。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2021年11月产销快报,2021年1-11月,比亚迪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总装机容量约为32.873GWh,其中2021年11月装机容量为4.883GWh,预计2021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总装机容量约为38GWh。 预测比亚迪2022年规划产能约165GWh,电池装机容量保守估计70GWh,其中外供约20GWh(含储能);预计装机容量约80GWh,其中约30GWh外供(含10GWh储能)。本文以中位数75GWh作为2022年比亚迪电池装机容量的预测数。 注:以上预测数据引自雪球用户“开心自在”2021年11月12日发表的文章《比亚迪近期概况及2022年展望》。文章链接:网页链接。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11月30日发布的消息,2022年纯电动汽车(ev)配备的锂电池价格可能出现调查开始以来的首次上涨。2021年为每千瓦时132美元,仅比上一年低6%。预计2022年将升至135美元。按照上述标准,2022年电池价格约为0.86元/Wh。 考虑到上述价格可能包含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而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相对较低,再考虑到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因素,本文以0.77元/Wh计算出比亚迪2022年电池业务的营业收入,即578亿元。如下所示: 0.77元/Wh X 75GWh = 578(亿元) 4.3标杆企业当前销售率数据。 本文选取a股上市的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为主营业务的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作为标杆企业。 截至本文撰写之日,上述两家企业的市值、PB、PE、PS数据如下: 注:营销率简单来说就是由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计算的营销率换算成年营销率。 以上两家企业的PS简单平均值为:12.67。 4.4比亚迪电池业务估值。 从理论上讲,由于目前比亚迪电池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弱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但高于郭萱高科,比亚迪的估值水平应介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之间,12.67的PS较为合适。此外,由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较快,比亚迪电池业务继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应给予其相对较高的估值。但由于标杆企业的PS可能被严重高估,本文按照悲观、中性、乐观三个等级确定PS,并对比亚迪电池业务进行评估。下表: 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电池业务很大一部分是内部销售,也就是直接供应给比亚迪汽车子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这部分的销售收入将被合并,不会反映在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中,而只会在合并报表中反映外供部分的营业收入。但由于其他车企和作为标杆企业的电池企业基本不会同时生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其PS只针对单一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或电池业务,所以本文将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和动力电池业务分别按照PS进行估值。 (5)福迪零部件业务估值 2020年3月,比亚迪宣布成立福特电池有限公司、福特远景有限公司、福特科技有限公司、福特动力有限公司、福特模具有限公司五家福特公司,分别对应动力电池、汽车照明、汽车电子、动力总成、汽车模具,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所有核心领域。未来,福特企业可能会独立出来,为汽车行业的其他企业提供零部件。 目前福迪的企业业务量还是比较小的,相关业务可能会纳入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或者电池业务。本文暂将福迪的备件业务估值为0。 本文的目的是将福迪的零配件业务单独列出,以提示该业务的增长潜力和比亚迪市值继续增长的潜在机会。 (六)比亚迪电子的估值 由于比亚迪电子已经上市,本文根据16家机构在富途软件上预测的平均目标价计算2022年比亚迪电子的估值,并根据比亚迪持有的股权比例计算这部分业务的估值。 截至2021年11月18日,富途软件上已有16家机构预测了比亚迪电子的目标价,目标价最低26.440港元,目标价最高65.400港元,目标价平均44.542港元。 按照上述平均目标价,2022年比亚迪电子的估值为1003.53亿港元。如下所示: 2.53亿股X 44.542港元/股= 1003.53亿港元。 持有比亚迪电子14.82亿股,占比65.75%,对应估值659.8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39亿元。 在上述估值的基础上,本文用悲观、中性、乐观的方法,对比亚迪2022年持有的比亚迪电子股份分别评估为431亿元(0.8系数)、539亿元(1.0系数)、647亿元(1.2系数)。 (七)比亚迪半导体的估值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IPO申请,预计2022年上半年在创业板上市。本文根据比亚迪半导体的发行价和比亚迪持有的股份数量,计算出比亚迪持有的比亚迪半导体的估值。 根据CicC编制的《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比亚迪半导体是一家高效、智能、集成的半导体供应商,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和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电、光、磁信号的传感、处理和控制,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汽车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进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比亚迪致力于共同构建中国汽车级半导体产业创新生态,助力实现中国汽车级半导体产业自主、安全、可控、全面、快速发展。 根据上述招股书,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14.41亿元,扣非净利润3184.44万元;2021年1-6月,比亚迪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12.35亿元,扣非净利润16399.34万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比亚迪半导体总资产为452,533.90万元,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42,898.31万元。 根据上述招股书,比亚迪半导体拟募集资金26.86亿元,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5000万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按照常规理解,IPO后,比亚迪半导体的估值约为268.6亿元。 在比亚迪半导体IPO和发行新股之前,比亚迪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0%的股份。比亚迪半导体IPO后,预计比亚迪持股比例将被稀释至65.07%。届时,比亚迪所持比亚迪半导体股份的估值约为175亿元。如下所示: 268.6×65.07% = 175(亿元) 在上述估值的基础上,本文用悲观、中性、乐观的方法,对比亚迪2022年持有的比亚迪半导体股份分别评估为140亿元(0.8系数)、175亿元(1.0系数)、210亿元(1.2系数)。 (八)轨道交通、光伏等业务的估值。 比亚迪的城市轨道交通业务被视为比亚迪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致力于为全球光伏发展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作为比亚迪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亚迪的轨道交通和光伏业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由于财报中没有单独披露轨道交通和光伏业务的财务数据,我按照预计累计投资额对比亚迪的轨道交通、光伏等业务进行估值。 比亚迪显示,仅云轨项目,比亚迪就投入了50亿元。据非正式消息称,比亚迪在轨道交通和光伏项目上投资了数百亿元。按照悲观、中性和乐观的方法,本文对比亚迪轨道交通、光伏和其他业务的估值分别为160亿元(0.8系数)、200亿元(1.0系数)和240亿元(1.2系数)。 (九)2022年比亚迪整体估值 综合上述分部估值结果,在悲观、中性和乐观条件下,比亚迪2022年整体估值分别为10400亿元、12992亿元和15585亿元。如下所示: 截至本文发稿日,比亚迪a股股价为301.42元,总市值约8775亿元(此处h股等于a股计算总市值,下同)。根据本文预测,2022年比亚迪整体估值为1.04万(悲观)、12992亿元(中性)、15585亿元(乐观),对应股价分别为357.27元、446.31元、535.38元。预计2022年比亚迪股价分别为18.53%和48.00元。 四。比亚迪估值的其他参考数据 (1)券商对比亚迪的估值 以下是近期部分券商发布的关于比亚迪营收预测、盈利预测、估值的数据: 注:招行国际市值预测按港股目标价425港元计算,花旗银行市值预测按a股目标价461元、港股目标价536元计算,美国银行证券市值预测按目标价372港元计算。其他数据直接引自相关研究报告。 (2)比亚迪过去一年的定价 1.2021年1月,比亚迪以每股225港元(折合人民币183.71元)的价格增发1.33亿股h股。据悉,本次增发,高瓴资本有意以更高的金额参与认购,但并未得到比亚迪方面的积极回应,最终确定为2亿美元。可以合理推测,投资机构对比亚迪本次发行的价格认可度较高。 2.2021年11月,比亚迪以每股276港元(折合人民币225.35

广东福迪为何破产

12月6日下午,陕西帝亚小维新能源汽车量产下线仪式在渭南工厂举行,来自于行业领导、陕西省、渭南市领导及各相关单位、陕西帝亚各投资方以及合作伙伴共计3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

建成投产,帝亚一维开启新篇章

2017年11月,总投资50亿元的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渭南纯电动生产基地,在陕西省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开工,历时3年,帝亚一维渭南纯电动生产基地宣告一期项目建成,旗下小维新能源汽车也于当日下线,这是帝亚一维第一个自建并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

据介绍,2017年帝亚一维在与渭南高新区合作成立了陕西帝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作为帝亚一维第一个建设的生产基地运作平台,陕西帝亚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陕西帝亚纯电动车生产基地项目分三期建设,建设用地457亩,总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其中项目一期投资总额20亿元,预计年产能达10万辆规模。

(陕西帝亚纯电动生产基地全景)

目前,陕西帝亚纯电动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已完成,建成了包含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以及PACK车间、性能试车跑道、技术中心等等,工厂内集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于一体,生产线可实现多车型柔性化自动生产,精益制造贯穿整个制造环节。

此次小维新能源汽车的顺利下线,标志着陕西帝亚工厂的生产线已具备了规模量产能力,也为小维新能源汽车后续的交付以及新产品、新车型的推出提供了产能保障。就此,帝亚一维开启成长新篇章。

合作共赢,渭南人民实现造车梦

陕西帝亚纯电动生产基地项目从破土动工到如今建成投产,得到了陕西省、渭南市各级以及渭南市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作为陕西省2018-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高新区管委会以?金牌?店小二的服务精神,积极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多次组织人员到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询问工程进展情况,了解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全力的支持,在高新区管委会的积极帮助和协调下,陕西帝亚纯电动生产基地得以顺利建成。

(下线仪式出席领导工厂参观)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有相关数据表明:汽车制造业每增值一元,可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增值2.64元。鉴于对上游钢铁、石化、玻璃、电子和下游金融、保险、旅游等产业拉动,它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在5%以上。陕西帝亚纯电动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全产业链2万余人就业,同时带动周边相关配套产业发展150亿元以上。

此外,小维新能源汽车的下线,更是实现了渭南地区新能源整车生产?零?的突破,填补了渭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空白,为渭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史上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线仪式出席领导合影)

?今天小维新能源汽车的顺利下线,意味着渭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成果初见成效,为渭南市建设成为全省乃至西部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维新能源汽车更是?渭南高新制造?的首辆新能源汽车,实现了我们渭南人民的造车梦。?在下线仪式上,渭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薛清军道出了小维新能源汽车下线,对于渭南市以及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

陕西帝亚纯电动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已然 迸发出强大的产业势能 ,从产业链融入到区域,为渭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精准定位,革新城镇出行

为什么第一款产品选择做小维这样的小型经济型新能源汽车,帝亚一维创始合伙人、副总裁,陕西帝亚总经理蔡锋解释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从导入期迈入成长期,但保有量渗透率却不到2%,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主流产品也更符合城市出行需求,在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虽然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充电桩,出行半径不大,使用场景更契合电动车的使用,但是却鲜有契合城镇出行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现在动辄4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高昂的价格只能让很多城镇居民望而却步。?

(帝亚一维创始合伙人、副总裁,陕西帝亚总经理蔡锋演讲)

根据腾讯研发大数据报告,我国城镇居民90%出行半径在30公里以内,85%单次行驶时间不超过30分钟,买车的主要用途是接送孩子上下学、日常买菜等,面对这样中短途出行细分市场,低价格适中续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才是?敲门砖?,?未来5年,将有1.5亿辆城镇出行的刚需,小维新能源汽车正是瞄准了3 0公里以内的 城镇中 短途出行 这一细分市场,不仅可以日常代步、经济实惠、好停好开好充电,更重要的是产品有保障、服务有保障、售后有保障。为了保障乘客安全,我们专门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碰撞测试, 碰撞试验整体结果均高于国家电动汽车法规(草案)要求, 此外我们还承诺为每一位小维的用户提供?购车愉悦、使用无忧?服务体验。?蔡锋说到。

据悉,帝亚一维后续还将创新推出便携换电版产品以及物流衍生类产品,满足城镇中短途出行多用途需求,努力为城镇居民创造触手可及的车生活,提供更多可能的出行和生活解决方案。

( 小维新能源汽车 )

三年蓄势,一朝破晓,帝亚一维始终秉承?心专、行远?的企业理念,聚焦中短途出行领域,笃定初心、坚定信念、乘风乘势,朝向目标稳步前进,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帝亚一维公司简介

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由江苏悦达集团、IDG资本、阿尔特汽车、联动天翼及管理团队,共同发起成立的专注于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营销、运营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公司的管理团队主要成员来自于国内大型汽车和互联网企业的高管,技术团队前身是华尚斯坦德汽车设计公司的核心骨干。整个团队具有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及浓厚的创新文化。自2017年2月成立始,公司发展得到了福迪汽车、立讯精密、嘉兴华熠、清华控股,还有陕西渭南和宁波奉化国有投资企业等股东的资本加持和青睐。

公司秉持?心专?行远?的企业理念,聚焦于城镇中短途出行领域。围绕客户不一样的使用场景需求,开发具有降低用户使用焦虑的创新性?智?美?汽车产品和运营模式;借助互联网工具,高效地为用户提供?购车愉快、使用无忧?的服务体验。公司成立三年多以来,在新能源车?三电?、智能驾驶、整车轻量化、车联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取得了丰富的知识产权;特别是公司的换电技术和运营解决方案在业内独具特色,并尽快会将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向市场。公司建设的宜兴技术中心设施齐备、实验试制能力强;正在建设中的渭南基地也即将竣工完成,一期产能达到十万辆。首发车型将在今年11月正式量产上市,后续将推出换电版车型以及物流衍生类车型等。

2020年5月,公司总部迁址到宁波奉化,日前随着帝亚一维渭南纯电动生产基地的落成投产,帝亚一维已初步完成?一总部一基地?的建设工作,未来帝亚一维将以长三角为核心,推进与西北区域的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布局,进一步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融合。

@2019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曾经卖8.5亿,如今只卖1600万?

广东福迪破产原因:

1、一类是偏安一隅,缺乏技术和新车研发实力,主要做单一产品或代工产品的小厂。

2、安于现状,去发创新能力,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大火,广东福迪没有出产这样的汽车,还是生产以前的老产品。

商务部工信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住汽车消费;小鹏收购福迪汽车

启信宝数据显示,3月19日,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叶青变更为夏珩(小鹏汽车联和创始人、总裁)。此外,福迪汽车由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股东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来源:企业官方)

经济观察报报道,“肯定是为了生产资质,不过收购完之后应该还有些尾部工作需要处理,大概今年6月份能正式获取生产资质。”一位接近该收购案件的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据悉,该次收购总花费为1600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福迪汽车拥有10万辆整车产能,旗下拥有3款车型,但其2019年月销量却不足500辆,产能严重过剩。

这意味着,小鹏汽车仅以1600万元就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捡了个大大的便宜。而在此之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资质远不止这个价。

拜腾收购一汽华利:8.5亿

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收购过气车企,是众多造车新势力常规的手段。2018年9月,一汽夏利发布公告,宣布把旗下全资子公司一汽华利以1元的代价出售给拜腾。不过这桩买卖并不便宜,拜腾拿到这个生产资质的代价是:还得承担一汽华利8.5462亿元的债务。

拜腾创始人戴雷(左一)

不过后来拜腾并没有把这部分资金付足。2019年6月,根据一汽夏利的公告,拜腾依然还有3.1亿欠付。迄今为止,没有消息显示拜腾已经把这笔钱支付完毕。也就是说,拜腾为了获得生产资质,至少花了5.44亿人民币。

而各种信息显示,拜腾汽车一度陷入资金十分紧张的境地。花5.44亿收购一个资质,对于一个新创而且融资存在困难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理想收购力帆:6.5亿

2018年12月,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给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收购价格为6.5亿元。而后者背后的主导者正是理想汽车的老板李想。

理想创始人李想

双方达成交易时,还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将加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并同意在理想汽车融资方面达成合作,但至今双方合作没有更多消息传出。

也就是说,理想为了一个资质,倒腾了2年,花了6.5亿。好在理想目前并没有传出太多的资金问题。

博郡汽车:5.05亿

2019年11月,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与博郡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夏利以土地、厂房及负债作价5.05亿入股双方合资公司天津博郡。这意味着博郡汽车为了一个资质花了5.05亿。

不过,和拜腾汽车、理想汽车不同的是,博郡的合资方还提供了土地和厂房,以入股的形式加入。

特斯拉:0元

这里不得不提到特斯拉。迄今没有任何报道显示,特斯拉为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花了一大笔钱。也就是说,中国造车新势力在面对来自特斯拉的竞争时,光在生产资质这一点上就输了特斯拉一大截。

由此可见,对于有技术、有实力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新势力来说,生产资质这个门槛,颇有些拦路虎的意味。

资料显示,2016年5月-2017年5月,就有15家中国车企获得了免费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其中包括目前已经难以为继的长江汽车等等。而根据有关数据,拥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一共有约635家,随着竞争的加剧,其中不少企业必然会被淘汰,而他们所拥有的资质届时会流向市场,但其价值恐怕不会有几年前那么虚高了。

如今,随着小鹏汽车1600万元收获生产资质,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已经没有那么紧俏。而还不具备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如蔚来等业,相信未来能以更小的代价甚至不花钱而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关于这件事,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为获得生产资质扫清障碍

摘取每日重要新闻,

以科技视角、极客精神,挖掘重点,探索更多。

编辑丨AutoR智驾?智驾小郎君

商务部、工信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住汽车消费

3月23日,商务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发出通知,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其中在第六项扩大传统消费,第2项中明确,稳住汽车消费,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出台新车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取消皮卡进城限制、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等措施,组织开展汽车促销活动,实施汽车限购措施地区的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韩国将提供财政支持?帮助汽车行业渡过疫情危机

据路透社报道,韩国周一表示,将提供财政支持,帮助汽车业渡过新型冠状疫情危机,并警告称,欧洲和美国的供应链可能中断。韩国称,将加快海关放行,安排货物运输,并为汽车行业提供流动性支持。据官方数据显示,汽车业雇佣了韩国约12%的劳动力。不过,韩国贸易通商部没有透露将提供多少流动性支持,以及可能取何种形式。这项援助是已经宣布的紧急资金的一部分。

出让60%股权?河南国投入主绿驰汽车

近日,有媒体获悉,由于经营不善和资金链断裂,作为造车新势力的绿驰汽车已经“卖身”。并在本月已经完成股权变更,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国投)正式入主,并持股60%,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方。而公司注册资本由13亿余人民币增资20余亿人民币,公司名称也由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名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驰汽车)。河南国投入主绿驰汽车,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被国资控股的企业。

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为获得生产资质扫清障碍

日前,有媒体获悉,小鹏汽车已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由此满足了获得生产资质的必要条件之一。真正获得资质还需向各相关部门提交各类材料,并等待审批。天眼查信息显示,3月19日,福迪汽车的股东方已变更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而后者则是小鹏汽车旗下子公司。事实上,小鹏汽车在2017年5月,就宣布制造基地落户广东肇庆,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但因没有生产资质,肇庆工厂未能启动,其通过与郑州海马汽车以代工合作的方式,生产首款车型小鹏G3。

捷豹路虎英国工厂将转产电动车?XJ或率先投产

日前,有媒体从海外媒体获悉,捷豹路虎位于英国的布罗姆维奇城堡(Castle?Bromwich)工厂将改造成为用于生产该品牌旗下电动车的生产中心,全新XJ电动版车型将率先在此工厂进行投产,未来捷豹J-PACE电动版和路虎全新电动车型“Road?Rover”也将在布罗姆维奇城堡工厂进行生产。

跟随扁平化潮流,日产全新LOGO曝光

日前,有海外媒体曝出,日产已经申请了全新的品牌LOGO。此外,该公司还在加拿大针对旗下Z系列运动品牌也申请了新的品牌LOGO。近期,大众、宝马等一批车企都推出了全新的扁平化l风格ogo,日产现在也决定跟进这股潮流。根据全球商标文件显示,日产的全新LOGO也打算走大众、宝马的老路,将日产原本三维的品牌LOGO改成二维设计,也就是媒体所说的扁平化LOGO。从中可以看出,新LOGO的整体外观轮廓与此前的设计大体上相同,只是将“NISSAN”两侧的边缘设计为开口,设计十分简洁。值得注意的是,日产旗下Z系列的跑车此前一直沿用日产品牌LOGO,但在今年,日产打算为旗下运动跑车单独申请新的品牌LOGO。设计专属的品牌LOGO将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不同系列产品的差异化认知,从而提升运动跑车的品牌认知度。

劳斯莱斯和宾利宣布临时停产,影响部分市场新车交付

劳斯莱斯宣布其工厂将于3月23日起停产两周。临时停产结束之后,还将按原定进行为期两周的复活节停工维护期,劳斯莱斯汽车古德伍德总部非生产线员工将用办公室与居家办公轮流进行的方式保证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营。此外,另一家顶级豪华汽车制造商宾利近日也对外公布,自2020年3月20日起,宾利汽车位于英国克鲁的总部工厂暂停生产四周。

大众CEO:工厂停工或将持续数周,将试产呼吸机

据外媒报道,3月21日,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警告称,危机可能会迫使该公司关闭工厂的时间超过最初的。此外,大众还表示,将加入世界其他汽车制造商的行列,探索使用3D打印机制造医用呼吸机,从而对抗。大众表示:“医疗设备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在我们了解了生产要求以及收到蓝图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生产。”该公司透露,已经打印出了设备部件的原型,该集团旗下的斯柯达品牌也参与了该项目。截止到目前,除大众之外,其他宣布将开始生产呼吸机等短缺医疗设备的车企包括福特、通用、法拉利和日产等公司。

印度车企因疫情全面暂停生产

北京时间23日消息,印度最大车企马鲁蒂铃木和马辛德拉,以及大众、梅赛德斯-奔驰、菲亚特克莱斯勒、现代汽车等的印度子公司宣布,由于疫情爆发,他们将暂停在该国的生产。马鲁蒂铃木表示,将即刻关闭其在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的设施的生产和办公业务。马辛德拉表示,开始在其工厂生产呼吸机。

马斯克:特斯拉本周将提供1200台呼吸机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推特表示,特斯拉将在本周内完成大约1200台呼吸机的分发,他称,呼吸机的交付、安装和操作是其中最难的部分。上周五,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和SpaceX的员工正在“研究呼吸机”,尽管他不认为这些机器将来会被需求。

奥迪建电池组装厂,将投120亿欧元猛攻电动车

德国时间3月20日,奥迪集团宣布,为确保电动汽车快速上量,将在英戈尔施塔特工厂进行投资,准备在工厂附近建立电池组装厂。此外,到2024年,奥迪集团在研发、固定资产、工厂设备等领域投资约370亿欧元。其中,仅在产品阵容电动化方面,奥迪将预先投入约120亿欧元用于研发。

宝马全球最大工厂停产2周

近日,据外媒报道,宝马汽车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SUV工厂将于4月3日暂停生产,预计停产时长至少两周。南卡罗来纳州宝马工厂主要生产宝马X3、X5和X7等SUV车型,年产能可达450000台,雇佣了11000名工人,不仅是宝马集团在全球最大的汽车组装厂,按价值计算也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基地。该工厂主要从欧洲进口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但由于肺炎疫情的爆发,欧洲零部件和整车生产线实际上已经暂停。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行列

近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行列。据统计,至2030年,我国将存在6300万台的充电桩缺口。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充电桩需求量巨大,市场空间在千亿元级别。充电设备需求将显著增加,充电桩行业受益,也将给技术领先、运营积累深厚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向东平加盟北京现代任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

在离开天际汽车近一个月后,向东平于今日履新。3月23日,现代汽车宣布任命向东平为现代汽车集团(中国)Vice?President、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主要负责北京现代的市场销售、营销网络等业务。向东平也是继李峰出任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之后,又一位现代汽车所聘用的中国本土人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收购福迪:收购或是造车新势力拿到下赛段入场券的最佳方式

日前,小编获悉,小鹏汽车已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由此满足了获得生产资质的必要条件之一。真正获得资质还需向各相关部门提交各类材料,并等待审批。

天眼查信息显示,3月19日,福迪汽车的股东方已变更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而后者则是小鹏汽车旗下子公司。

股东备案信息显示,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股东信息也已经变更,原董事长叶青、原董事陈岩、沈振强均退出,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福迪汽车执行董事,小鹏汽车副总裁何涛担任监事。

公开信息显示,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拥有年生产30万台车身、首期5万辆整车的生产线,公司经营业务不仅涉及皮卡、SUV等整车产品,还拥有车身、零部件等业务。与国内多家整车企业有长期配套关系。

拜腾、威马、理想等多家造车新势力同样通过收购传统整车企业的资产而获得资质,但大部分都是相对边缘化和盈利能力较弱的资产。

对此,小鹏汽车内部人士称,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是工信部认可的汽车领域重点生产企业,也是老牌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属于行业优质资产,其积累下来的整车制造实力和行业经验,将在此后对小鹏汽车的智能汽车发展方向起到有利推动作用。

事实上,小鹏汽车在2017年5月,就宣布制造基地落户广东肇庆,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但因没有生产资质,肇庆工厂未能启动,其通过与郑州海马汽车以代工合作的方式,生产首款车型小鹏G3。

3月8日,工信部网站上的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小鹏P7在列。当前,车型名称前缀仍然是“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小鹏牌”。未来在肇庆工厂投产后,“海马汽车”的前缀将消失。

小鹏汽车对媒体透露,目前,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保持着合作关系,双方仍在郑州海马小鹏智能工厂密切进行着小鹏汽车的相关生产工作。

不过,有接近双方的内部人士向我们表示:“(小鹏与海马的关系)就像你本来在租房,现在自己买了一套房,然后会怎样?”

小鹏汽车内部人士透露称,肇庆工厂今年年初已经开始进行设备调试,当前已经开始试运营。“一切按照稳步推进。按照当前进展情况,不会对小鹏P7的上市和交付节奏产生影响。”该内部人士透露。

按照,小鹏P7将在4月份上市并预计最早在7月份交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前有媒体曝出,小鹏汽车已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迪汽车”)100%股权,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广东福迪汽车股权变更发生在3月19日,股东变更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小鹏进而获得生产资质。

自造车新势力兴起以来,大多新势力就面临着缺乏生产资质的尴尬处境。一直以来,是否有量产车流向市场都是造车新势力由PPT造车向正规军转折的分水岭。

造车新势力通过收购拿到入场券并非个例

鉴于国家对汽车生产资质的规定,很多造车新势力企业并不具备国家认可的生产资质,所以如何让品牌量产是众多造车新势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此之前,新势力通过收购来获得生产资格的也并不是个例。

2017年2月,曙光股份将持有的大连黄海100%股权转让给大连新敏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敏雅”)。而新敏雅背后的股东正是威马汽车,且持有100%股权。当时,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就曾回应道,“收购大连黄海,只是威马汽车总体布局迈出的一小步,根据威马汽车未来的产品规划,将需要更多的基地和。”?随后威马汽车还通过控股中顺汽车的方式,成功获得汽车生产资质。

无独有偶,2018年12月,理想汽车以6.5亿元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由此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收购后法定代表人变更为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2019年1月力帆汽车正式更名为“理想智造”。

收购或是造车新势力拿到入场券的更好方式

为获得生产资质,造车新势力们大都选择“代工”或“自造”两种方式“曲线救国”。

其中,蔚来汽车选择的是与江淮汽车寻求合作,由江淮的工厂为其代工生产。此举解决了建厂周期长、投资大、生产资质难的一系列问题。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造车新势力在制造环节不会比传统车企好。代工模式能够利用传统车企既有的产能,在推进量产化进程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车企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能够让蔚来汽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但蔚来与江淮的合作也曾走过“弯路”。蔚来的第一款量产车型ES8是纯电动、全铝车身、定价在50万级别的车型,把这样一款车规模生产,又要保证质量稳定,产能顺利爬坡,这对合作双方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当时蔚来ES8的延期交付也曾使品牌一度陷入很大的舆论危机。

此次收购福迪汽车的小鹏在此前也走代工之路,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此前以代工方式联手,共建智能工厂(新工厂总投资超过20亿元,一期建设产能15万辆)生产首款车型小鹏G3。

代工对于生产经验不足,资金链相对较为紧张的新造车企业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同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质量问题,选择代工生产环节掌握在别人手中,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掌控每个环节,所以对于质量的把控不排除存在纰漏的可能性。其次是生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需要提前和代工厂商沟通,不能完全把控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受牵制于别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会打破原本的发展规划进程。

对于品牌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从众多合资车“扣标”就不难看出,消费者即便选择了国产合资车,但是依然对代工厂商存在歧义,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中的华晨、北京字样扣掉的案例并不在少数,这种行为的存在就揭露了问题的存在。蔚来汽车也遇到同样问题。蔚来标榜的是高端品牌形象,而江淮始终是平民车的代表,尽管李斌一再强调代工不影响质量,但在消费者眼中,“江淮蔚来”的字样格外刺眼。

相比较之下,选择收购就有效的避免了一些问题。一次性买断,质量和排产全部由自己控制,也不必让自身品牌和别的品牌捆绑在一起。

2020年,被看做是造车新势力大洗牌之年,像博郡汽车这样的新势力,已经在淘汰赛刚开始之际便“体力不支”。如今,随着特斯拉大举入侵,老牌合资新能源车型凶猛来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积极布局,造车新势力已经没有时间小火慢炖了。

面对危机与挑战,小鹏选择主动出击收购广东福迪汽车,彻底的解决了关键的生产资质问题,为自己博取一线生机。而针对此次收购福迪汽车,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自成立始,旨在更好地完善小鹏汽车的供应链布局,为将来公司的产品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此次股权收购是双方本着优化行业市场优质配置的目的做出的选择,相信这是一次共赢的决定。”

综合看来,虽然“代工”和“收购“各有利弊,但新能源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大背景下,收购或是造车新势力拿到下赛段入场券的最佳方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